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冷链物流短板 打通农产品进城“大动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9日讯(记者 周明阳)冷链物流是农产品进城的“大动脉”。以果蔬、畜产品、水产品及花卉为代表的冷链物流,交易额每年增速达20%。预计到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700亿元。然而,由于冷链的保障不足,我国每年仅果蔬一项就损失上千亿元。在美国、日本与欧洲,农产品冷链运输率达80%至90%,而我国只有10%至20%。冷链物流能力的薄弱与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一大矛盾。
对此,国家多次强调要完善冷链保障,加强冷链物流建设。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以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物流基建,特别是冷链物流工程将迎来大发展,物流业的冷链短板将会逐步补齐,国内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完善冷链物流需要多方能力的整合。阿里巴巴的冷链物流能力为完善冷链运输、扩大内需提供了解决方案。一车火龙果,从广西的原产地运往西安的盒马生鲜店,途经5省10县,千里之行只需要21小时。这是阿里集各方资源,从聚合消费能力走向聚合供给能力的体现。利用物流、支付、金融、阿里云科技等基础能力,阿里全面连接消费侧与供给侧两端,利用无人机、循环水车、冷链车等“海陆空”冷链物流,为食品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端提供全方位赋能。
过去五年,阿里的菜鸟物流网络已覆盖中国29个省份700余县,逾3万个村。这条连接农品和消费者的高速城乡物流网络,大大缩短了农产品上桌的成本和时间。今年,菜鸟网络宣布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推出生鲜仓储配送中心,全球各地的新鲜水果、水产海鲜及肉类,在24小时内通过冷链配送到达消费者手中。随着更多城市的生鲜仓储中心投入运营,菜鸟计划今年内覆盖50个城市。
针对生鲜行业的全链路物流解决方案,阿里巴巴通过对大数据和全链路信息流的运用,提前规划分仓计划,并根据销售数据提供补货预测。大数据支持下的分仓体系,减少中转环节、缩短配送路径,从而降低货品的损耗和商家物流运营成本,提升配送时效。通过阿里巴巴的生态体系,来自祖国各地的农产品“触网上行”,正以最新鲜、快速和便捷的方式到达消费者手上。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