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产后月子  分娩方式

904万残疾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7-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904万残疾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

《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7月25日发表。白皮书从残疾人教育、就业、健康与康复、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新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成果。

在教育方面,白皮书显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在校人数5年增长81%,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数5年增长73.8%。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数,由2013年的19.1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33.2万人,增长73.8%。近10年来,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比例均超过50%。

在就业方面,白皮书称,近十年来,中国残疾人就业总体规模与结构趋于稳定,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每年保持在30万人以上。截至2018年,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到948.4万人。

在健康与康复方面,2018年,1074.7万名残疾儿童及持证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79.8%。

在社会保障方面,截至2018年3月,全国共有904.4万残疾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截至2018年,2561.2万城乡残疾人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1024.4万残疾人领取养老金。595.2万重度残疾人中有576万人得到了政府参保补助,代缴养老保险费比例达到96.8%;另有298.4万非重度残疾人享受全额或部分代缴养老保险费的优惠政策。

■ 关注

康复大学筹建工作启动

在7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介绍,中国康复大学启动筹建。

张海迪说,为进一步加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中国康复大学已纳入“十三五”规划和《“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筹建工作正式启动。

记者了解到,康复大学由山东省主办,驻地青岛市,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同建设。

2015年,中国残联提出建设康复大学。此后,建设康复大学分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据悉,康复大学建设将秉持当代先进康复理念,融合医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等,建成一所以研究为基础、以康复应用为主导的新型大学。

张海迪此前介绍,康复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要体现中国文化和现代理念的有机融合,既要弘扬中国灿烂的文化,又要展示现代先进的理念。要以新科技为基础和载体,积极探索、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建设面向未来的安全稳定、绿色节能、新型智慧校园。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白皮书中提到“中国康复大学”,但这或许不会成为这所大学的最终命名。

今年年初,教育部在对一份全国人大建议的答复中明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进一步强调,设置本科高校的校名不冠以‘中国’、‘中华’、‘国家’等字样,不使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的地域名。因此,创建康复大学应在符合上述规定基础上,规范使用校名。”

今年6月,该学校揭牌时的命名也是“康复大学”。

■ 讲述

张海迪回忆残疾人事业变化

“残废”改“残疾”体现对生命的尊重

“‘残废人’成了‘残疾人’,一个字的改变,包含了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人们对残疾的重新认识。”张海迪回忆第一次看到“残疾人”三个字时,内心极为感动。在昨天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张海迪讲述了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残疾人事业的变化。

坐上轮椅曾是难以企及的梦想

1960年,张海迪在5岁时残疾。她的母亲背着她去过很多学校,校长、老师都对张海迪很好,有的老师摸着她的头发说,“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孩子”,但是他们都说,“对不起,我们不招收残废的孩子”。

张海迪回忆,那时候很多像她一样的残疾人不仅没进过学校,连坐上轮椅都是难以企及的梦想。她的少女时代没有坐过轮椅,15岁下乡时,村里木匠大叔为她做了一个木轮椅,在一个椅子下面钉了4个小轮子。村里的孩子们推她来到田野上,她看到蓝天和灿烂的阳光,那一切让她很难忘。

如今残疾人的教育和生活状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白皮书显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全覆盖、零拒绝”,2018年在校生66.6万人,比2013年增长81%。张海迪介绍,中国残联和教育部2015年实施了高考便利措施,残疾考生可以使用大字版或者盲文试卷,可以携带自制的桌椅去考试,用脚写字的考生可以申请延长考试时间等。如今,每年有近万名残疾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残疾人辅助器具已经成为各级残联康复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辅助器具的生产研发越来越人性化,轮椅分为男性的、女性的、孩子的,“它代偿了一些残疾人因为残疾而自卑或者产生其他的情绪,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张海迪说,全国还有27.9万残疾人已经考取了驾驶执照。

一字之变,张海迪热泪盈眶

1984年,张海迪参加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大会,看到会标上写着“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时候,她热泪盈眶,因为此前残疾人被称作“残废人”。“一个字的改变,包含了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人们对残疾的重新认识。那是我在青年时代感受到残疾人生活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张海迪说。

张海迪说,以前很多残疾人就业都受到阻碍,当然现在也有阻碍,但残疾人就业状况已经得到很大改善。据不完全统计,城乡持证残疾人的就业人数达到900多万。

如今,对残疾人的歧视被依法禁止。“残疾不是哪一个人的痛苦,它是千万个家庭的痛苦。残疾人事业就是要帮助残疾人解除这些痛苦。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使残疾人看到了希望。”张海迪说。(记者 倪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