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眉多少钱不一样的两会报道:湖北日报网记者谈如何打好两会报道的“融合牌”鬼娃恰吉
主持人: 黄馨茹
嘉 宾: 智春丽 人民日报总编室编辑、人民日报小融项目开发团队成员
夏 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新媒体部编辑
李子路 大众日报政教新闻采编中心记者
白 皓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申亚欣 人民网要闻部编辑
孙永军 湖北日报网新闻部主任
主持人的话: 与往年一样,刚刚过去的三月份,依然是各家媒体大显身手的“两会时间”。当媒体融合的步伐加快,当各种各样的媒介技术出现在两会的会场上,两会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丰富,不一样的两会报道,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
从人工智能机器人到“假”朋友圈,从微信公众号到网络直播,采编人员在两会中大显身手,借助技术的力量实现了多种创新。本期“茶座”,请参与今年两会报道的记者和编辑聊聊他们的新体验。
当两会报道遇到人工智能
智春丽
“Hi,我是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小融,是一名五星级陪聊师,犯得了二,卖得了萌,正经起来十项全能。关于两会,有啥问题直接问我呗。”
一个白胖的小人,忽闪着大眼睛,配合着动作与表情,幽默地开始一段对话。虽然语音还略带生硬,但在严肃的两会新闻场中,是不是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没错,这是来自技术的问候,让我们于模糊中窥见一个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所能许诺的周到与便利。
两会年年有,今年格外新。作为媒体融合的旗舰,今年人民日报社的两会报道突出 “融”字,全面启动中央厨房机制,报网端微一起发力,4G网络直播设备、VR相机、虚拟演播室等纷纷亮相。在众多“黑科技”中,处于风口的人工智能(AI)自然也不能缺席,两个机器人小端和小融崭露头角并小试身手,这是人工智能机器人首次参与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
其实,早在今年春节前,人民日报的首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小融就已亮相,用户在H5对话界面用语音录入,小融就可以陪聊过年话题。在两会新闻报道中,机器人能做些什么?未来会有哪些应用前景?
今年两会期间,走进两会报道的指挥中枢——位于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10层的中央厨房大厅,就会看到实体的机器人小融的身影。拍拍它的脑袋,或者和它说话,它都有感应和对答。
按照媒体融合的方案,中央厨房就是一个“超级编辑部”,完成新闻产品从选题发掘、确定,到任务分发,再到采集、制作、推送的全部过程。两会期间,这里异常繁忙,记者、编辑、视频团队、设计、动画、前端工程师等在这里往来穿梭,在最短时间内,选取“新鲜食材”,以最合适的形式呈现,烹制“新闻大餐”。通过传播效果追踪体系,中央厨房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出各类产品在不同平台的传播效果。
小融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按照设想,小融要承担起新闻管家的角色。当然,正如它自己所说的,“我才刚刚出生”,有些功能还处于研发起步阶段,有待优化和集成,但管家的角色已见雏形。
对于初次进入者来说,在中央厨房的物理大厅,小融是一个热情的管家,提供大厅导览服务,提供WiFi登录审核、会议提醒等。对于中央厨房的后方指挥人员来说,小融可以提供前方记者通信方式语音查询,进行热点舆情语音播报。这主要是通过训练它学习相关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来实现的。尽管这是一些靠人工也能实现的基本功能,但考虑到两会期间极其紧张的时间与巨大的工作量,机器的辅助就显得很必要了。
两会报道即将结束时,基于H5页面的小融再次与用户见面,《聊两会,小融知道的比你多》以回顾的形式,将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推出的相关产品嵌入,通过在后台分析用户提问习惯,精准匹配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用户提出的问题会沉淀为一个数据库:关于两会,大家最关心的到底是什么,哪一类话题被问及的频率最高等等,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报社选题挖掘提供参考。如果后续开发进一步完善,小融就可以开启一条智能的“读者热线”,将收集到的线索,动态更新到中央厨房的约稿系统,筛选、判断后,形成采写指令。
