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奔小康】 白司宝:父子搭档种出“致富菜”
白司宝在钢架大棚里采摘豆角。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 通讯员盘小美
4年前,他靠打工维持生计,生活入不敷出;如今,他靠着种菜、贩菜,年收入超过5万元,成了村里的大棚种植大户,他就是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沟畎村脱贫户白司宝。
炎炎夏日,走进沟畎村,一座座白色大棚跃入眼帘,在其中一座大棚里,满目苍翠,生机勃勃,48岁的白司宝和家人正在采摘豆角。看着一根根细长的豆角挂满蔓藤,白司宝的脸上溢满丰收的喜悦:“这棚豆角上市半个多月了,最近每斤能卖1.5-2元,豆角采摘期一般有2个月,每棚能收入六七千块。”
早些年,白司宝在邻村的砖瓦厂务工,妻子患有骨结核等多种疾病,每年花费医药费1万多元;两个孩子上学也需要大笔花销,打工收入远不及生活开支。后来,白司宝又到西郊菜市场租门店贩卖蔬菜,靠卖菜艰难维持一家生计。
“当时真的很困难,两个孩子都在兰州上大学,一年开支几万元,卖菜利润又薄,经常借钱过日子。”白司宝一度对未来失去信心。
白司宝和儿子在黄瓜大棚里忙碌。
2015年,白司宝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官寨镇帮扶干部李贞南多次上门沟通,帮他提振信心,出点子谋划脱贫路子。在李贞南的帮助下,白司宝申请到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他利用部分钱购买了一辆三轮车,让妻子经营菜店,自己从肖金蔬菜基地拉运贩卖蔬菜增加家庭收入。“原来从批发商手里买,价格高,自己拉可以减少中间差价。”白司宝每天下午到基地收购蔬菜,凌晨2点运到菜市场卖。一年下来,能收入1万多元。
“在肖金拉运蔬菜过程中,看到很多种植户效益不错,觉得种菜是个好门路。”2017年春季,白司宝投资2万多元,在村里流转土地,建设3座钢架大棚,种植油菜。
当时,儿子白司星已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考虑到母亲有病,不能太过操劳,他选择回家帮父亲打理大棚。“儿子管理大棚,我继续到肖金拉菜贩卖,挣两份钱,争取早日脱贫致富。”白司宝说。
万事开头难。由于没有经验,管理不当,栽种20天左右,油菜出现了白斑、发黄等问题,白司星及时向肖金蔬菜基地的技术员请教,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学习摸索,攻克了病虫害防治的一个个难题。油菜长势良好,年产3-4茬,当年收入了2万多元。
尝到甜头后,父子俩去年又新建4座大棚,除了油菜,还种植豆角、黄瓜。种植规模扩大了,活也多了,白司宝和儿子明确分工,他负责销售,联系客户,儿子负责种植、运输。
“我早晨不到6点就到大棚干活,施肥、浇水、打药、组织工人采摘等,每天都有很多活要干。”白司星坦言,种植蔬菜,很辛苦,但效益可观,豆角、黄瓜每棚能产3000多斤,油菜每棚能产2000多斤,主要销往市区的3家超市及镇原、宁县、庆城县。今年7座大棚,预计能收入4万多元。
致富路上的“父子兵”
通过勤劳种植、贩卖蔬菜,白司宝一家每月有了几千元的稳定收入,如今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还在村上的小区买了楼房,儿子结婚生子,一家人过得幸福和美。
白司宝的日子越过越好,他还带动周边3户村民搭建钢架蔬菜大棚16座。去年7月份,村民金燕燕在白司宝的指导下,建了6座大棚,种黄瓜、油菜、菠菜,半年时间就挣了两万多元。今年蔬菜长势更好,收入预计比去年更好。
“现在的扶贫政策很好,不仅有贷款、产业到户资金,农业农村局还给我们送电动喷雾器、化肥,帮扶干部也给我提供很多帮助。我要趁着好机会,好好发展。” 白司宝给自己定下了新目标:目前先经营7座大棚,下一步再流转土地建棚,种西瓜和甜瓜,争取每年挣七八万块钱。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