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供暖安全面临三大隐忧
寒冬已至,东北各地全面开始供暖。记者深入一些城市,走街串户摸暖气、测室温,到供暖、供煤企业和相关部门实地走访,了解到由于各级政府部门多方采取措施,供暖运行态势总体平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保障供暖安全,仍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个别供暖管线突发爆裂、部分居民室温不达标、个别供暖企业运营困难面临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仍然存在。业界人士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对供暖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供暖行业的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牢牢守住温度达标和环保合格两大安全底线,确保居民温暖过冬。
“天气冷了,期待温暖过冬”
随着气温的下降,沈阳从10月25日起提前供暖,今冬供暖总面积约3.49亿平方米,涉及居民359万户。
“为保障供暖质量,今年我们企业做了充分准备,累计投资7000多万元,加大设备维修和改造力度,储煤率超过70%,开栓以来供暖质量明显好于往年,服务附近8万多户居民。”沈阳东泰新热源公司负责人纪德顺告诉记者。在锅炉车间,记者看到,几台约3层楼高的巨大锅炉,正在轰鸣运转,透过一个直径一尺多的观火口看进去,炉内火势正旺。几名工人围坐在中央控制室电脑前,对63个换热站的进出水温度进行实时监控。
记者又北上吉林、黑龙江采访。在吉林省白城市杏花园小区,记者推开居民李凤霞家的房门,一股暖流扑面而来,窗台上几盆君子兰翠绿可人。李凤霞说:“屋里比往年暖和多了,开栓以来室温每天都能达标。”
近期黑龙江省多地降温较快,大兴安岭林区一些地方连下了几场大雪,最低气温跌破冰点。记者深入这里的供暖企业看到,供热设备已全面运转,让居民家里暖意浓浓。
记者采访了解到,东北各地为保障今冬供暖安全,都做了一系列相关准备。
“冬病夏治”,加强供暖设施维修。辽宁各地提前部署,加强夏季“三修”,加快供暖购煤储煤进度。辽宁省住建部门提出确保居民室温达到18℃以上、确保投诉下降不让一户群众挨冻等“七个确保”。沈阳房产局副巡视员王晓东告诉记者,今年全市供暖维修投入已达6.4亿元,重点整改去年出现的隐患区域,大修锅炉356台,维修老旧小区居民楼1657栋,完成管网改造110公里。
强化寒潮应急机制。记者在黑龙江北部的漠河县图强林业局了解到,当地对供暖安全进行了全面排查,对供暖保障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完善相关抢修预案。各地落实值班制度,遇有大范围寒潮、极端低温天气等突发情况,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交通部门也在全力保煤运输,10月以来的一段时期,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调集运力支持煤炭运输,日均运送电煤3000余车、20多万吨。
推进绿色供暖,加大环保监督。今年以来,辽宁已淘汰2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小锅炉105台,加力补齐供暖基础设施短板,新建和改造供暖老旧管网890.8公里。沈阳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确定淘汰的19台20吨以下供热锅炉全部关停。
“烟囱里装上了监测器,一旦超标排放就要被处罚,今年我们投资1000多万元新购了一台130蒸吨/小时的大型环保燃煤锅炉,确保排放达标。”沈阳东泰新热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吉林对清洁供暖予以补助,每平方米奖补20-30元。长春市天然气、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已达到1258.88万平方米。
对困难群体加强供暖保障。东北普遍建立对困难群体的供暖保障机制,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可以享受到供暖费的减免政策。辽宁规定,低保户免费供暖面积上限是60平方米,供暖资金由政府足额补贴。
供暖安全仍面临三大隐忧
记者调查发现,东北冬季寒冷,供暖期较长,保供暖仍面临一些隐忧。
首先是供暖管网设施老化问题。长春一家大型供暖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供暖服务区域内,20年以上的老旧主管网,超过140公里,占管网总长度比例高达27%左右。还有企业反映,老旧管网占比高达一半左右,而且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因缺乏维修资金投入,改造进度跟不上老化速度。
每年冬季供暖期,东北有的城市供暖管线突发爆裂事件不时发生。一些受访供暖企业表示,多数爆裂事故与供暖设施老化直接相关。供暖设施的维护需要持续投入,但在目前制度下,供暖企业只是向开发商一次性收取供暖挂网费,如果后期经营不好,就缺乏持续的维修资金保障。