对于跑会记者来说,在采访之前,有几项案头工作是必备的:熟悉两会常识和基本议程,对重点关注的代表和委员要做到心中有数,眼中识人。以往,很多年轻记者为了“认脸”,会提前打印出一本厚厚的资料随身携带。
但人的记忆力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则具备近乎无限的数据存储能力和不知疲倦的数据处理能力,能把记者从基础繁琐的资料记忆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精力用于深度思考和信息整合。
“两会为啥叫两会?”“今年两会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民法总则是什么东西?”“陈道明是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
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两会报道专题页面,右下角有一个小端的头像,点进去之后,就是对话界面。以语音或者文字输入问题,小端听懂之后,就会从资料库检索出相应答案,或者到外网精准搜索信息。在使用几次之后,小端还会“察言观色”,根据用户的语言习惯与阅读偏好,通过算法调整,给出精准答案。
作为一名跑会记者,我欣然接受了小端这位“全天候助理”,有好几次在会场上,当看到一个陌生的桌牌,我就悄悄打开客户端,问小端要资料。小端就会为我提供这位代表或者委员的背景信息。
小端的“智力”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逻辑思维,也就是算法,识别语音或文字的意思,知道用户在问什么。二是知识量,也就是大脑中储存的数据库。算法越精准,喂进去的语料越充足,储存的信息量越大,训练次数越多,机器人就会越聪明。在两会之前,开发人员已经训练小端学习了两会知识数据库、代表和委员的数据库、两会热点报道数据库等,小端对此了然于胸,自然应答如流。
麦克卢汉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曾经做过先知式的论断: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当年令人费解的只言片语,成了当下媒体融合图景最好的注解。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工智能是人的延伸,未来成熟以后,可能会颠覆目前我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模式。
从国外已有实践来看,人工智能在传媒行业的应用,可以贯穿信息收集、处理、写作、编辑、分发和收集反馈几个环节,被提及较多的形式有:聊天机器人,如Facebook Messenger的聊天机器人平台;自动写稿机器人,美联社、洛杉矶时报此前都有应用,最近国内多家媒体也推出了自己的写稿机器人。
人民日报两会期间小融和小端试水“新闻秘书”与“新闻管家”角色,也只是初步尝试,未来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这有赖于提供给机器人学习的数据库的完善、算法的愈加“高明”。
未来人工智能要在新闻报道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还需要深入思考两对关系:
一是人工与智能的关系。其实,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就如同咿呀学语的孩童,可能还不具备一个几岁孩子的智商,人工要为其做好铺垫,智能才能稍稍起飞。语料库和数据库是机器学习所需的养分。而算法只有在不断的调试中才能持续优化。现阶段,人工智能较为擅长的,是学习和处理高度结构化的数据。
二是“术业有专攻”与“无所不能”的关系。人工智能目前还只能在很窄的领域发挥出较好的功用。比如,阿尔法狗虽然战胜了人类顶尖的棋手,但它学习的范围仅仅局限在围棋一个领域,并且所使用棋盘的大小尺寸都不能随意更改。新闻报道领域的机器人也是这样,先学习一个较窄领域,逐步掌握,反复测试之后,再向其他领域扩展。
“假”朋友圈为什么真火了
夏文
加强两会报道新媒体产品的创新,已成为各媒体的重要发力点。3月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推出基于朋友圈场景的视频H5作品《主播朋友圈都有啥?》(如下页图1),以主播抠像视频结合虚拟朋友圈的形式,对中国之声两会特色节目进行预热宣传,作品浏览量近120万次。
整个H5作品,除开头用户点击界面为静态图片呈现,其余全部为一个完整视频。为何虚构的朋友圈H5视频作品能够引起网友的转发欲?笔者作为《主播朋友圈都有啥?》(以下简称《朋友圈》)的主创人员之一,总结了作品的制作经验,以为今后创作新媒体产品提供思路。
技术从简,“微创”先行。众多微小的创意,是支撑《朋友圈》作品的基础。2016年中旬,网络上就出现了朋友圈形式的视频H5商业广告。今年春节前,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了基于客户端界面带有主播抠像的视频H5作品。我们将两者进行结合,于是便有了主播给大家看朋友圈的初步设计。《朋友圈》整个制作团队共4名成员,两会期间要完成该系列共4期作品,因此必须采用简便可行的技术方案。整个作品分为虚构的朋友圈与主播视频两部分,《朋友圈》的图形内容在Adobe Photoshop及After Effects中制作,主播抠像亦在After Effects中完成。作品所涉及两款软件的技术操作比较基础,避免复杂动画,在确保制作效率的同时,也有效预防因技术难度过高导致成品与预想效果出现重大偏差的风险。
