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市场如何走出“空窗期”
当前,农机市场正处于“空窗期”:一方面,传统农机市场进入低速常态化发展;另一方面,虽然新兴市场崛起,小众市场快速增长,大型高端化农机成为发展趋势,但现阶段占比小,难以填补传统市场留下的巨大空间。转型带来的“空窗期”效应正全面深刻地影响着农机市场,农机行业该如何推动转型升级?
今年上半年,植保机械、畜牧机械、秸秆机械、采棉机以及经济类收获机械等小众农机市场发展渐入佳境。调查显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喷雾机销量同比增长132.75%;截至6月底,畜牧机械同比增长148.92%;2018年新疆市场采棉机销量增长80%以上。“刚性需求增长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双引擎’驱动是销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信息部主任张华光说。
同时,农机产品呈现大型化、智能化、高端化趋势。“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群体组织崛起以及农业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大型农机市场提供了强大发展后劲。”张华光说。目前,国内农机企业在大型高端农机研发制造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采棉机、畜牧机械等大型高端农机实现了批量生产,且价格优势突出。不过,与国外产品相比,国产大型农机产品质量仍存在较大差异,高端产品依然为国外大牌垄断。
目前,德国克拉斯和科罗尼、美国约翰迪尔和纽荷兰等国外农机巨头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在新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明确将进口农机产品纳入补贴范围、一视同仁的情况下,国产农机企业将面临更为严酷的竞争。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机产业突围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农机行业一直存在结构性失调问题,主要表现为高端不足与低端过剩现象仍较严重,如拖拉机、粮食作物收获机、播种机等产能严重过剩,大马力拖拉机、大型多功能收获机供给不足;粮食耕种收环节使用的农机过剩,其他环节使用的农机则相当匮乏,等等。2018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但发展质量不高。
据了解,2015年农机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后,一些农机企业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如山东百利、河北英虎、江苏久富、河南辰汉等企业纷纷建设智能工厂,打造高端制造基地。此外,一些农机制造企业聚焦小众农机产品,加大研发生产力度,如花生收获机、残膜回收机、辣椒收获机等经济作物农机市场活跃,形成了产业规模。
张华光认为,在互联网条件下,未来只有两种类型的企业能够生存,一类企业是走专门、专心、专注“三专”路线的专业化公司,靠独一无二的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二是完成转型升级的大集团,依靠强大的规模优势立足市场。例如,新疆钵施然公司多年来专心研发自走式采棉机,不断提高采棉头质量和整机稳定性,打破了新疆采棉机市场被外资企业垄断的局面。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