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询函透露汽车业新常态 现金流吃紧资产减值埋雷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仅半年时间内,汽车行业相关上市公司收到的问询函已多达百余份,相当于前三年内的总和。
沪深交易所问询函的激增,既体现了监管部门在强化信息披露,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汽车业呈现的“新常态”。
记者注意到,从乘用车到商用车、从整车制造到销售流通、从传统业务到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新业务,沪深交易所关注的问题不仅涉及净利润下滑、毛利率水平下降等,还将目光聚集到受限资金增长、应收票据增多、商誉减值是否充分合理等细节问题上。
毛利率普降
对补贴的过度依赖,导致部分企业的现金流在各个季度出现明显波动,这种现象在车市下行压力显著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同时,由于行业遇冷,产业上下游企业毛利率水平普遍下滑,影响了企业的营收和净利。
分析人士认为,行业普遍毛利率下滑,说明汽车企业成本维持原有水平,有可能因为车企销售端不景气影响,为了产品促销,造成产品价格向下波动,引发行业毛利率下滑。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包括力帆股份、一汽夏利、众泰汽车、江淮汽车、*ST海马、北汽福田、比亚迪、*ST安凯和华菱星马共9家整车企业收到了交易所的问询函,此外,广汇汽车和庞大集团两家上市经销商也成为了交易所重点关注的对象。招商证券称,汽车行业众多公司受到关注是由于行业整体景气度下行带来的普遍业绩下滑。
的确,这些被问询的企业,2018年度净利润普遍亏损,经营状况最好的比亚迪也被深交所关注到净利下滑的问题。财报数据显示,在报告期内,比亚迪的营业收入达到1300.55亿元,同比增长22.7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1.63%,为27.8亿元。比亚迪称,净利下滑主要是受汽车业务的毛利率水平下降所致。
实际上,毛利率水平下滑是2018年以来汽车行业内的普遍现象。据数据统计,2018年度,上汽集团毛利率减少0.22个百分点,广汽集团毛利率减少5.92个百分点,江铃汽车减少6.51个百分点,江淮汽车减少3.14个百分点。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汽车行业毛利率普遍下滑,主要是因为车市遇冷,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营收和净利。不过整体来看,目前汽车行业毛利率下滑应该在正常水平范围内。
现金流成关注重点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市场遇冷、产品销售不畅,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毛利率,也会带来企业回款的困难,导致应收票据增多,现金吃紧。
2018年诸多上市车企现金流波动明显,部分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出现负值,应收票据占营收比例攀升,货币资金的受限比例大幅增长,这些新情况引起了沪深交易所的关注。
在对力帆股份的年报问询函中,上交所关注到该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已连续6年为负,累计流出金额41.52亿元。对于交易所的问询,力帆股份回应称,部分原因是由于应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占用资金,新能源研发投入大,由于现金结算增多,也导致了应收票据结存增加。
有汽车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力帆股份的回应,具备一定的典型性,突出了目前行业内现金吃紧的两大原因:一是补贴影响了现金流波动;二是行业不景气,回款困难,应收票据增多。”
*ST安凯回复交易所问询,受补贴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波动较大。也有企业表示,由于行业遇冷,导致流动资金不足,应收票据增多,甚至出现资金受限的情况。
这其中,众泰汽车一笔达6.9亿元的受限资金引发了交易所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关注。据众泰汽车回应称,这笔受限资金主要是因为部分银行承诺汇票的期限、金额与要支付给供应商货款的期限及金额不匹配引起的。
对于行业现金流吃紧的现状,一家汽车经销上市公司曾表示,由于汽车行业下行压力增大,原本属于资金密集型的汽车经销商行业,票据支付明显提升,因此对资金的有效调配已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资产减值存风险
翻阅超百份问询函,记者发现,除了毛利率与现金流问题是交易所问询的核心,资产减值也是关注的重中之重。2018年报告期内,部分去年同期无固定资产减值的企业开始进行减值,已进行过资产减值的企业,减值损失也呈现同比增长状态,尤其是进行商誉减值的公司,其计提金额也出现了调整。这些细节上的变化,令交易所打出了诸多问号,直指汽车行业公司资产减值、商誉减值的充分性和准确性。
招商证券指出,多项资产减值准备之所以会成为交易所关注的异常指标之一,主要是因为极少数公司倾向于采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样的巨额冲销方式来消化以前年度的不实资产,从而为未来会计年度的盈利创造空间。
正因如此,那些去年同期未进行过资产减值或2018年度资产减值同比攀升显著的公司,受到了交易所的格外关注。例如,一汽夏利2018年内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2.36亿元,同比上升1162.94%。对此,深交所提出要求公司详述减值的过程及结果的公允性。
与此同时,商誉减值准备也是备受交易所关注的科目。在对富临精工的问询中,深交所关注到该公司商誉相关资产中,无形资产由账面价值3233万元调整为了公允价值6241万元。对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2017年计提商誉不充分的情况。
记者注意到,在涉及商誉减值的问询中,沪深交易所最为在意的是报告期内企业商誉减值计提是否具有充分性,尤其是对于商誉账面占净资产比例较高的企业,尤为关注。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