技术从简不代表作品的简陋,每一期作品都力求有惊喜、有新意。我们逐期加入主播、朋友圈及网友三方互动,精彩不断。这里举两个实例:作为80后、90后童年的回忆,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中顶箱子出金币的场面深入人心。因此第二期《朋友圈》中设计了一个游戏场景:朋友圈里一位神秘人物分享了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中的宝物箱子,主播看到后,击打箱子,画面里飞出无数红包,主播顺手捡起其中一个红包拆开。
而第三期主播申请加你为好友,则一反虚拟微信类H5作品常态,用户可以点击“拒绝”。随后主播出现并“击碎”屏幕,与制作团队共同说出“你可以不加主播好友,但中国之声的两会节目可要继续关注”。类似的“微创新”还有很多,只要对用户习惯的事物稍加改变,便可为作品添彩。
细节拟真,内容“接地”。《朋友圈》能够给网友带来惊喜,离不开细节上的设计,如果总结为一个词,那就是“拟真”。逼真的朋友圈界面,能给用户带来刷真实朋友圈的错觉,因此制作时特别注意字体、字号、行间距、颜色、各种图形等,极力还原微信原汁原味的操作样态。在作品中,主播要“站”在自己的“朋友圈”上,帮助网友刷新内容,而如何“站”则成为最初策划的难点。如果虚拟的朋友圈画面与实拍的主播画面结合不当,将大大降低作品的体验效果。为此,我们在主播脚下添加了一个浅浅的阴影,用这种方式使得主播的呈现更具层次感与合理性。
主播与朋友圈的交互也注意细节问题。在设计主播划屏、点赞、出入画面等动作时,考虑其在朋友圈界面上的合理性,要求每一个动作都符合网友的使用习惯。交互过程中还要处理好虚实结合问题。如前文所述,第二期《朋友圈》中,当 “击打宝箱飞红包”画面出现后,若主播面对漫天飞舞的红包无动于衷,则缺乏真实感。因此让主播随手拿到其中一个红包,并自拍发照片的设定,虽然超出真实朋友圈的操作体验,但并不违背网友对作品的期待,更容易带来惊喜。
任何创意都离不开内容的支撑,只有形式与内容都接地气,作品才会使人信服。虽然整个朋友圈是虚构的,但其中内容都来自两会报道及相关素材。如为第一期《朋友圈》作品策划撰写文字内容时,我们避免直接暴露出节目名称,而是通过大家晒娃、晒吃的、晒生活的方式,加上主持人的轻松解读,流畅过渡到节目的介绍与宣传,最终展现的是大家对两会民生话题的期待。生动有趣,而不是硬塞内容。
把握节点,转发红利。《朋友圈》发出之后,获得了网友的认可与转发。从第一期H5页面的访问数据统计来看,79%的点击量来自网友的朋友圈,这充分说明了网友主动分享对于作品传播扩散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促使网友转发分享的原因,除内容与形式之外,还有媒体对发布时间节点的把控:两会开始后,各媒体纷纷推出形式多样的产品,在技术、资源、人力等方面,中国之声并不占优势。因此我们将第一期《朋友圈》推出时间设置为两会报道的起始点,使得内容在相对平静时期获得了转发分享的红利,有了突出展现的机会。
两会新媒体报道带给我们的挑战与机会同在,《朋友圈》系列作品从策划到制作,既有对内容创作的经验与思考,也有对机遇的把握。当然,受用户认可的作品,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形式创新,内容有用。
媒体融合 要讲求打造融合影响力
李子路
“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当下新闻界的热词,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实现媒体融合的目标,各媒体则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全国两会这个媒体比拼的竞技场,则更显得异彩纷呈。
传统意义上,做好两会报道是提高媒体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形势下,通过打造融合影响力来提高媒体影响力被提高到了相当高度。有着丰富两会报道经验的大众日报在分享“新闻盛宴”的同时,以打造融合影响力为目的,实战练兵,集团作战,打了一场漂亮的媒体融合之战。
目前,受众注意力由纸媒转网媒、大屏转小屏、固定转移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像全国两会这样的集中报道时段,就迫切需要媒体“一处作战,多点开花”。同时,传统的策划方式不能适应这种集中报道的形式,需要强调整体策划,统筹协调报道主题。各类媒体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呈现的形式较以往单一的文字更加丰富,适应受众对多种媒体形式的需要。
今年两会,大众报业集团旗下的大众日报、大众网、新锐大众客户端加强整体策划,联合推出大众融媒体报道,打破了以往各媒体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集团化作战,使报网端融合报道落到实处,增强了报道的力度,拓展了传播的广度,成为今年两会报道的亮点。
