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较弱的上海医药靠“买买买”能否抢占创新药市场份额
9月18日,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医药”)发布了其设立合资公司的进展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已经与俄罗斯生物医药公司BIOCAD正式签署合资协议。
公告显示,合资公司是BIOCAD在大中华区的唯一平台,未来将持续引入前沿生物医药产品和生物技术。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4亿美元,其中上海医药以现金出资2.004亿美元,占合资公司股权的50.1%;BIOCAD以现金2994万美元及6个生物医药产品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永久、独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其他商业化权利作价出资,占合资公司股权的49.9%。
疯狂并购背后隐患多
有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上海医药出资2亿美元快速成立合资公司,主要是为了引进6个热门生物药,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在创新药领域抢占市场份额。因为该公司一直以来偏重销售,而在研发领域投入并不积极,所以只能去“买新药”。然而,长期来看,其高商誉、巨额销售费用已经引来不少争议,可能会掣肘其创新药布局。
从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看出,在A股上市的所有生物医药企业中,上海医药营收全行业第一,实现营业收入925.75亿元,同比增长22.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6亿元,同比增长12.45%。
在高营收额规模下,上海医药上半年的销售费用却高达64.3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2亿元增长了23%。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相比高企的销售费用,上海医药的研发投入非常低,2019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为5.64亿元,仅占比总营收的0.6%。是典型的“重销售、轻研发”企业。
上海医药2018年年报显示,去年总计实现营业收入1590.84亿元,增速为21.58%,是继2012年后首次突破20%大关。但是,企业之所以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0%,与其2017年大举并购相关。当年上海医药一口气收购了6家公司,所耗资金约为56亿元。
疯狂并购在提升公司营收利润规模、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大幅增加了公司账上的商誉金额。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数据显示,上海医药商誉已经达到114.84亿。而2018年末,这个数字为113.45亿元。
与此同时,并购还增加了企业资产负债情况。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的银行借款余额达到了274.91亿(不考虑应计利息),应付债券余额为29.98亿。
虽然上海医药营收规模大,但毛利率低、利润增长远不及营收增长已经成为其“心病”。究其原因,上海医药的分销业务占比巨大,尽管其营收实现801.94亿,但毛利率只有6.67%,将公司整体毛利率拉低至14.35%。
除了毛利率低之外,上海医药的营业成本较高,特别是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攀升,拖累利润增长。
自2015年以来,上海医药的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处于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销售费用方面,金额由2015年53.48亿上升至2018年110.58亿,三年时间上涨超过一倍,较大程度上拖累了公司的盈利水平。同时,企业财务费用也在不断上涨,而财务费用率的上升则与利息费用增长密切相关。数据显示,上海医药的资产负债率近些年持续上升。
对于上海医药分销业务营收规模大,毛利率低,且企业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攀升,此二均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企业未来如何改善的问题,截至发稿时,《国际金融报》记者尚未收到回复。
进军创新药有掣肘
那么,最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到底能为上海医药带来哪些好处?
根据公告,此次合资公司license in(许可引进)的6个生物药,包括3个生物类似药和3个创新生物药。其中3个生物类似药皆已在俄罗斯上市销售,两款还在俄罗斯以外多国获得批准上市。3个创新生物药其中1款产品已于今年在俄罗斯上市,1款正处于申报审批阶段。目前6个合作产品在中国尚未开展临床试验,双方将于合资公司成立后尽快开展合作产品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并完成出资产品的临床试验。
据悉,这是上海医药第一次license in如此大品种药品。从管线上看,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阿达木单抗、PD-1抑制剂与IL-17A抗体均已是国外成熟药品。
随着专利到期前三者在国内外均面临着生物类似药的挑战压力。从国内市场上看贝伐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依然是罗氏在中国的强力支撑,但两者与阿达木单抗加上PD-1抑制剂也均是国内企业的热门研发方向,目前均有多家在研或提交申报上市。IL-17A抗体方面诺华与礼来的药物在国外市场表现良好,并均已于今年在国内获批。
整体上看,上述产品基本均为国内外热点产品,其在国内未来也会面临激烈竞争。但对上海医药而言,其在流通分销上的巨大优势或成为其未来在这几个大品种上与原研药以国产生物类似药竞争的一个优势所在。
业内人士表示,上海医药布局创新药领域方向没错,但是掣肘面也很多。安永近期发布报告分析称,在医药行业变局下,中国本土药企正积极向创新药转型,但整体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将成为最大制约。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