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山”变公园 什邡市破解环境治理“世界性难题”
本报记者 余如波
1月3日下午,什邡市蓥华镇仁和村,冬日暖阳下,村民正三三两两在石亭江边一座“小山丘”上漫步。“别看现在草已经枯了,等到夏天的时候又是一片绿油油,还有新人在这里拍婚纱照呢。”仁和村村民何世刚对记者说。
这个如今宛如生态公园的“小山丘”,3年前还是一大片令人头痛的磷石膏堆场,不仅给当地环境和流经的石亭江留下累累伤痕,也对附近村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蝶变”是如何发生的?
“五步走”整治磷石膏堆场
什邡市磷矿资源丰富,磷化工产业自上世纪60年代起步以来,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受制于技术瓶颈,磷肥等生产中产生的副产物磷石膏难以再次利用,只能露天堆积。仅仁和村穿心店磷石膏堆场就占地565亩,堆存量达768万立方米(1152万吨)。
由于各方面原因,磷石膏堆场时常出现渗漏、滑坡等情况,导致周边水质、土壤及石亭江总磷超标,进而影响沱江下游水质。2017年3月,什邡明确以两年为限,彻底解决磷石膏带来的环境问题。
然而,磷石膏处理号称“世界性难题”,少有经验可供借鉴。什邡面向环评机构、环境保护科研机构等征集良方,最终确定了削坡减压防风险、“两布一膜”防渗漏、雨污分流去污染、渗滤液收集强治理、覆土植绿变景观的“五步走”整治措施。
整治工程的第一步,如同愚公移山。针对穿心店磷石膏堆场,什邡实施堆场削坡排险,分层堆放磷石膏,各层之间设置运输平台,同时在石亭江边新建、修复河道挡墙,维持堆体稳定,严防磷石膏堆体垮塌。“由于多年堆积,堆体下方磷石膏固化结晶,挖掘机挖下去火星四溅,处理难度不小。”德阳市什邡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股股长李杨回忆,入场的120多台大型机械设备全部配备3名司机,实行三班倒24小时作业。
为防止雨水渗入堆体,减少渗滤液产生,穿心店磷石膏堆场采取“两布一膜”(两层土工布,中间一层高密度聚乙烯膜)铺设防渗膜。同时,工程人员在堆体上建设坡面雨水导排系统,堆体内埋设渗滤液收集管网,严防渗滤液进入环境循环。
昔日“渣山”欲掘金旅游
从空中俯瞰穿心店磷石膏堆场,可见修整后的堆体层层叠叠,如梯田般规整。整治过程中,“两布一膜”上方特意覆上几十厘米厚的土壤,种植草坪、花卉和一些能吸收有害物质、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
“过去只要一刮风,灰尘满天,还有一股刺鼻气味。现在种上花草,铺上木梯,简直变成了公园。”何世刚说,附近的老百姓都乐意到此散步、聊天,书画爱好者也常来采风写生。
李杨透露,穿心店磷石膏堆场整治启动后,其下游1公里处石亭江高景关断面总磷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断面总磷浓度较2017年下降35.3%,2019年1月至6月较2018年同期下降25%。
如今,整治工程早已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和环保验收,不过后续工作仍未停下。李杨介绍说,穿心店磷石膏堆场周边设置5口监测井,平均每季度取样检测一次地下水总磷指标。汇集到收集池中的渗滤液,当地化工企业也不定期回收利用。
仁和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计划以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结合穿心店磷石膏堆场“渣山”变公园、穿心店地震遗址公园和沿山旅游产业进行整体规划;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旅游综合开发,建设旅游生态演艺小镇,打造集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景区。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