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打击孩子的“中国式礼貌”,你也许无意做过,后一种最为致命
礼貌,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交际能力、思想道德水平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形成。不过有些礼貌并不合时宜,有时候中国家长们一些自认为的“特殊礼貌”,在伤害着孩子。
5岁孩子被强迫表演,最终受到嘲笑
笑笑今年5岁,她能歌善舞,有一天,奶奶带着笑笑去小区玩耍。
大人聚在一起的时候,难免会聊起家中的孩子,奶奶突然想起笑笑前段时间报了个舞蹈班,于是赶紧让孙女表演了舞蹈,没想到孙女有些害羞,就是扭扭咧咧不愿意。
奶奶感觉丢了面子,立马当着所有人批评孙女,一边的小伙伴也开始嘲笑她。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这让笑笑的心里非常难受,回家后变得闷闷不乐,所幸妈妈发现了孩子的异样,在了解完整个事情经过后,安慰孩子,并且及时劝阻婆婆以后不要再这样。
其实,像奶奶那样的家长还有许多,她们追求的“中国式礼貌”,让孩子们深受其害。
孩子有这5种“中国式礼貌”,长大后或没出息
1、强迫孩子表演
现实生活许多家长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说希望孩子能够变得大方一点,于是逼迫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节目。
殊不知,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有些生来低调或是内向,不想要表现自己,如果家长强迫她们,反而容易导致其焦虑不安,此时若家长继续紧逼或者是打击孩子不愿上台的行为,还可能导致孩子们的自尊心受损。
建议:家长可以让表现欲比较强的孩子,进行展示,若他们表现欲一般,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但切不可勉强他们,可以多给他们沟通交流,探讨不愿意表演的原因,然后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鼓励,慢慢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强迫孩子分享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这类型的家长,强迫孩子分享他们的东西给其他小朋友,如“你的玩具这么多,给别人一个玩呗。”、“把你吃的东西分点给小伙伴吃,不能这么自私哦。”
这类行为在家长眼中是一种礼貌,但实际上抹杀了孩子对自己所有物的支配权,将不利于他们物权观的建立,还可能导致他们将来抵触分享,甚至影响其社交能力的发展。
建议:家长可以通过故事、绘本的讲解,慢慢培养孩子学会分享,甚至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有趣小游戏,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如果小孩子在某段时间内,实在不愿意,不必强求。
3、强迫孩子打招呼
孩子尚小,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自己的家里,接触到的多是家人,很少接触陌生人,如果突然遇上很多个陌生人聚在一起,就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这时,如果父母强迫他们打招呼,可能效果不太好。
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处于陌生人焦虑阶段的孩子,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本身就已经很害怕了,若是还被逼着让他们主动打招呼,就会让他们更加恐惧,甚至留下心理阴影。
建议:家长们在遇到孩子不想打招呼的时候,不要逼迫他们,而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也不可给他们贴上“不礼貌”、“胆小”等标签,而应该在事后与他们进行沟通,并给予鼓励,让他们慢慢学会打招呼这种方式。
4、孩子被夸奖时,父母过分谦虚
在中国家庭中,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在孩子取得好成绩、取得进步或是在某一方面表现得很优异的时候,若是这时候有亲戚朋友夸奖,那么不少家长就会过分谦虚地说道:“这次只是运气好而已,他平时可笨了”、乖巧听话有什么用,成绩差得不行”等此类话语。
这些话虽然让家长显得落落大方,但却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让他们开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建议:家长对于孩子的表现,要实事求是,不可用这种过分谦虚的方式来进行否定,当他们表现得比较好的时候,可以欣然接受他人的赞美,且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激励他们再接再厉。
5、面对伤害孩子的行为,父母不懂得拒绝
这一种最要不得,因为它不光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还可能致命!
在逢年过节或是聚会的时候,许多人都会聚在一起,而有些大人就喜欢逗孩子玩,说出“你妈妈有了弟弟妹妹就不爱你啦”等打击人的话,家长们碍于面子不好拒绝,却不知道这样的方式正在伤害着他们幼小的心灵,甚至是让他们陷入危险中。
还有些人不知分寸,喜欢逗小孩喝酒、给他们吃坚果。殊不知孩子危险意识差,往往会因为大人无意的逗弄而致命。
去网络上搜索一下,也能看到不少宝宝因为被大人惯着喝酒而出现脑瘫或者是酒精中毒的案例。
建议:家长们在遇到这种逗娃方式,要坚定拒绝,切不可因此害了孩子。(wcy)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