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富养?地铁上这几个孩子火了,“镜子效应”胜过所有
教养是为人处世中的一个最基本评判标准,是一个人拥有的财富中最为昂贵的一种。
教养是为人处世中的一个最基本评判标准,是一个人拥有的财富中最为昂贵的一种。
执笔:周瑶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我国自古以来都自称“礼仪之邦”,足以显现我们对礼仪与教养的推崇。
然而在当下,孩子们在父母的溺爱之下成长,大人却往往以“他们还小”来为熊孩子开脱,把失礼当率真,把胡闹当玩笑,这真的合理吗?
地铁里的熊孩子百态
比起公交的颠簸,大多数人更偏爱地铁平稳、不堵车的优点,而这却让很多熊孩子有了“大闹天宫”的理由。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无关
有的孩子站在座椅上蹦蹦跳跳,仿佛自己家里一样;
有的在车厢里跑来跑去,尖叫声回荡在整个车厢;
有的抓着扶手转了一圈又一圈,爬上爬下像只滑稽的猴子;
有的甚至直接躺在座位上,恨不得霸占整个长椅;
...
这些行为看到的人就算面上不显,内心也会嘀咕一句:真是没教养!而一旁的家长呢?
有的稳如泰山自顾自刷手机,有的看着孩子发呆,有的在讲电话,有的阻止孩子一两次没成功就放弃了,甚至还有的在一旁看着孩子不文明的行为哈哈大笑...
人们总在说,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其实不无道理。
熊孩子原本只是北方的人们调侃孩子不懂事、调皮的方言,一般是长辈对自家小孩一种亲昵的称呼,然而不知不觉贬义成分越来越浓厚,基本可以指代所有令人讨厌的小孩,亲昵不再,反而带有指责、愤懑和无奈的成分在里面。
地铁里熊孩子的种种表现,无疑正是家长没教好,从而表现出极度顽皮,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显露出家长们的不作为。
什么是真正的教养?看看地铁里的乖孩子们
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较,地铁里面有熊孩子,自然也会有乖孩子,他们的行为让人赏心悦目,打心眼里觉得讨喜。
1、(如上图)一个年龄不过3、4岁的孩子,乖巧地依偎着妈妈,双手放在自己膝盖上,不吵不闹,坐姿端正一点没有歪歪扭扭。
2、小男孩结束了自己一天的课程,在地铁上看到地上的水渍,担心有人踩到会摔倒,俯下身仔仔细细地擦掉。
3、这对姐弟俩在坐地铁时,没有任何人提醒,姐姐主动将弟弟放在空座上的吉他拿起来,弟弟紧紧地靠着姐姐,两个孩子都是为了将座位留给有需要的人。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就是正常孩子的表现,但这些寻常的举动里却恰恰展现了良好的家教与修养,在那些熊孩子的反衬之下,显得尤为可贵。
想一想乖巧坐在妈妈身边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就算不是熊孩子,天生的好奇心也会让他们东看看细看看,在自己座位上爬上爬下,可他却能控制住自己。
想一想俯身擦去地板水渍的孩子,周围的大人自然有人也看见地面的异常,却没人主动去处理,我们并不能批判这些大人内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为准则,但不是正好衬托出这个小男孩身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吗,难道不是展现出了良好的教养吗?
想一想主动腾出空位的姐弟,不需要大人的提醒,是道德心督促他们的言行,这也展现良好的教养与其家庭教育的成功。
培养孩子的教养才是真正的“富养”
前人总结: 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 ,是我们在清楚自身社会角色、捍卫主体自由的前提之下,尊重其他人或生物的权利与感受。
可以说,它是为人处世中的一个最基本评判标准,是一个人拥有的财富中最为昂贵的一种,父母让孩子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有钱的人,都没有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重要。
父母对孩子教养的培养渗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而言传身教则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在应试教育日渐僵化,经济与道德日益割裂的当下环境之下,教养成为约束青少年儿童言行,坚守文明底线的一根紧绷的长绳。
儿童教养培养与人格培养密不可分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条件制约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倾向性、动力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系统,是个体的核心构成部分,同时与一个人的教养密不可分。
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附属,给予关爱和约束,对孩子的期望、要求与奖惩得当,将有助于他们自我情绪的控制与调节。
相反,如果平时对孩子一些负面行为不及时加以制止,很容易让是非观念尚未完全建立的孩子逐渐成长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难以对自己的言行和情绪进行有效控制。
溺爱型的教养培养方式,对孩子过度保护,容易让孩子对父母长辈产生过度依赖,在生活中表现得娇气、任性、自私。
溺爱型的教养培养方式,对孩子过度保护,容易让孩子对父母长辈产生过度依赖,在生活中表现得娇气、任性、自私。
关键一点在于,在教养培养过程中, 家长们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它胜过所有。
而提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 “镜子效应”,它主要用于人际交往中,是指在人际关系中, 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回敬给你。
其实,它也适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因为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的行为举止,甚至是一种观念,会经过无数面镜子的折射,一传十、十传百给孩子。
其实,它也适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因为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的行为举止,甚至是一种观念,会经过无数面镜子的折射,一传十、十传百给孩子。
家庭是儿童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化场所,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必然会显现出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为人处世的标准和方式,通过自己的行为、情感、态度会不同程度的传给孩子,让他们成为具有一定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人。
培养儿童教养的过程并不是家长 单线输出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的动态循环。
孩子受到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因此父母家长们在家庭中,尤其是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与态度都需要自我注意。
为什么越来越多家长忽视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
首先是 社会观念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试教育成为普遍现象,家长们针对这种教育方式,自身家庭教育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更加重视起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让他们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在社会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其中,逐渐忽视了品德与人格方面的培养,导致生活中的熊孩子越来越多。
其次是经历了 漫长的独生子女时期。
当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整个家庭的传承就寄托在他身上,家里的长辈们整天都只用看顾这一个孩子,难免或多或少产生溺爱,这意味着对孩子言行的放纵,对他们的要求底线可能会不断下降,犯错也很少给予惩罚。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修养很难正常培养,逐渐丧失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逐渐会长成让人讨厌的性格。
另外还有 长辈错误的教养方式。
很多大人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更加注重物质上的满足,缺少对精神的关爱,算是很多家长的通病。尤其是经历了物质匮乏时代的老一辈,会更加重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总想着把自己经济能力范围最好的都给孩子。
当大人们竭尽全力想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时,他们逐渐习惯性接受馈赠,心安理得的享受,学会的是忽视别人的付出,极度以自我为中心,形成骄纵任性的小霸王性格,及时走出家门也仍然是目中无人,极度自私。
【幸孕说】在带孩子出门之前,一定要以身作则的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最基本的教养,否则等他们逐渐成长,家长缺失的教育可能会由陌生人来完成,教育方式也不会那么温和,到时候吃到苦头的还是你的心头宝。
- 标签:宝鸡文理学院怎么样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