具体做法是,大众日报、大众网、新锐大众客户端联合组成前方报道组,由负责人每天确定一个热点选题进行融媒体报道。大众日报前方记者采访代表委员形成文字稿;大众网邀请代表委员到北京演播室做客,或通过会议现场采访获得一手视频资料;位于后方的新锐大众客户端编辑将文字和视频资料进行整合,形成“短视频+文字稿”的形式。
两会期间,大众日报头版位置每天都会做导读提示,或在具体文章处挂“大众融媒”栏目标牌,并附上相应的客户端稿件二维码,大众网转发客户端稿件,并加入记者采写内容。两会期间,每隔一天刊发一次。
例如,3月10日刊发在大众日报3版上的《农业按需生产从哪抓起》一文,右下角带有“大众融媒”栏目标牌和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到在客户端上的稿件。两会期间,像这样的融媒体文章还包括《山东代表委员热议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农村一二三产业咋融合》《“部长通道”再次开启,回应反腐、扶贫、交通拥堵等话题》《厉以宁等委员谈经济:“转型阶段拐点”不一定符合中国实际》等。
作为一家省级党报,立足山东永远是大众日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两会上,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密切配合,在传播好山东声音方面下足了功夫,进一步强化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大众日报共刊发两会稿件近200篇;新锐大众客户端开辟“稳·进 新境界”全国两会专题,刊发稿件300余篇,视频直播21场,还制作了H5网页。
传播好两会声音,要大力强化主流舆论引导力。大众日报两会报道重点做到“两个突出”。一是突出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人大有关代表团和政协有关界别联组会审议讨论时的重要讲话以及相关主题的报道。在报道好习总书记两会期间重要活动的同时,围绕上述问题,采写了《一斤大米缘何价差70元》《创新·加减法·补短板》《脱贫攻坚基层代表有话说》《农业按需生产从哪抓起》等稿件。二是突出做好政府工作报告和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讲话的报道。大众日报在选题时注重报告的解读,注重经济大势和民生工作的报道,结合山东实际,推出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有好“品”才有好“牌”》《减税降费还有哪些空间》《扬帆“一带一路”需护航》等报道,做到了“准确把握主题,落脚山东实际”。
全国两会不仅是全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两会的各项议题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2016年全国两会时,大众日报及新锐大众客户端推出《端问报答》栏目,获得好评。经过全国两会及省两会的经验积累,这个栏目固定下来,吸引了客户端用户的大量参与,实现了报纸与客户端的良性互动,不断推进融媒体报道。
2017年全国两会前,大众日报和新锐大众客户端同时发布问题征集令,大众融媒体记者带着网友在客户端上所提的问题上两会,邀请相关代表委员为网友解答。大众日报版面上挂“端问报答”栏目标牌,并附上客户端稿件二维码,同时新锐大众客户端两会专题里设相应栏目。两会期间,报纸和客户端每隔一天刊发一次,共刊发《就业困难群体、非遗项目传承人…住鲁代表委员带啥上两会?》《应给予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看望父母》《幼儿园不够咋办?教育公平咋实现?》等5篇稿件。
“端”问两会热点,“报”答社会关切。“端问报答”栏目的这句口号很好地诠释了该栏目的目的,即实现报纸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客户端用户思维活跃,受众面广,已经形成发表留言和评论的习惯,客户端用户的提问更多来自基层,更接地气,反映民生。通过两会记者的采访,在报上和端上同时刊发,有利于报纸订户和客户端用户的转化。
纸媒记者做视频节目要用 互联网思维闯新路
白皓
从2013年第一次跑全国两会到今年全国两会,我的名称渐渐从“本报记者”变成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过去我手里拿着相机、录音笔、笔记本,现在还多了直播机、三脚架、麦克风等新设备。称呼上和物理上的变化背后,是中国青年报全媒体融合传播的“化学变化”。
2017年全国两会,我和同事们探索创作了一档视频节目《白皓会报》。节目每天一期,我担任主持人,每天搭档一位不同的上会记者、编辑,探讨一个带有中青报独特视角的两会热点话题。节目综合两会现场视频、背景图文、场外声音、记者解读和我的评论,每期15分钟左右,两会期间总共制作12期,每天早晨7点左右上线。
新思维、新尝试,一群曾经为报纸码字的记者能不能做成功,整个团队的心里都没底。中青报两会报道组的负责人给了我们最大的底气:试试。
果然,节目论证时就听到了质疑的声音:一家报社为什么要学电视台那样报道两会,这不是扬长避短忘了本吗?
