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工业互联网”渐行渐近
来源标题:“5G+工业互联网”渐行渐近
到2022年我国至少将形成20大典型应用场景——
“5G+工业互联网”渐行渐近
记者 黄 鑫
工信部日前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提出,到2022年,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内网建设改造覆盖10个重点行业,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培育形成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态势。
“5G将开启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新时代,工业互联网是5G最主要应用场景,两者融合发展已成为产业界探索的重要方向,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说。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加快推动5G应用,工业是重点领域。美国正加快布局5G技术在制造业、智能交通等领域应用;欧盟积极推进5G应用试验,涉及工业、农业、智慧城市等多个场景;日本重点推动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韩国也发布了“5G+战略”,智慧工厂和无人驾驶汽车成为其发展重点。当前,我国5G和工业互联网均实现与主要国家同时起步、同步发展。
刘多认为,5G支撑应用场景由人人互联到万物互联,由移动互联网向移动物联网拓展,可满足海量信息采集、大数据处理和远程控制等需求,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将逐步缩小技术差距带来的产品和服务差异。随着“5G+工业互联网”逐渐向农业、服务业等领域渗透,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并进一步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探索步伐正在加快。截至今年11月21日,全国已开通5G基站11.3万个,预计年底将达到13万个。目前,我国具备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超过50家,重点平台的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突破65万台、平均注册用户数50万、平均工业APP数1950个。基础电信企业与大型工业企业强强联合,在多个行业加快布局,已形成20余种融合应用类型,重点聚焦工业制造、能源电网、智慧港口等领域。
刘多表示,整体看,我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起步早、基础好,应用已逐渐由巡检、监控等外围环节向生产控制、质量检测等生产内部环节延伸。随着融合应用不断深入,已初步形成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为引领,鲁豫一带、川渝一带、湘鄂一带积极推进的“两区三带多点”集群化发展格局。
“但是,发展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刘多分析说,一方面,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和盈利模式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影响了工业企业对5G的理解程度和发展积极性。另一方面,5G刚刚迈入商用阶段,技术产业生态尚未完全成形。例如,5G芯片、模组还未成熟,且没有实现面向工业领域的标准化,直接影响5G工业产品或装备研发。此外,5G在工厂内网络部署架构、网络配置模式、上行带宽不足等关键问题尚待解决。
当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正在起步。刘多建议,要按照512工程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强化基于5G企业内网建设改造的测试、评估、应用咨询服务能力,引导建设技术测试床和行业测试床,打造典型工业应用场景,支撑好5G战略、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等重大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
“要加快利用5G技术开展工厂内网络改造部署,加快工厂内5G网络环境建设,为融合发展提供设施资源保障。”刘多表示,应建立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研发体系、创新中心或实验室等创新载体,汇聚各类研发资源,提升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水平。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5G+工业互联网”领域,为融合发展提供多渠道资金保障。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