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8-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北京文化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支柱地位更加巩固,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北京文化产业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增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文化产业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一是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着力构建产业“高精尖”结构。重点包括:聚焦重点领域。围绕首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立足历史文化、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结合文化产业功能属性,以科技创新和内容价值为引领,大力推动创意设计、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媒体融合、动漫游戏、艺术品交易、文博非遗以及文化产业智库等重点行业领域发展。针对产业复合型特征,着力发展产业链中内容研发、新技术应用、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等高端环节。

  推进融合发展。以“文化+”提升相关产业附加值,助力首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扩大与旅游商务的多点融合,研发丰富“北京礼物”以及工业体验游、民俗游、冰雪游等特色品类,鼓励老字号企业利用互联网拓展营销渠道,支持商业场所引入特色文化资源。促进与体育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快发展体育传媒、体育动漫、体育会展等新兴业态,开发运用互联网多媒体教学资源,创新丰富文化教育等产品和活动。推动与宜居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展现“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文化内涵。

  二是优化布局、拓展空间,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优势。重点包括:提速产业功能区建设。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年)》,从加强统筹管理、提升主导产业、落实专业化服务入手,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功能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和配套设施向重点区域、特色区域布局,形成集聚优势,实现错位发展。面向文化艺术、影视传媒、数字出版、设计服务等领域,建立数字化舞美设计、网络视频云计算技术应用、跨平台游戏引擎等开放共享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深度推进产城融合。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以城市空间承载产业升级,以产业发展支撑城市功能完善。规范现有空间载体,构建以“文化产业功能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小镇、文化街区、文化空间”为主的空间体系架构。盘活利用存量空间,以老旧厂房为抓手,通过功能性流转、创意化改造,“腾笼换鸟”,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挖掘公共文化设施资源,鼓励支持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在保障公益性服务的前提下,创新体制机制,开展产业化运作,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发展。

  三是精准施策、优化服务,持续改善产业发展营商环境。重点包括:提升文化金融服务水平。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和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探索机制体制、管理模式、金融产品、财金政策创新,打造全国文化金融创新高地。探索设立北京市文化创新发展基金,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筹建文化产业银行,构建文化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实施“投贷奖”联动,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效应。培育完善文化金融中介服务市场体系,建好文化金融生态圈。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非遗传承保护、文化交流贸易、文化特色小镇建设等,探索文化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增强系列服务平台功能。建议专门成立支持文化科技融合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动管理机制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之间的政策协调。建好文化经济政策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及时对接反馈企业需求,增强服务平台的综合效能。依托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等机构,打造集版权孵化、登记、维护、开发、交易、输出于一体的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陆园园 作者为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