二是随着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一些供暖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有些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记者查阅上市公司沈阳惠天热电公司的公告数据发现,这家承担沈阳近四分之一供暖面积的大型供暖企业,经营状况并不景气,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7.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超过1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程度有所增加。
“一些同行已感到运营艰难,准备出售供暖企业了。”采访中,一家供暖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也在准备将自己投资的供暖企业卖出去。据了解,辽宁某市一家供暖面积200多万平方米的民营供暖企业,近年来因资金链断裂,负债数亿元,锅炉等设备都抵押出去了,供暖安全形势严峻,当地政府部门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其维持运营。
随着环保监管力度加大,供暖企业在脱硫脱硝等设备方面的投资增加,每平方米供暖运行成本,大约要提高2元以上。“供暖属微利行业,环保成本不断提升,经营压力确实在加大。”长春一家民营供暖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他们企业环保投入4000多万元,但由于贷款遇到困难,资金链非常紧张。据了解,有的供暖企业因购煤和运营资金困难,已由政府和国有企业托管了。
华电集团哈尔滨发电公司是哈尔滨的一家大型供暖企业,近年来已投入2.5亿元升级除尘、脱硫、脱硝等设备。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环保投入是持续性的,今年又投入300多万元改造,而且脱硫脱硝所需的尿素、石灰石等,都要提前储备,资金实力不强的中小供暖企业,要比大企业更困难。
三是规范供暖市场秩序,提升行业管理调控能力,是各地政府面临的新挑战。一些地区对区域热源的配置规划不细,对供暖需求缺乏前瞻性准备。采访中,一家供暖企业负责人焦虑地告诉记者,他们企业的供暖设施一半被闲置,属于“大马拉小车”状态,原因是以前获得政府批准的规划供暖面积不断被吞食,离企业一路之隔,近年又新建了一处供暖锅炉房。“政府不严格执行规划,既重复建设,又增加了环保压力。”这位负责人表示。
守住两大安全底线
接受采访的各界人士一致认为,确保居民室温达标、企业环保排放达标,是保供暖必须守住的两条安全底线。
“要科学布局和配置供暖设施,防止重复建设。”一些供暖企业呼吁,必须加强行业精细化治理水平,进一步规范供暖市场秩序。一些受访专家还建议,应加强供暖的公共管网体系建设,可由专业公司运营维护,减轻供暖企业负担。
为破解热电厂调峰对供暖的影响,吉林一些企业探索热电“解绑”改造措施。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长春热电厂建设固体电蓄热调峰项目,利用清洁能源为热网提供热源,降低火电机组出力,实现对电网可靠稳定的调峰,有效解决调峰与供热之间的矛盾。
长春长热集团生产部部长刘亚男建议,电网公司应通盘考虑系统调峰,保障冬季居民的供暖需求。在天气寒冷、供热需求较大的时候,应给予热电厂更多发电额度。国家给予热电厂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其进行机组改造,加大供热机组建设。
继续加大老旧小区、老旧管网改造力度,加大民生保障资金投入。
一些供暖企业建议,继续加大对非节能建筑的改造力度,通过维修改造,提高老旧管网的保温效能。沈阳近年来对全市796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质,重点实施暖房子工程,提升功能设施配套水平,改造后室温普遍可以提高5℃左右。
加大新型供暖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促进保供暖与防污染联动双赢。东北一些城市近年来探索采用地源热泵等新型供暖方式。“学校取消了燃煤锅炉,改用地源热泵供热,效果较好,每年可节省燃煤费用5万元左右。”吉林白城市青山镇学校校长蒋文龙告诉记者。
在供暖季还要继续加大环保监督。最近,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对污染指数略高于全市平均值的香坊和道外区两家燃煤供热单位进行了突击检查,开启大气污染防治夜间执法模式,重点检查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煤场渣场等物料堆场防尘措施落实等。
东北一些供暖企业认为,建议进一步推广清洁煤技术,科学适度提高供暖集中度,既能方便监管,又可减少排放源。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