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扶智”并举 浙商银行构建金融扶贫长效机制
“截至2018年末,浙商银行开展的慈善助学行动已累计募集社会各界捐款2000多万元,与15所贫困小学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资助学生超过2万名;截至今年6月末,浙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76.18亿元,较年初增长12.12%,累计服务小微企业超22万户,带动就业超300万人。”在9月19日举行的第232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张鲁芸以一串数字介绍了该行的金融精准扶贫情况。
数字是冰冷的,但在四川德昌县唯益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宗德的记忆中,浙商银行却充满温情。胡宗德在发布会上说,凭借当地丰沛的阳光生态,公司建立起了草莓、桑葚、芒果等水果农产品种植、保鲜、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经营模式。2017年6月,公司计划扩建600亩草莓基地,但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浙商银行凉山分行了解情况后,按照“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迅速为企业投放1400万元小微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也带动了上游专业合作社发展,为更多的贫困乡亲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安如友就是受益其中的一位种植户。去年加入当地合作社后,他获得了浙商银行凉山分行的18万元贷款,种植规模从原来的6亩扩种到20亩。他的贷款就是浙商银行通过“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 由核心企业推荐农户名单并提供担保,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线上批量发放的。
据悉,截至2018年末,唯益农业实现年销售收入约3000万元,实现净利润560万元。产业带动贫困户约900户,公司吸纳的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有10户实现脱贫,187户农户进入企业下属专业合作社进行工作,他们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也得以改善。
张鲁芸介绍,浙商银行正在构筑一个线上平台,通过引入海量银行优质客户以及浙商银行员工,用来采购分销贫困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该平台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果说产业扶贫是面对当下,那么浙商银行十数年如一日持续实施的“教育扶贫”,则更着眼未来,希望能给贫困地区带来本质改变。
据悉,2004年浙商银行成立时,即以“雏鹰起飞——浙江千名贫困学子助学计划”替代开业仪式,捐赠金额达528万元。并由此形成了“勤俭办行,公益扶贫”的优良传统,鼓励分支机构节省开业庆典费用用于捐资助学助困。每年秋天,该行还会举行大型公益助学行动“浙商银行彩虹计划”,如今已坚持了13个年头。不仅员工积极参与,还发动了大量社会爱心人士加入这项活动。截至目前,“浙商银行彩虹计划”已累计募集社会各界捐款约2251万元,结对资助了2万多名贫困学生。
近日,浙商银行更是印发《关于建立结对帮扶贫困小学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境内分行依据当地实际和政策,选定1所贫困小学作为长期、定点帮扶对象,在基础设施、学业、生活和素质教育上全方位支援,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教育扶贫”模式。
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浙商银行非常注重金融消费者教育。张鲁芸介绍说,每年,浙商银行都会组织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防范非法集资”“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金融知识万里行”等多项大型金融宣教活动,每年开展活动300多场次,受众客户达40多万人次,深受消费者喜爱。
正是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视,浙商银行的消保工作成效也稳步提升。在央行对各金融机构2017年、2018年年度消保考核结果中,浙商银行连续两年位列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第一名。“与标杆性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我们的消保工作还存在差距,未来将持续在各方面持续努力,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张鲁芸说。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