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暑假回村办起免费课堂
、图为黄岩夫妻俩的乡村课堂徐静/摄
“教授回来了!在村里办起了免费课堂!”这个暑假,从江西省高安市荷岭镇三塘村走出去的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黄岩带着妻子回乡授课,山村的留守孩子们可以零距离地接受来自大都市的教育,家乡优秀人才的爱心回报也感动了整个山村。开课当天,就来了45个学生。
开学第一课来了45个学生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清晨,清脆深情的朗读声从一幢朴素的农屋中传来,黄岩的妻子冷婧如老师正带着孩子朗读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孩子们每天的课程总共有四个小时,上午8点至10点学习英语,下午2点至5点学习国学。上课之前,冷婧如还会带着孩子们朗读诗歌或《论语》。
在自家建造的住房内,以白墙为背景,自带投影仪,投放为乡村学生“量身定制”的PPT,并在小黑板上辅以文字板书。从最基础的英语发音讲起,循序渐进,给学生讲授自己整理的英语语法。冷老师的课深入浅出,孩子们安静地坐在小椅子上认真听讲,手中还不时做着记录。
“我和太太都是在农村长大的,我们知道农村孩子的生活。” 黄岩表示,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农村的孩子常年交由爷爷奶奶看管。当家中的长辈下地务农时,孩子们的学习无人监管和辅导,往往会出现沉迷玩乐而荒废学习的情况。“现在正是人生中学习的‘黄金期’,如果就这样浪费了,实在可惜”。因此夫妇二人商量,决定在暑假期间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回家乡举办免费关爱留守儿童课堂。
“一开始决定回乡的时候,以为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在当地学校和周边村民的帮助下,开班非常顺利。”荷岭镇中心小学以及三塘小学积极支持,为开设课堂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7月12日开课当天,就来了45个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留守的孩子们都来听课了。
登门走访劝家长重视教育
“我在大城市生活,所以我更加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没有知识很容易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农村儿童最好的出路。” 冷婧如认为,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所以她希望村里的孩子能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这几天,也有孩子偷懒贪玩,不想来上课,得知这个情况后,她便鼓励他们要坚持学习,并要求每天的作业本上有家长的签名。
短短几天时间,黄岩夫妇已经将孩子的样貌悉数记下,并掌握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于是,根据年级的不同,因材施教,在课后给每个孩子布置了不同的任务。“有的孩子好动,我就对他们的要求低一些,学会一个单词或一首小诗,就会及时表扬;有的孩子学习能力更强,我就会让他们完成一些难度更高的作业”。
黄岩夫妇都做过中学老师,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心理有所研究,也一直在思考怎么去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兴趣。不上课时,夫妇二人便走访一些家庭,积极与孩子们的监管人进行沟通,劝说他们重视孩子的学习。“自律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在课堂上需要训练这种能力,在家也需要父母悉心引导”。
这次尝试也让黄岩坚定了决心,他表示,以后将坚持每年回来一次,希望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让更多的孩子们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从而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将来可以回报家乡,为改变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视野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我希望我们能带给他们更辽阔的视野,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黄岩坚毅地说道。
为“小候鸟”提供义务教育
黄岩目前是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地方政府创新、社会政策、劳动关系、社会组织,也正因为如此,他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和认识也更加深入。
类似举办免费儿童课堂的这样的公益事业,黄岩也不是第一次在做,早在四年前,黄岩就在广州发起注册了“候鸟”公益组织,专门为城市的流动儿童提供义务教育服务。
“我们做的事不一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我们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来做这样的事,带来更多更丰富的资源,同时告诉很多有同样想法的人有些事想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难,从而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效应。”
从中学教师到大学教授,黄岩表示他初心未变,热爱教学,也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而他对教学工作一直抱有两个期待:一是想把自己最好最认真的一面呈现给学生,不愧对学生的期待;二是教学和科研并重,与时俱进做研究,要把最新、最有价值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在教学方法上,黄岩更加倾向于因材施教,不会给学生太大的学术压力,让他们自由发展。
“虽然是老师,但他和学生之间的相处更像是朋友,我们也都愿意和他交流。他会要求我们深入社会,实地调研,搜集第一手的资料。他也会给予我们足够自由的空间,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擅长领域去发展。” 黄岩的学生巫芊桦说。(徐静 卢庆雷)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