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品质战略,光明闯关世界级制造
“奢侈品”“凭票订购”“液体黄金”——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这些都是牛奶曾经的代名词。《中国统计年鉴(1980)》显示,1949年,中国年产奶量仅有20万吨。但到2018年,全国奶类产量已高达3176.8万吨,是1949年的近160倍。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的70年,也是一部民族奶业的发展史和奋斗史。
作为中国乳制品领域的代表,光明乳业的发展也折射出中国乳制品行业提振经营效率及产品品质的历程。
据悉,为保障乳制品的质量,2010年,光明乳业成为国内首家导入WCM世界级制造改善系统的乳品企业。而目前,多家乳制品巨头均在推行WCM项目。
在此背景下,光明乳业旗下乳品四厂厂长谢朋军日前接受了《国际金融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当前,整个乳制品行业的质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未来,企业可以考虑在消费体验上提振“质量”,这将是未来其继续推进WCM(世界级制造持续改善的生产管理系统)项目的一个研究方向。
对标国际,推行WCM
上海市奉贤区海湾镇海兴路1750号,是光明乳业旗下乳品四厂所在地。事实上,早在光明乳业正式成立前的1980年,作为金山石化的配套项目,占地面积约4.67万平方米的乳品四厂就已“拔地而起”。毗邻四厂,是光明乳业旗下的永安工厂。作为这两大工厂的负责人,谢朋军几乎每天都会驱车近两个小时,从市区赶到这里上班。
在光明乳业体系中,乳品四厂主要是为随心订专业生产瓶袋奶产品的加工工厂,于1982年正式投产,彼时主要生产瓶装鲜奶、冷饮和果汁饮料,1999年主要产品转为酸奶、鲜奶。2000年,公司改制,正式成立上海乳品四厂有限公司。此后,一路快速发展。
谢朋军告诉记者,当前,乳品四厂生产的瓶装奶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达95%,保鲜奶在华东市场的占有率也达30%以上。
在整个光明乳业的体系中,乳品四厂格外特别。这要从2010年前说起。
“我2002年进入光明乳业,2006年到乳品八厂。虽然当时企业对于产品质量也有严格把控,但并不像现在这么系统。”谢朋军坦言,初来光明乳业时,在日常工作中,大家更多是各司其职,不同部门做好自己的规划和事情,尽管生产的品质有所保障,但精细化程度并不高。
彼时,整个光明乳业开始推行品质战略,为了提高经营质量进而提振产品品质,在自我创新的同时,他们把目光看向了国际,其中“一把火”就是导入WCM项目。
WCM起源于日本,以“降低成本,提高品质”为核心,目的就是帮助企业完成管理系统的改革升级,打造“世界级制造商”。
据谢朋军介绍,在光明乳业之前,还未曾有本土乳企进行过这一尝试。“因为想对标国际标准,所以引进了WCM项目,最开始是在乳品八厂,我是以项目协调员身份,具体负责这个项目在整个工厂的实施。怎么实施、包括实施过程中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我是很清楚的”。
2012年,谢朋军调任乳品四厂任职厂长。2013年5月,乳品四厂正式导入WCM项目,并通过成立五个支柱开展制造各项活动。光明乳业当时还定了一个方向:工厂整合各大管理体系,以WCM世界级制造项目为抓手推进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管理,把牧场管理、乳品加工、物流冷链、品牌营销连结到一起。
谢朋军坦言,最初推行WCM项目时也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员工们在情绪上较为抵触。“做这件事其实是在增加工作量,尤其在没有熟练的时候。但这一项目的实施可以带来工厂设备效率提升,人员技能的提升,从而到整个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WCM的推行,员工的工作变得更轻松了,现在的他们对工作是干劲儿十足”。
谢朋军表示,世界级制造体系的分级有五个,目前,乳品四厂已经通过TPM优秀继续奖审核,即达到了第二个等级。这也是国内乳品行业里首个获此国际大奖的工厂。今年7月份,工厂已经召开特别奖启动大会,向第三个等级TPM特别奖进军。
据介绍,光明乳业推行WCM项目以来,已经覆盖全国14家工厂,共计开展质量改善小组558个,员工组织研究改善方案8000余件。
降低10℃的跨越式进步
本土的乳制品行业曾经历过冰封时期,但2008年后,随着本土乳制品企业纷纷对标国际乃至超越,中国乳制品的品质得到了迅速提升。
不少企业人士直言,最近十年是中国乳制品行业质量飞升的十年。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低温鲜奶业务的迅速崛起。
本土乳制品领域“三剑客”中,光明乳业和伊利、蒙牛的战略方向并不相同。与后两者在常温领域大展拳脚相比,光明过去更青睐于布局低温领域。
今年年初,2018年9月正式上任的光明乳业董事长濮韶华曾表示,“新鲜”对每一家乳品企业来说都是一座需要不断攀登的高峰,放眼乳品行业,一场围绕“新鲜”的竞赛正在不断加剧。
早在2006年8月,光明乳业就推出了新鲜牛奶品类的中高端品牌——光明优倍。2017年年初,优倍实现了在全国生产、全国销售。
也是这一年,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启动全产业链升级,建立了大质量系统,核心是光明PAI(预防Prevention/评估Assessment/改善Improvement)体系,覆盖从奶源、生产、物流到分销全产业链。在此过程中,其将巴氏杀菌温度从85摄氏度降低到75摄氏度。
巴氏灭菌法亦称低温消毒法,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那时,我们可以说是实现了一个跨越式的进步,从85摄氏度下降到75摄氏度,这对我们整个产业链都提出了很多要求。”谢朋军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乳品四厂是整个光明乳业这一项目的试点工厂之一,为此,工厂作为整个产业链的一环也经历了很多挑战,包括牛奶的安全储存、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杀菌管道的实时监测等。
“最初,基层的员工并不理解,优质乳项目推行中增加了大量的统计、验证的工作;但从产品品质角度考量,我们还是去推进了这样一个事情。” 谢朋军说,75℃杀菌技术,是对工艺技术的革新升级,也是对行业更高标准和更高难度的挑战。
据悉,2018年6月,光明乳业旗下所有工厂都已进行这一工艺改造。“时至今日,我们也一直在开展持续改善的工作,把公司的战略转化为工厂的战略,让公司战略在工厂落地生根。”谢朋军说。
谢朋军最后表示,当前,中国乳制品品质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未来,企业需要做的事情是多和消费者沟通,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了解其对质量的要求,进而推出一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