的确,质疑得有道理,落入电视新闻报道的传统套路,一定会让节目淹没在茫茫大海中,再加上日渐风靡的直播、短视频,很难吸引目标用户的关注。
最终,我们认为破题的关键是“视频节目”不能等于“电视台那样”,我们要跳出传统的操作模式,在节目中融入互联网思维,才有可能闯出一条报道新路。
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在我们的认知中,互联网思维可以用6个字概括:参与、交互、渐进。怎么把互联网思维融入节目?我们确定了12字的节目定位:独特视角、青年态度、连接现场。
参与、交互、渐进的互联网思维要求节目必须首先让会场内外的各方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具体来说,是把场外张三有什么困惑、李四有什么期待、王五有什么诉求带进两会会场内,从大会的工作报告、大会发言、部长通道、代表委员议论、发布会权威声音中寻找答案。
寻找到答案后,要通过节目回应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比如,我们看到很多年轻的妈妈正在为二孩问题烦恼,纠结要不要生二孩的同时,自己的工作平等权利、职业晋升空间等等方面都在遇到难题。带着这个问题,我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问了新闻发言人傅莹,傅莹坦诚的回答在节目中播出后,引起了用户的强烈反响。
随即,一批中国青年报的忠实用户通过微博、微信、网页给我们留言做进一步讨论,很快我们在当天下午梳理了这些讨论,当晚《白皓会报》节目录制时,我请来了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研究的本报两会记者叶雨婷,从教育、医疗、抚养等等方面继续深入讨论这一带着“青年味儿”的话题,第二天一早,《白皓会报第二期|二孩妈妈的烦恼中国青年报替您问了》准时推出,节目中的未解困惑形成了新的问题,记者继续带到会上深入采访,在之后的报纸头版呈现。
我们认为,这样的尝试就是参与、交互、渐进的过程,和传统的纸媒单向传播过程不同,和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样态也不同。
带着同样的互联网思维,我们相继挖掘了青年创业者感觉税费高的问题,制作出《白皓会报第六期|减税降网,如何增强获得感》;我们发现当选篮协主席的姚明谣言缠身,大家都想知道他的改革新思路,于是制作了《白皓会报第八期|人民大会堂发言席上的姚明委员放出改革声音》;聂树斌案改判无罪等一批热点案件让社会对确保司法公正的呼声很高,解读“两高”报告时,我们专门制作了《白皓会报第十一期|提高证人出庭率律师辩护率首现最高法报告》……
几乎期期都是带着公众的问题出发,带着两会现场的答案回归,带着进一步的问题和期待继续回到会场内外寻找答案。
在专题回应公共问题、突出青年特色、青年态度的同时,节目呈现上侧重于“连接现场”。
我们的节目不是干巴巴地纸上谈兵,而是对当天节目中涉及的话题,把两会现场代表委员讨论的视频和影像直接搬上来,很多观众都是第一次在节目中看到驻日本大使说自己如何工作、驻德国大使说为什么德国菜刀好用、姚明说改革蓝图、监察部部长说怎么“打老虎”等等。
12期《白皓会报》节目结束后,社内外同事、同行、学者给出不少好评,两会报道组统计出的点击量也超出预期。总结起来,我们发现在独特视角和青年态度上做得不错,在连接现场上还应该再下功夫,再丰富素材,有更精致的呈现。
在我的微博上,一位网友留言说,某一期节目的中段,因为出汗我的眼镜往下滑,真想上去替我推一把。后来的一期节目中,负责剪辑的同事专门放了一个我推眼镜的镜头作为互动。12期《白皓会报》下来,我感受到,比点击量更重要的,是过去的读者能继续用另一种渠道和我们在一起,继续喜欢中国青年报这块牌子,年轻者和我们一起成熟,成熟者和我们一起年轻。
融媒体时代 时政新闻如何“破局”
申亚欣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人民网推出2分钟AR短视频《“剧透”2017年全国两会》,通过实景与虚景相结合的方式,巧妙展现了2017年全国两会的重大看点。原本平常的办公室场景在AR模块的辅助下变得吸睛,一镜到底的Gopro拍摄,现场感十足。各平台累计点击播放近千万次,有评价称这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第一个新媒体“爆款”。
在参与制作推出该视频的过程中,笔者感受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新的可能。《“剧透”2017年全国两会》打破界限,创新思路,成为时政新闻“破局”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融合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观察今年两会报道,VR相机、虚拟演播室、“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等齐上阵,满目新装备,处处有创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新闻报道的工具,更颠覆着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继去年的“客户端记者”之后,记者提问前报身份时,又多了一个新称呼“融媒体记者”。融媒体时代全面来临,各大媒体在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平台的基础上,触角变得更深、更广,反应变得更快、更敏捷。纵观今年两会一些“现象级”的融媒体产品,可以发现,“采编发”流程已经有所改变,时政新闻的融合报道路径更加明显,步调更加坚实,呈现出新的特点。
