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养生经有点不靠谱
提到“保健品”,人们总会和老年人联系在一起,然而,如今“保健品”已不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属商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使用保健品养生的行列。据中国青年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较多年轻人在使用保健品。而国内一家基础数据研究机构发布的《“90后”养生报告》显示,国内长时间使用保健品的“90后”占比已达21.9%,有接近一半的“90后”偶尔会使用保健品。
在年轻人购买的保健品中,褪黑素、生发素、营养素等占了较大比例,分别对应着过劳、脱发、失眠等亚健康问题。相关保健品的热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青年群体对养生的重视、对自身健康的焦虑。同时,一些青年人平时不注意锻炼身体,而是把健康仅仅寄托在保健品上,一边熬夜撸串喝酒,一边吃着价格昂贵的保健品……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亟须予以纠正。
失眠不敢告诉任何人
小徐是一家外企公司的职员,今年26岁,“996”的工作方式给他带来习惯性的失眠,而他却从不敢向同事、领导提及,怕引起他人的猜疑。毕竟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说自己失眠,会让人认为他的抗压能力不足;他也不敢向父母诉说,怕亲人为自己担心。
绩效考核、月度总结、下周计划……一个个任务压得小徐喘不过气来,常常眼睁睁地看着天都亮了,才勉强进入睡眠状态,可不到一个小时他又突然醒了,像是被惊醒了一样,无法再次入眠。洗漱时,他发现自己的黑眼圈若隐若现,心里很是不安;在上班路上也总是不断地打哈欠。
眼看着工作效率越来越差,无奈,只好去医院诊治。医生询问了他的病情,觉得他的失眠问题还没发展到严重程度,就没给他开任何治疗失眠的药物,只是嘱咐他做好自我调整:“放松心情,加强锻炼,注意饮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徐饮食调整得有规律了,也加强了锻炼,但习惯性的失眠并未得到解决,他仍然是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待到天亮时才能稍稍睡上一两个小时。第二天工作无精打采,无形中又增加了心理压力,陷入了恶性循环。
在一次聚会时,朋友说要给家里失眠的老人买“褪黑素”。小徐心想,既然“褪黑素”是助眠的,年轻人也可以服用。
急于解决失眠问题的小徐,从网上购买了三瓶褪黑素胶囊,期望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小徐对记者说,听说一个人10天没有睡眠的话就会永远倒下,因此他的心理压力很大,十分焦虑。一到夜晚,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心中不安的感受就会被一点点放大,不停地寻找入睡方法,反而更睡不着,每夜直到凌晨4时才能入睡。“这个过程是非常难受和压抑的。”
买了保健品,小徐心中也有疑问:“假如以后要靠保健品或药品助眠,我还能自然入睡吗?”其实,小徐产生了一种心理疾病,保健品是去不了根的。
脱发被调侃“聪明绝顶”
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任程序员的小王,今年28岁,他眼前最大的问题是脱发。自2017年公司开发出二手车交易平台后,他就加入了技术组,主要负责订单、交易和支付系统的运营。近两年,公司的二手车业务接入了贷款平台,开发贷款购车客户,业务量爆发式增长,小王则需要长时间加班,以应对业务量的暴涨。
小王的头发较为稀疏,上学时他觉得这是好事,便于打理。洗头也能节省不少洗发水,日积月累可以少花很多钱。可毕业后进入程序员岗位,每天设计算法,与一堆字母和数字打交道,枯燥而又单调乏味,不到两年时间,小王的头发就有一些悄悄“下岗”了。任你百般挽留,它们还是决绝地离开了,常常离开的时候,连声招呼也不打。
看着有些锃光瓦亮的头顶,“地中海式”的发型,小王心中很是不快;而见到有不少同事与自己是一样的发型,他才获得些许安慰。在社交场合,有人调侃他“聪明绝顶”,他笑而不语,但心里颇为不快。
为挽留住头发,小王想了很多方法。最初,他用防脱发洗发水,用了半年,未见明显效果。一次,他想拨打防脱发洗发水厂家的电话,咨询自己的用法是否正确。查询后发现,这家公司的网站留言中,很多人都会提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公司的防脱发产品,治不了你们老总的脱发症?”小王找到洗发水的盒子一看,上面印着这家公司老总的头像,竟然同样头发稀疏、头顶锃亮。他带着同样的疑问,放弃了用洗发水防脱发的想法。
