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行动未来战士长江救援队今夏已救起36人 “黄T恤”成为市民守护神太阳表面的温度
图为:救援队员们在岸边整理装备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倩李月媛
武汉持续骄阳似火,不少市民选择来到长江边,戏水避暑。在他们身边,每天都有一群“黄T恤”默默守护。
这群人来自长江救援队,今年入夏以来,他们已经从江边救起遇险者36人,其中平湖门冬泳队救起5人。他们是长江边的弄潮儿,也是来自草根的守护神。
每天在江边值守十几小时
平湖门冬泳队是长江救援队的分支,共有100多名成员。6月2日,随着江水的上涨,冬泳队开始在武昌黄花矶江边值守。每天队里会有固定的两名队员值守,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有时会守候到晚上10点多。同时,还会有多名队员自发来到江边,在游泳健身的同时,也劝导市民注意戏水安全,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救人。
59岁的平湖门冬泳队队长刘七一,已在这里戏水半个多世纪。他说,黄花矶这里的江水看起来很平缓,但暗藏危险。“这座桥完工后,桥墩改变了江流的方向和速度。”他指着数百米外的鹦鹉洲长江大桥说,“现在水流速度更快了,而且是从岸边向江心再折回岸边,形成一个U形的回湾。所以,即使是水性极好的冬泳队员,也只有顺着江流才能保证自身安全。”
刘七一说,长江水情还每天都不一样,看起来平缓的堤岸,下面其实是五六米高的陡坎。“观景平台被淹没后,也存在危险,附近的水流速度可能超过6米/秒。不熟悉水性的人走在平台上,也有可能被水流拉进江心。”
提醒:“游泳圈”不是救生圈
尽管现在洪峰已过,水位下降了很多,但刘七一和队员们仍然不敢掉以轻心。每天,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劝导市民注意戏水安全上。
前日记者看到,岸边有几位年轻的父亲给孩子套上充气游泳圈,用绳子系在手上,然后带着孩子就下水了。刘七一大声提醒,让他们到栏杆内侧来。“很多市民觉得有游泳圈孩子不会出事,但其实这是有风险的。”刘七一说,游泳圈的材质是塑料,表面比较光滑,一旦沾上水有可能抓不住;而且它的表皮是用热压合而成的,强度不高,一旦漏气就会立即丧失浮力。
冬泳队副队长朱明给记者展示了他们使用的正规救生圈:“救生圈表面是帆布,抓起来不会打滑,里面是泡沫材料,浮力很大。”刘七一说,有条件的还可以给孩子戴上俗称“背背漂”的漂浮袋,以及充气护腕等,这样安全更有保障。
“无用武之地”最值得欣慰
记者前日在现场,并没有见到惊心动魄的救人场面,不过对救援队员来说,“无用武之地”正是他们最欣慰的。没有险情时,队员们也会经常向市民们传授遇险时的自救方法。
“知道自己的能力上限,是最有效的避险方法。”刘七一说,“对不熟悉水情的人来说,顺着水流比逆着水流要省力得多,也安全得多。而遇险时,最重要的是沉着,不要慌乱,跟从救援队员的引导。恐惧只会无谓地消耗体力,而且给救援队员的救援带来困难。”
长江救援队队长张建民则介绍,救援队在江边共有19个值守点,每个点的值守排班已经排到了9月30日,“我们要让戏水的市民们度过一个安心的夏天。”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