资源融合,再造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剧透”2017年全国两会》的创意产生后,由高层领导牵头,协调要闻部、网络电视部、海外传播部、设计部等十多位同事并肩战斗,人员组成几乎覆盖了所有重要部门。较之以往,要闻部撰写文字、网络电视部录制视频、设计部优化页面,各部门工作相对分隔,此次新闻产品的生产,首次从人员组成上实现融合。
然而,真正从“相加”迈向“相融”,借助的是成员间一次次的“头脑风暴”,达成思维上的深度融合。例如,90后的设计师对于时政概念陌生,文字创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耐心讲解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何为“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最终选择马桶盖、圆珠笔、电饭煲这三个受众熟知的案例作为形象呈现,通俗易懂、画面感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跨界合作,通过人员混合编排、优化组合,产生新的生产力,构成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部门间的相互分隔已经破除,避免了单兵作战时文字单一枯燥、视频流于简单、页面美却空洞的不足。通过创新内部组织结构,实现了人才流通。此次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内部设立的17个工作室如“麻辣财经”“一本正经”等好作品不断,开启了人民日报融合发展的新征程。
场景构建,贴近受众碎片化阅读习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入口。受众的阅读习惯已发生改变,时政新闻枯燥、宏观的文字叙事吸引力减弱,形象的图片和视频更受欢迎。这场受众需求改变,带来了一场媒体业的“供给侧改革”。
短视频具有短小精悍、传播便捷、表达力强的特点,方便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在今年两会的时政报道中大放异彩。我们在短视频《“剧透”2017年全国两会》中,利用AR效果,画面从二维跳跃到三维,采用Gopro拍摄,一镜到底,构建起受众第一视角的场景环境,使观看者犹如自己身临其境去揭秘一个个两会看点,传递信息的同时,也拉近了两会话题与观者的距离。
场景的构造,叙事风格的转换,使时政语言更加生动、接地气,带给受众一种沉浸式的用户体验。场景化的沉浸式报道,打破了传统时政新闻的枯燥感,兼顾了严肃性和趣味性。这种“受众友好”的叙事方式,使受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第一视角的参与者,增强了新闻产品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多维发力,实现新闻产品的裂变式传播。如今,微博、微信的崛起,使受众从信息的被动获取者,转向信息的主动传播者。如何使时政新闻产品实现裂变式传播,需要从“你愿意推荐给朋友看什么样的新闻”来思考,“有趣”和“有用”成为两条金律。由大数据到云计算再到智能生产,谁能帮助受众在纷乱、海量的信息中穿越迷雾,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受众就会成为谁的传播者。
我们充分考虑不同终端的需求,将《“剧透”2017年全国两会》做出不同的传播版本,实现了PC端、移动端的自适应,满足不同用户的阅读体验。通过微博、微信、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多渠道发力,最终实现全媒体、立体化传播。《“剧透”2017年全国两会》推出不到一天,人民网PC端访问量超过10万,新浪微博阅读量近50万,人民日报客户端点击量60万,中央厨房头条号推荐超220万次,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全国推送,视频覆盖北京京西宾馆、职工之家等两会代表委员驻地及25个省、直辖市,134个地级市。人民日报刊登该视频二维码,英文版在人民网英文频道和人民日报脸谱和推特账号发布,反响良好。
2017年全国两会的这场新闻“大考”中,时政新闻报道的融合发展,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肌肤,融入血液。让“新闻更好看,时政不难懂”,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正在“破局”蝶变。
如何打好两会报道的“融合牌”
孙永军
