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婴儿期育儿护理

“组团”发展特色产业 联手拔掉“穷根”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7-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盛夏,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莘鸣村宽敞的村道上,道路两边巨大的香蕉叶在微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出阵阵果香味,好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我们莘鸣村与附近的罗冲村、塘基村、古陂村‘组团’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我成立了香蕉果蔬合作社,带动4个村的37名社员共同发展,去年种植了400多亩香蕉、果蔗,收入有200多万元哩。”莘鸣村村民庞承权高兴地说。

  然而,这里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

  如何让贫困群众吃上“产业饭”?福绵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福绵区把规模产业基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号工程”,让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农业生产实现脱贫的贫困群众“联”起来,逐步实现小康。他们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规划“组团”建设产业基地,鼓励2.15万贫困户“户户进基地”“户户有产业”。

  “在26个贫困村中,我们除布局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畜禽养殖等短平快产业,又布局了优质沃柑、黄沙鳖、中药材等长期持续增收产业,贫困户根据自身意愿,或选择自主发展,或入股专业合作社。”福绵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空壳村”到现在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的“幸福村”,莘鸣村的“华丽转身”是福绵区“组团”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缩影。

  经过3年的“组团”发展特色产业,福绵区贫困人口由2016年初的21473人减少到2019年初的9001人;贫困发生率由6.2%下降到2.09%;20个贫困村实现脱贫退出,贫困村由26个减少到6个。

  福绵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福绵区瞄准年底6个贫困村、6177人脱贫的目标,集中资源合力攻坚,确保完成全年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两大任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