文昌文化发祥地绵阳市梓潼县七曲山大庙“前世今生”
七曲山大庙正门。
“北孔子,南文昌。”八月,丹桂飘香的季节。当人们走进文昌文化发祥地、被誉为“帝乡”的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登上七曲山大庙“文昌宫”,这里的香火十分鼎盛,整个庙堂被络绎不绝、为学子祈福还愿的家长和香客簇拥。虔诚的人们在香炉内焚香、烧纸,升腾的袅袅香烟萦绕整个殿宇,让这里显得格外神圣而又庄严。
走进“文昌文化”发祥地 梓潼县七曲山大庙
七曲山大庙,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城北郊,川西北地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七曲山大庙始建于晋,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晋代张亚子而立的“亚子祠”。元初,张亚子被封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造“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形成了一组结构宏伟、体系完整的古迹建筑群。
整个大庙12000多平方米,为文昌宫和关帝庙的总称,由23座不同时期的建筑群所组成。七曲山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代到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建筑史的珍贵实物资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众所周知,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七曲山大庙是文昌帝君的祖庙,也是全国文昌文化的发祥地。大庙的入口,为一座红墙灰瓦的三层楼阁,正面匾额上有“帝乡”二字,背面匾额为“魁星楼”,楼阁之中供奉着一座“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魁星塑像,魁星在古代神话中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是学子们朝拜的第一站。在魁星楼两侧走廊内挂满了锦旗,锦旗上的署名来自全国各地高考中榜的学子。
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传说名叫张亚子,居住在梓潼七曲山,仕晋战死,后人立庙纪念,唐宋时追封为王,元代时被追封为帝君,后来道家把张亚子与文昌星神合二为一,衍变成掌管人间功名禄位之事的文昌帝君。
“一文一武”文昌与关帝寓意 文武双全同样受人敬仰
在文昌正殿后是桂香殿,此殿名字少见,殿宇为明代所建,殿内同样供奉着文昌帝君坐像,为宋代铁铸实心造像,在殿前种有四株丹桂,为南宋年间所植,距今已有700余年,为世间少有,殿前种丹桂,寓意学子“蟾宫折桂”之意。
除了与文昌帝君有关的建筑殿堂外,七曲山大庙作为道教圣地,也有体现道教特色的建筑,如建于山顶的天尊殿,殿中供奉道教最高神灵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神像。天尊殿前有观象台,两边各有药王殿、谷神殿、娘娘殿。
在文昌殿另一侧紧挨着还有座关帝庙,庙中一座关圣殿,又名财神殿,殿中供奉着武圣帝君关羽坐像,高5米,全身金色,神态威严,这座关羽像与其他庙中不同,造型壮观颇具帝王气势。而武圣帝君与文昌帝君同处一庙,则寓意着文武双全之意。
七曲山大庙除了深厚的文昌文化底蕴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外,还以古柏闻名,七曲山上古柏挺秀,郁郁葱葱,四季常绿,有着“天然氧吧的美称”,古柏红墙,宫观巍峨,虽远在深山,却不失为一块福地。
“文昌文化”同根同源 广受海峡两岸同胞认同
七曲山大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文昌帝君的发祥地,故又称“帝乡”。而大庙最初叫“亚子祠”,是为纪念晋代张亚子的。张亚子究竟是什么人?说法不一。有的说他侍母致孝,仕晋战死;有的说他为民行医,深受爱戴;也有的则把他说成是神仙一类人物。建祠以后,自唐至元,累封至“梓潼宏仁开化文昌帝君”。
“中华文昌情,两岸一家亲。”今年3月9日,第四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在四川梓潼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及美国、泰国、菲律宾等地的嘉宾代表共计400余人齐聚梓潼,共襄盛举。活动还吸引了海内外游客3万余人次到梓潼朝拜祈福。
四川省台办主任罗治平说:文昌文化在两岸民间的广泛影响,潜移默化中教化两岸同胞,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两岸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近年来,四川依托巴蜀文化,积极推动川台人文交流,打造了古蜀文化、三国文化、文昌文化、嫘祖文化等一系列品牌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川台民众间的情感交流与融合,增进了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事、知名学者邱毅说:文昌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成分,具有非常积极的正能量,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两岸发展前景具有非凡的意义;文化是两岸一家亲的重要纽带,文昌文化在台湾得到广泛信仰,是两岸一家亲的重要文化;文昌的祖庭在梓潼,很多台湾朋友来到梓潼寻根,代表了台湾的根在大陆。
周亭汐 宋佳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姚茂强 周洪攀 摄影报道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