连续四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虽算不上“老司机”,但几年经验的积累,让我在这场竞争中更有底气。
比如,当数千代表步出人民大会堂时,我能使出“火眼金睛”,一眼识出来自湖北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有针对性地开展采访;再比如,重要现场单兵作战,我能“三头六臂”,图、文、视频全媒体报道,网、端、微多平台传播。
然而,两会现场,普通的相机、录音笔、摄像机早已羞于使用,甚至连VR头盔、全景相机、手持云台都成了明日黄花,会场内外四处游走的“钢铁侠”“八爪鱼”、智能机器人各显神通,一次又一次刷新人们对于采访“神器”的认知。
光明网推出的多信道直播云台“钢铁侠”,现场只需要1名记者,就能快速实现视频、全景、VR等内容的同步直播与录制,并一键同步实现PC、客户端、H5等跨平台分发,让多种媒体产品在同一平台快速生产聚合。
我当时就震惊了。心想,干了这么多年全媒体记者,拥有“火眼金睛”“三头六臂”固然重要,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拥有一件顺手的兵器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我认为这兵器,不仅指手里形形色色的采访“神器”,更是指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求的各种全媒体产品和品牌栏目。
H5、移动直播、短视频、脱口秀、MV、动漫、大数据新闻、图解新闻……今年两会,湖北日报网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美工、技术团队密切配合,使出了“十八般兵器”。尤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的有关要求,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人才使用通道,推动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到新媒体平台上去施展拳脚,开办原创栏目,培育品牌公号,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红”。
比如两会期间,原本在武汉办公的湖北日报网总编辑张先国,把工作室搬到了北京驻地,开设“张口说两会”专栏。他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政府工作报告及两会热点话题录制的8期谈话节目,通过专题视频、拆条发布、微信分享、动漫转换等多种形式在网、端、微立体传播。截至3月15日17时,每期节目平均点击和分享量均突破10万+大关,《装上创新驱动器,我们都是新新人类》更是达到20万以上。
再比如由我担纲的“永军探会”原创栏目,聚焦基层代表委员,在湖北日报网副总编辑张剑的指导下,通过图文、短视频及移动直播的方式,采访代表委员、报道会间花絮,《信义兄弟的农民工本色》《大别山牧羊女心中有盏灯》等12条小切口的短视频让人感到真实、暖心。该专栏以及时、深度、全媒体传播的特点赢得了广泛好评,报道团队的专业、敬业也获得了代表委员和网友的点赞。
自2012年开始,湖北日报网就致力于全媒体转型,访谈节目主持人出身的我,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长为能采访、写作、拍照、摄像、配音、出镜的全媒型记者,还成为全国新闻界“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团成员。今年两会,结合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我又有了新的思考和实践。最典型的就是及时转换角色,与纸媒记者做好配合,发力媒体融合报道。会场内外,湖北日报文字记者彭小萍成了出镜主持人,我则配合拍摄图片、短视频、移动直播。其中,《探秘全国两会部长通道》单场直播超90万人次观看,与《党报“网红”彭妹妹的两会时间》等创意视频一起,成功打造了湖北日报“网红”记者彭小萍的IP,反响热烈。
此外,湖北日报记者周呈思与湖北日报网记者裴斌、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墨与湖北日报网记者刘申也组成全媒体报道小分队,纸媒的“老司机”们与新媒体记者一起玩转斗鱼直播、短视频摄制、创意H5策划,所有内容产品通过报、网、端、微同步推送和分发。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湖北日报网、微、端共发布、转载各类新闻稿件(文字、图片、视频、H5、图说、漫画等)1501篇,综合浏览量1.13亿次。
两会报道是检验媒体人素养和本领的试金石,也是检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情况的阅兵场。两会胜利闭幕,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下一步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上贡献力量,也让自己努力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