发量持续减少,他想到用保健品来解决,在脱发群里一番咨询后,他听说目前解决脱发问题主要靠补肾;而国外产品则是生发素,代购平台上较多。为能从里到外治脱发,小王既购买了补肾的中药,也购买了国外的生发素,二者一起使用。
吃了中药,买了保健品,多少缓解了小王心中的焦虑和不安,生发素是否真能生发,不得而知。而他身边的同事,有不少已彻底放弃了生发的念头,干脆直接购买一套假发戴上。
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统计显示,中国男性脱发人群已达1.3亿人,女性脱发者已达0.7亿人。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2016年的调查也显示,中国现在的脱发人群的年龄和上一代人相比,提前了20年。20年前,中国男人的平均脱发年龄为40至60岁,而如今,在脱发者中,30岁前脱发者的比例高达84%。
就着饭吃保健品
除睡眠障碍与脱发外,过度劳累、肥胖、记忆力减退等亚健康问题也在困扰着年轻人。在电商平台上,缓解疲劳、瘦身,补充维生素、营养素等保健品销售也呈爆发式增长,“90后”人群已渐渐成为主要客户群体。
从事群众演员职业的郑先生刚过27岁,有时拍戏要持续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又要早起。他得不到充足睡眠,饮食也更加没有规律。虽然从事着他喜爱的工作,但不规律的生活方式正一点点侵蚀着他的健康。为此,他开始服用具有缓解疲劳、抗衰老之类功能的各种保健品。
郑先生工作很忙,不能按时吃水果,买水果放家里一次又吃不完,待下一次想吃的时候却发现水果都已腐烂了。想着吃水果主要为补充维生素C,何不直接购买补充维生素C的保健品呢?于是,他购买了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E类保健品。
“每次我带上四五种保健品到剧组,吃饭时都要就着饭吃点保健品下去,生活特别有仪式感。”郑先生开玩笑地描述着自己吃保健品时的情景。其实饮食中的营养不可替代。
刘女士是一位29岁的公司办事员,忙碌的工作让她应付不过来。给客户解决问题的节奏很快,常常是刚解决完这个问题,下一个问题又找上来了,有时还要同时兼顾好几位客户的不同问题。现在的记忆力不如她生孩子之前,经常忘事,这给她的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为增强记忆力,刘女士想到了服用保健品。她问妈妈:“一孕傻三年,你生完我之后有没有出现健忘的现象啊?”妈妈告诉她,确实有这个问题,但当时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慢,没有互联网时代这么快,因此都是自己慢慢克服的,从没吃过什么保健品。
“朋克养生”不可取
年轻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是一件好事,他们却没有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入手。
近期在青年群体中出现了“朋克养生”的现象:他们把保健品当做自己放纵生活的保障,“喝最烈的酒,吃最贵的保健品”,一边熬夜撸串,一边花钱网购保健品……他们认为自己每天不良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健康伤害,都可以通过吃保健品弥补回来。
正确的养生绝不是靠“吃”就能得到的,保健品虽有预防疾病的作用,可终究只是一种辅助健康的产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搭配均衡的营养饮食、坚持健康科学的体育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拥有健康身体的根本保证。“朋克养生”,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千万不要为追求放纵的生活而希冀靠服用保健品来维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近日,我国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的系列文件,其中提出,鼓励国民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达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体活动量。对照这些指标,青年人应该从运动中找回健康的身体,而不是寄希望于吃各种保健品。(本报记者 李吉森 )
(实习生徐芃泽对本文采写亦有贡献)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