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商用车行业重大事件
写在前面: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7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70年间,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由弱到强﹍﹍
过去70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伴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成长、强大,商用车领域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领军人物、重要历史事件、经典汽车产品。为此,经济日报-汽车频道和中国商用汽车网共同推出大型专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商用车行业7位杰出人物、7件重大事件、7种经典车型。
今天,经济日报-汽车频道和中国商用汽车网推出的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商用车行业重大事件。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商用车行业重大事件
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之日起,从党和国家发展汽车工业的宏观决策,到一汽、东风等大大小小汽车项目的具体实施;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确立,到引进先进技术、对外合资合作;从两部汽车产业政策的先后发布、实施,到进一步扩大开放﹍﹍70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和商用车领域发生了数不清的大事。经过专家推荐、评议,经济日报-汽车频道和中国商用汽车网共同推选出中国商用车产业最具代表性的7件重大事件。
解放CA10——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
2019年7月15日,第一百万辆解放J6卡车在一汽解放总装车间下线。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在63年前的1956年7月13日,解放CA10载货车同样在这里下线,结束了旧中国不能自主制造汽车的历史。
这台采用直列水冷6缸四冲程汽油机的解放CA10载货车,最大输出功率仅90马力,最大行驶速度为每小时65公里,搭载5速手动变速器。以现在人的眼光,从多个技术指标看并不出众,然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解放CA10载货车的下线成为新中国汽车从无到有的里程碑事件。
建国初期,CA10载货车以及一汽解放在其基础上生产的油罐车、消防车、随车吊等各类改装产品,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工地、抢险现场等,成为当时的“建设主力”。
落子十堰——东风商用车发展起步
近日,一部名为《军工记忆》的纪录片,让位于重庆大山里的“三线工程”成为网红,而中国汽车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同样与三线建设密不可分。
1969年,在“建设三线”的背景下,第二汽车制造厂创立于湖北省十堰市。建厂初期,在一汽的援建下,二汽生产出基于苏联嘎斯53研发的EQ140卡车。此后,东风140中型卡车几乎成为人们随时可见的“街车”。
东风140中型卡车不但填补了当时卡车市场的空白,而且还在此基础上,由东风(二汽)推出了一系列产品,涵盖重、中、轻、特全系列商用车。时至今日,东风汽车依旧占据着专用车、中型卡车市场的头把交椅。
引进斯太尔——重卡行业意义深远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解决了我国商用车行业“缺重少轻”的状况。
1983年,中国重汽集团从奥地利斯太尔全套引进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整车制造技术,总投资11.58亿元。斯太尔项目不仅引进整车技术,还包括关键总成技术,由此掀开中国重卡行业历史崭新的篇章。
两年后,第一辆国产斯太尔重卡下线。从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斯太尔技术成为我国重卡行业的主流技术。时至今日,在中国重汽、陕汽重卡、潍柴发动机、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的部分产品上,还依稀可见“斯太尔技术”的痕迹。业界也曾有一种说法,在中国生产的载重15吨以上的卡车,每10辆中就有8辆采用了斯太尔卡车技术。
现在,约有20万辆斯太尔卡车在国内的物流系统和重点工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引进五十铃——轻卡行业进步提速
改革开放让国内轻型卡车行业加速发展,一度出现“多点齐发”的局面。
1984年,当时的国家物资局和成立不久的中国汽车工业进出口公司,以技贸结合的方式购进3万辆五十铃N系列轻型卡车,每台车含技术费用100美元,相当于以300万美元的价格将五十铃N系列整套图纸引进国内。
1985年,江西汽车制造厂、庆铃汽车有限公司、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始生产五十铃N系列卡车的厂家。从此,中国轻型卡车产品及企业均或多或少地与“铃”字结下不解之缘。
2018年,我国轻型卡车全年累计销量达189.5万辆,同比增长17.6%,在整体下降的市场上格外耀眼。各企业的产品在满足排放升级的基础上,赋予用户年轻化的特点,在智能网联化、乘用车化的驾控体验方面有所提升。至此,我国轻型卡车市场现已从量的积累迈入质的提升阶段。
商用车屡创新高——从量变到质变
2018年,我国商用车销量达到437.1万辆,同比增长5.1%,作为行业主要指标市场,重型卡车销量再次突破百万辆。
自2008年开始,我国重型卡车的年销量一直处在百万辆的高位区间运行。这其中虽然经历了2010年至2014年的一段下行,随后再次崛起并积极向上,2017年和2018年连续保持在百万辆规模。在巨大的销量和保有量背后,是整体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7年,全新国标1589实施,从车辆的外廓限制、载重量等各方面提出了要求,进而影响了车辆的生产、销售,以及交通管理、道路收费等,在极大程度上加速了商用车行业提质增效、技术进步的步伐。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多地开始实施第六阶段排放标准,倒逼整车生产企业在发动机能耗、功效、排放以及可靠性方面持续攻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起到了优胜劣汰的作用。
零部件自主发展——两种路径分明
2018年底,随着山东重工集团和中国重型汽车集团的重要人事调整,商用车界对于该企业及其旗下潍柴动力、陕汽重卡、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等一系列相关产业链更加关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工业水平,商用车零部件生产一直作为整车企业的配属分厂或辅助车间存在。改革开放之后,部分“零部件分厂”与整车厂实现拆分,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在商用车零部件自主发展过程中,主要分为两条发展路线,第一种是一汽采用的自主研发形式。今年6月,一汽解放发布“解放动力”品牌,实现了商用车核心技术上的引领。“解放动力”是在融合和升级一汽解放锡柴、一汽解放大柴两大企业品牌的基础上,以深度整合的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为实体支撑,包含奥威、铂威、劲威三大产品品牌。
第二种是以潍柴动力为代表的发展方式,在吸收了斯太尔重卡整套技术后,发展出了潍柴动力+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的动力链总成。陕汽重卡、大运汽车及徐工重卡部分车型上采用的就是这种动力链,上述企业的整车产品每年销量均突破40万辆,产业规模显著。
走出去——商用车出口增速提升
数据显示,2018年商用车出口28.32万辆,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年提升3.61%。在不断增长的数据背后,见证了我国商用车企业不断走出去的成长。
以江淮轻卡为例,2018年,江淮轻卡实现海外出口近2万辆,连续17年保持出口销量领先,已累计出口量21万辆,稳居中国轻卡出口第一品牌。在江淮出口产品中,高端轻卡占比超过90%,连续多年保持中国中高端轻卡出口第一。通过科技创新、制造升级,强化产品竞争力,江淮轻卡不断开拓全球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树立起全球知名的中国轻卡品牌形象。
截至目前,江淮轻卡先后通过澳大利亚ADR认证、俄罗斯GOST认证、欧盟ECE.R29驾驶室强度认证、欧盟WVTA整车认证等高标准法规,取得全球技术门槛最高市场准入资格,销往超过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通过不断了解海外市场特点,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多家企业总结出不同的海外销售策略,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推出了相应的金融、服务政策,稳固了中国品牌在海外用户心中的形象。(经济日报-汽车频道、中国商用汽车网)
相关阅读: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汽车行业杰出人物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汽车行业重大事件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汽车行业经典车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汽车行业出色品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商用车行业杰出人物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