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图看澳门回归20年 莲花小城里的大故事
南海之滨,盛世莲花。1999年到2019年,从一座海滨小城,到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之一,澳门华丽转身。历史跌宕,给澳门打上了特别的烙印,有伤痛、有彷徨;“一国两制”,赋予澳门新的生命,是希望,是自强。用20年时间盛放,澳门的故事应当讲、值得听。澳门文化艺术行业协会会长、中国澳门网商协会会长何健宇先生向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平台)推荐一批澳门回归20年珍贵图片(其中有张金加拍摄的已署名,未署名照片来自澳门新闻局),记录了一个个精彩、感人的画面,限于篇幅,特选编20张与网友分享。
20图,带你行走澳门;20图,带你触摸澳门。
心回故土,海滨小城旧貌换新颜
澳门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陆地面积只有32.9平方公里。但就是这样一座海滨小城,在20年间爆发出令世界瞩目的能量,向世界展示着“一国两制”的魅力。
2013年11月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澳门大学新校区启用仪式。
2009年,中央政府同意澳门大学迁建珠海横琴岛,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实施管辖。2013年11月5日澳门大学新校区正式启用。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曾说,澳门大学的快速发展是“一国两制”在澳门特区成功实践的重要佐证。
2019年5月25日,澳门大学举行毕业典礼。张金加 摄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兼澳门大学校监崔世安致辞时表示,希望毕业生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回归20年来,在澳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港珠澳大桥 张金加 摄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桥将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被视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脊梁”,可有效打通湾区内部交通网络的“任督二脉”,从而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
2019年12月3日,航拍澳门旅游塔和珠海日落。张金加 摄
黄昏降临,夕阳西下,位于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的珠海大厦隔海与对面的澳门观光塔相望。澳门北与珠海市拱北相接,西与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相望。随着珠澳协同发展的日益深化,两地来往和交流更加密切,越来越多的澳门居民在珠海置业安家,出现了澳门工作,珠海居住、购物消费和度假娱乐的庞大群体。现在广珠城际轻轨已经开通,更为澳门居民投身“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提供了便利。
大三巴牌坊前,游客络绎不绝。张金加 摄
每天大三巴牌坊下的68层石阶上都站满了游客拍照留影,每个人都不会错过这经典的一刻。大三巴牌坊,是澳门标志性建筑之一,同时也为“澳门八景”之一,2005年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澳门回归以来,旅游业强劲发展。1999年,澳门年接待游客数量约为700万人次,后来在2003年港澳个人签政策实行及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等重要事件推动下,2018年澳门年接待游客数量已达3580.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735.7亿澳门元。内地已成为澳门游客来源最大的地区。
爱国爱澳,家国情怀融入骨血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1999年12月,300名小朋友组成合唱团,在澳门大三巴牌坊前唱响《七子之歌》。2014年,习近平在考察澳门大学时曾说,“‘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永远能听出新意,备受感动”。400多年的殖民统治,并没有改变澳门人的爱国心,对于他们来说,心早已回归。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