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茶北引”建起产业链 日照绿茶一叶成一业
“以茶会友,以茶兴业。”7月26日至31日,2019首届中国(日照)国际茶叶博览会在山东省日照市举办,博览会以“日照绿茶 健康中国”为主题,全面展示茶产业发展成就,交流茶产业发展经验。
日照在解放前并不产茶。如今,“日照绿茶”已经成为鲁茶的代名词,在中国的茶业版图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陆羽《茶经》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确实,新中国成立前,北方几乎没有茶叶种植。日照位于鲁东南沿海,气候相对湿润,上世纪50年代,成为山东“南茶北引”最初确定的试种范围之一。
1966年春,原山东省商业厅等部门在鲁南四个县试种了25亩茶,历经各方努力,原日照县试种的7亩茶田长出了绿茶,开启了山东种茶的先河,也使中国种茶区域向北扩展。
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日照绿茶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1984年起,绝大部分茶园承包到户;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一系列日照名优品牌茶走出“深闺”,在市场热销;如今,日照茶产业已经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据统计,目前,日照市茶园面积达27.8万亩,干毛茶总产量达到1.6万吨、总产值30亿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已分别占全省的60%以上和75%以上。茶叶生产涉及38个乡镇、760个村,茶叶从业人员30余万人,全市茶园亩均农民收入达到9000元,部分茶园亩均收入达到3万元。
步入日照市淞晨生态茶园,茶垄整齐划一,绿叶之间一片片黄色的黏虫板布局有序。“我们采用杀虫灯、黏虫板等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式管护茶园。”公司总经理姜涛边说边随手摘了片茶叶放到嘴里咀嚼。
好茶是“产”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为了守住日照绿茶的品牌底色,从2017年起,日照市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茶园绿色防控,拿出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购置黏虫板、杀虫灯、生物性杀虫剂等绿色防控物资,并指导茶农在茶园管护中科学使用,展开了一场推动日照茶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革命。
“苦练内功”让日照绿茶在茶界声名鹊起:2011年,“日照绿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7年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日照绿茶入围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百强榜。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让日照绿茶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
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把茶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全力建设“江北绿茶第一基地”,日照茶业逐步向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借助首届中国(日照)国际茶叶博览会的东风,日照茶业下一步该如何作为?“要加大品牌整合提升力度,强化全产业链思维。”日照市委书记齐家滨说,从一“叶”到一“业”、从农产品到商品、从商品到品牌,日照茶业要打破单一的生产和销售格局,构建茶生产、茶食品、茶文化等系列产业链,将茶产业发展与滨海旅游、山水旅游结合,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未来,我们希望来日照旅游的朋友,能够逛茶园进茶馆、吃海鲜品绿茶,在山海之间悠然自得。”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