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还没长大就售卖?17亿债务压顶 獐子岛急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0-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獐子岛(002069.SZ)再一次走到了风口浪尖。

  近日,獐子岛涉嫌在禁渔期采捕海参一事引发关注。獐子岛10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的确于8月海参夏眠期采捕,但采捕的海参是公司海洋牧场增养殖模式下的主要品种之一,即投入苗种,人工增殖生产,因此符合《大连市特种海产品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规定。

  不过,这也引起了媒体的质疑。据媒体报道,有居民及消费者表示,獐子岛原产地海参一向以纯天然、纯野生为卖点。如今又说采补海参为人工底播海参,岂非自相矛盾,误导消费者。

  野生海参之谜

  据报道,一名獐子岛本地居民提出质疑:“广告不是打得挺响的吗,什么北纬39度原产地纯野生海参,现在又说是养的了?”一名曾购买獐子岛海参的消费者也表示,经常看到“原产地、纯天然”之类的表述,原来那么高的价格,买的是养殖产品吗?

  针对獐子岛是否对外宣称原产地海参均为野生海参,獐子岛集团一直营店工作人员表示,“獐子岛”牌海参分为自产海参和外购海参两种。原产地海参都是纯野生的,在山东海域等其他产地,可能会有一些人工底播的海参,但价格会比原产地便宜很多,也会在包装上标注。

  獐子岛曾在公告中表示,獐子岛原产地海参采用资源养护,不底播海参苗种,年产6个头/公斤的野生海参约300吨,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生态野生海参区。此外,每年12月,獐子岛都会以“獐子岛原产地野生海参大雪采捕”为题,在官方微博直播采捕。

  

  业绩亏损,17亿债务压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獐子岛表示8月进行的海参采捕作业并不违规,其合理性却备受质疑。

  据央视财经,弘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少波表示,海参个头在比较小的时候,去捕捞它,你卖的产量肯定就低。斤数不够,整体价格卖不上去,这就是一个不合理性。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一位海参养殖行业人士认为,“伏天捞海参,那是很亏的,要不是家里没米下锅了,有谁会这么做?”

  如果说伏天捞参是一桩费力不讨好的买卖,獐子岛为何还要这么做?

  根据獐子岛的半年报数据,2019年上半年,獐子岛营收为12.88亿元,同比下降8.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59万元,同比下降261.06%。

  同时,公司短期借款余额已达17.41亿元,期末长期借款余额为9.35亿元,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仅为3.65亿元。从现金流量表来看,公司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仅为4691.45万元,而且公司经营性亏损在前三个季度一直持续,根据公司预计,前三季度亏损额为3100万元-3600万元。仅在2019年第三季度,公司就预计亏损800万元~1300万元。

  獐子岛再度陷入业绩亏损,原因也依旧是熟悉的内容——“扇贝跑路”的影响依旧在持续。

  10月18日晚,在回复深交所的关注函时,獐子岛表示,公司海洋牧场遭受自然灾害后,公司对107.16万亩亩产较低、已没有采捕价值的海域放弃采捕,对24.3万亩亩产较低海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因此2018及以后年度可收获面积及资源量较受灾前大幅减少,且短期内难以恢复,造成海洋牧场相应资产折旧摊销、海域使用金等固定成本无法摊薄,产品单位成本上升,公司整体净利润水平同比下降较大。

  獐子岛称,公司獐子岛区域海洋牧场2019年度可收获的底播虾夷扇贝来源于2016年及2017年投苗养殖的底播虾夷扇贝。獐子岛贴出的数据显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底播虾夷扇贝收获面积15.5万亩,较受灾前(2017年同期)减少70%、较2018年同期减少17%,2019年前三季度产量3869.20吨,较受灾前减少73%,较2018年同期减少15%。

  

  值得注意的是,因在2018年初发生扇贝大规模死亡事件,獐子岛公司对其进行存货计提跌价准备以及核销处理,最终导致其在2017年巨亏逾7亿元。

  弘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少波表示:

  獐子岛这几年,要么亏损,要么微利,到第三季度还是亏损的状态,还没到期去采捕海参,甚至顶着压力,毕竟是在休渔期中间去的话,那么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个人认为还是缺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