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产后月子  产后恢复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父母别再“打一巴掌再给颗糖”,不利于娃成长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0-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孩子不听话怎么办?父母别再“打一巴掌再给颗糖”,不利于娃成长

执笔:张蒙

定稿:苏子后

有很多时候,家长可能会因为一时冲动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可是当回过神来的时候又会对孩子感到愧疚不已,想要去弥补孩子。

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但这时的伤害已经对孩子造成了影响,根本无法挽回。所以,此时的家长就会借用一颗“糖”来去安慰孩子,从而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不过,这种“打一巴掌给颗糖”的教育方式真的正确吗?

案例

明明最近看到一款新型的玩具汽车,就一直吵着自己的妈妈要,但妈妈觉得家里的玩具已经够多了,没必要再买新的。

但明明却不达目的不罢休,甚至用哭闹的方式来威胁妈妈,妈妈有些烦躁,头脑一热就打了明明一巴掌,打完后又感到自己太冲动了。

看到明明脸上被自己打出来的手掌印,妈妈后悔不已,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她郑重地给明明道了歉,还把之前一直坚持不肯买的玩具汽车也给买下了。

明明这才破涕为笑,原谅了妈妈的一时冲动。

生活中和明明妈妈一样的宝妈很多,在孩子不听话或自己气急败坏的时候,控制不住情绪就会动手打孩子,但打完就反悔了,又赶紧去弥补。

这种教育方式便是人们常说的“打一巴掌,再给颗糖”,但这样做真的好吗?

“打一巴掌给颗糖”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危害

1、父母制定的规则形同虚设

有很多父母会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父母经常摇摆不定,不能坚守自己的底线,那么就会让这些规则形同虚设。

孩子长期在这种环境下长大,会养成爱哭闹、拖延症、喜欢破坏、脾气差等缺点,严重的甚至还会对孩子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2、让孩子无法明辨是非,认知易出现偏差

也有的父母会觉得这样的教育并没有什么问题,并且以后可能会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但是这种言行不一的行为,却是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大的禁忌。

父母这种经常言行不一的行为,会混淆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认知极其容易出现偏差。

家长应如何教育孩子

1、保持言行一致

家长在教育孩子要言行一致,始终坚持着言出必行,那么孩子就会把这当成一种习惯,潜移默化下,孩子就能把规则当成一种本能,自然而然的就能做到去遵守它。

懂得言行一致的家长,会使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会更有责任心,更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

2、奖罚分明

制定规则的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奖罚分明,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做错了,就要接受相应的处罚。

懂得奖罚分明的家长,孩子无论大事小事能有进退、懂得适可而止,能知错就改、懂得为他人着想。

延伸阅读:其他几种错误的教育方式

1、棍棒式教育

家长经常打孩子,而又不给孩子任何精神上的补偿的话,一是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胆小自卑的心理,孩子的心思比较细腻,自尊心又强,当家长经常打孩子,就会让孩子开始逐渐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是会形成“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

二是容易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家长打他,他就会模仿家长打别人,尤其是喜欢欺负年纪比较小的孩子。而且如果不及时阻止,只会让孩子越变越坏,甚至会走向犯罪道路。

2、溺爱式教育

这种教育就是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父母对孩子的爱太多,会导致孩子产生错觉和依赖,一是孩子在这种环境成长,会让孩子形成唯我独尊的意识;

二是因为过度溺爱,让孩子对外面的生活难以适应,三是会造成孩子只知道索取,不懂得珍惜。这种教育虽然看上去是为了孩子好,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是有害无利。

由此可见, “给糖”的教育是不对的, “打巴掌” 的教育也是不对的,对于不听话、哭闹的孩子,父母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会用温柔和耐心去感化孩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