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有这些习惯,很可能是身体不舒服,家长对号入座早预防
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了“世界睡眠日”。
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了“世界睡眠日”。
执笔:周瑶
编辑:王之风
定稿:苏子后
在孩子咿咿呀呀不会说话的时候,宝妈们只能靠猜来理解他们的意思,因此每一个宝妈最终“婴语”都能达到八级,但有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些不舒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候,身体会自发发出一些信号,就需要宝妈们多多留心观察发现异常,比如睡觉时的发出的信号。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睡眠时间有什么要求?
不同时间段孩子对应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因此睡眠时长的要求也有区别,美国睡眠基金会(简称NSF)最新研究中,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应达到的睡眠时长提出了明确标准。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无关
3个月之前婴儿:睡眠时长应在14-17小时;
4-11个月幼儿:睡眠时长应在12-15小时 ;
1-2岁儿童:睡眠时长应在11-14小时 ;
3-5岁儿童:睡眠时长应在10-13小时;
6-13岁儿童:睡眠时长9-11小时;
14-17岁青少年:睡眠时长8-10小时。
睡眠对于成长期的婴幼儿、儿童意义重大
总体来看,婴幼儿时期孩子的睡眠应该在12~17个小时之间,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神经系统都还在发育当中,连吃奶都确实是一件体力活,非常容易感到疲惫,因此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
随着他们的慢慢成长,对外界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大脑清醒时间会越来越长,因此睡眠时间少有减少,但因为大脑处理信息花费的信息更多,低龄儿童睡眠时间也应在10个小时以上,好为他们充分认识世界而提供充足精力与体力。
在往后的年龄段里,孩子开始进入学校,学业压力会逐渐加重,睡眠质量也会逐渐变差,但由于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一直到青少年阶段都要保持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上。
睡眠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早在2001年的时候,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就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了“世界睡眠日”,正是为了提醒人们对睡眠要提高重视,尤其是在生长发育期间的孩子,则更要保障充足的睡眠。
孩子睡着后出现这些信号,意味出现身体不适
1、大量出汗
随着气温上升,天气越来越热,很多孩子在睡觉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汗流浃背,有时直接被“热醒”,很多家长会以为是受天气的影响,或者是衣服被子太厚的缘故,但孩子睡觉出汗往往有不同的情况,有一种属于正常,有一种则需要警惕:
①刚睡着就出汗
婴幼儿的植物神经功能发育不成熟,皮肤含水量丰富,散热能力差,刚睡着时,大脑又仍然处于比较清醒的亢奋状态,运转速度仍然较快,身体的新陈代谢系统也不甘落后勤奋工作,因此在这时脖子和后背出汗其实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只要在孩子睡前往后背处垫一块柔软吸汗的干毛巾,就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睡眠,1~2小时后,孩子进入深度睡眠后即会停止。通常这种现象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身体功能逐渐完善后消失。
②持续出汗到后半夜
如果孩子频频出汗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或到天亮,很可能就是病理原因所导致,通常脾肺气虚、缺钙或是疾病等原因造成的。
如果同时还伴有焦躁不安,易醒、醒来就哭,可能就是缺钙所导致;
如果同时还附带食欲不振并伴有咳嗽,则要当心是否存在结核;
如果伴有厌食、挑食、偏食、容易疲倦、神情惫懒或呆滞,就应当考虑是否是脾肺气虚所导致。
2、磨牙
磨牙的发生原因也有多种,常见的就是吃了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牙齿反射性的磨动,以及换牙期间的牙齿不适,而异常情况往往有以下几种:
①肠道寄生虫感染
小孩子不知轻重,有时会将一些乱七八糟的食物塞进嘴里,因此家长不注意照看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就吃下去不干净的东西,导致寄生虫感染肠道,不仅引发内分泌系统失调出现拉肚子,明显表现还有磨牙。
②维生素缺乏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对钙质就无法充分吸收转发,因此会引发佝偻病等,具体表现就有磨牙、多汗等现象。
3、打呼
有的宝宝小小年纪就像大人一样开始打呼噜,一些父母会觉得可爱,但其实孩子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打呼很可能都是病理原因引起的。
①鼻腔感染
如果孩子呼吸道发生感染时,鼻黏膜会慢慢的充血肿胀,而孩子狭窄的咽喉管道本就难以让气流通过,如果变得更加狭小,就很容易引起鼻腔堵塞,出现打呼噜的症状。
②扁桃体发炎
当孩子感冒时,可能会发生扁桃体发炎的情况,这时候喉咙肿胀、咽喉分泌物增多,也会造成呼吸不畅,导致打呼噜。
- 标签:流浪兄弟简谱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