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母婴营养饮食

央行《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简要报告》发布 近半消费者保险知识不及格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8-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踩雷”问题网贷平台、存款变成买保险、租房被贷款……近年来,消费者频频被坑。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消费者的金融素养不够。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7月31日发布的《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简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有所提高,区域金融素养水平不均衡的现象有所减弱,但在不少方面仍有欠缺——近半消费者保险知识不及格、仅有68%的消费者能辨别非法投资、应对意外支出普遍表现不足、区域和人口结构上的差异依然存在。

  金融素养有所提升

  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制度于2016年建立,2017年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调查共收集18600个样本(每个省级行政单位随机抽取600名金融消费者),从消费者态度、行为、知识等多个角度分析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情况。

  《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平均值为64.77,较2017年提高了1.06,消费者金融素养整体有所提升。

  从消费者态度看,大多数群体能够意识到金融知识普及和在校园开展金融教育的重要性。《报告》显示,88.27%的消费者认为金融教育“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与2017年相比,消费者认为在校园开展金融教育有价值的比例增加1.48个百分点。同时,延迟消费的意愿略有下降(或更加倾向于即时消费),当询问消费者对信用的态度时,88.05%的消费者同意“信用是一辈子的记录,不应过度扩张信用,应谨慎维护”的观点,不认可的仅为5.13%。

  保险知识待补课

  从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看,消费者最感兴趣的五大类金融知识依次是银行卡(包括借记卡和信用卡)、银行理财产品、住房贷款、基金股票投资、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当对金融知识存在疑惑时,超六成消费者最常采取“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约五成消费者会“上网找资料”。《报告》显示,消费者对银行卡方面的知识最为熟悉,平均正确率达76.31%,为本次问卷调查六大板块金融知识中正确率最高的。有80.92%的消费者知道借记卡与信用卡的区别,74.60%的消费者知道信用卡透支提取现金会被收取利息,73.41%的消费者知道信用卡取现额度与信用额度的区别。上述知识的平均正确率较2017年分别上升了1.49%、1.01%、2.86%。《报告》还显示,有近半的消费者保险知识不及格。与2017年相比,消费者在购买适宜额度保险、财产险理赔方面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下降了1.13和2.67个百分点。尤其在考察对财产险理赔的理解时,仅有33.11%的消费者回答正确。

  同样有待提升的还有投资知识水平,消费者在这方面的平均正确率为54.77%。其中,在是否能够识别各类金融投资产品的风险大小方面,仅有29.89%的消费者回答正确;在是否能够准确计算投资收益率方面,也只有28.41%的消费者回答正确,比2017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

  应对意外支出准备不足

  从消费者行为看,消费者在阅读合同条款、为小孩上学储蓄、使用ATM机时的密码保护行为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但在家庭开支的规划和执行、对账单的理解、信用卡还款方面的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应对意外开支方面普遍存在不足。

  例如,在做家庭开支计划方面,40.20%的消费者“有时做”,11.67%的消费者“从不做”,仅有24.29%的消费者“一直都有”,23.84%的消费者“经常做”。

  当询问消费者如果下个月有一笔约等于三个月收入的意外支出,是否能全额支付这笔费用时,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5.4%的消费者选择了“完全可以”,39.76%的消费者表示“或许可以”,19.11%与5.72%的消费者则分别选择了“可能拿不出”“肯定拿不出”。《报告》指出,在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发生纠纷时,超七成消费者选择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的不足五成。

  对非法投资分辨能力差

  从消费者金融技能看,整体上消费者在理解金融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产品风险和收益、假币处理方面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好,在辨别非法投资产品和渠道、比较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有一定的掌握;而在冠字号码功能、银行卡使用方面还需要加强,对新版人民币防伪特征的掌握水平需要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67.77%的消费者能在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正确辨别合法与非法的投资渠道和产品服务。14.81%的消费者选择了“不能”,17.42%的消费者选择了“不知道”。

  在对误收假币后的处理方式方面,73.02%的人选择了“交银行或者公安机关”,10.74%的人选择了“自行留存”,13.88%的人选择了“撕毁”,2.36%的人选择了“用出去”。

  金融素质教育不容忽视

  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收入、地域、年龄和职业5个因素与消费者金融素养得分显著相关,性别对金融素养得分影响有限。

  此外,数字技术也是影响消费者金融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整体上看,拥有良好数字素养的消费者具备较高的金融素养水平。

  通过本次调查,《报告》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应当持续跟踪消费者金融素养的变化,为金融教育工作的统筹开展提供重要依据;二是要继续关注重点人群和区域的金融素养水平,结合群体特性开展适宜的金融教育活动,着重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知识和技能,改善消费者的金融行为;三是要积极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利用数字技术的优良特性,开发更多与数字时代和人口结构变化相适应的金融教育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尹优平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金融素质教育工作,稳固推进金融知识教育体系化、规划化、常态化、智能化和科学化;统筹各部门教育资源、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教育宣传格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