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京郊村庄为何能坚持垃圾分类12年?
垃圾分类的倡导,在我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如今,北京垃圾分类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社区已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参与进来。
然而,当城里人为垃圾分类难以持之以恒、难以落实,面对垃圾围城而无计可施时,有些村庄的垃圾分类早已“领先一步”,探索出了独具特点的分类模式,实现“垃圾不落地”。
东马各庄村,北京西郊门头沟一个普通的村庄。干净,是大家对这个村子的第一印象。在村里走走,却看不到垃圾桶。
那么,东马各庄村如何实行垃圾分类,让村庄保持洁净?记者来到实地,一探究竟。
村民自觉分类,指导员上门收集
早晨7点刚过,东马各庄村的垃圾分类指导员白建筑,已经蹬着三轮车,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垃圾了。
每家的垃圾,老白都要仔细查看。投放正确的村民能得到一张小票,只要一个月攒够10张小票,就能到村委会以每张0.5元的价格换成奖励金。这钱,由镇里出。
摆在村民家门口的垃圾桶,大小、样式基本统一。虽然旧了点儿,但桶身颜色和上面文字,却清晰可辨。
2007年,东马各庄村所在的门头沟区王平镇,开始全面试点垃圾分类。从那时起,这些分类垃圾桶走进每家每户。
现在,东马各庄村的村民已经习惯把自家生活垃圾分为厨余、灰土和其他3类。
“银色垃圾桶放灰土,打扫院子扫出来的土就往这里放;剩菜剩饭、果皮菜叶放绿桶里;剩下的放其他桶里,比如包装纸盒、瓶子一类的……”村民王大爷说道。
他指着自家厨房窗户下摆放着的3个垃圾桶说:“如果装错了,指导员就不收,并且3天不管运。那样的话,咱这院儿里可就有臭味喽。”
经过这样的分类后,很多村民说,家里就没有什么垃圾了。
王平镇副镇长刘帅介绍说,在村里,分类指导员每天在指定时间上门回收村民产生的垃圾,并且对分类的垃圾进行检查和指导。在社区,则采取定点集中投放的方式,居民将垃圾分类后自觉投放至垃圾桶站。
镇运输、区转运、区域集中处理
村里没有垃圾池、垃圾箱,从各户收来的垃圾去哪儿了?
“出村两公里,有个垃圾收集点。”白建筑指了指山下,东马各庄和邻近的西马各庄每天把收集的垃圾运到收集点。镇里的大货车再接力,把各村收集上来的垃圾分类运送至镇环保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镇里的垃圾分类运输和处理,按照“镇运输、区转运、区域集中处理”的模式,实现了厨余垃圾不出镇,各类垃圾分别规范处理。
在王平镇的环保中心,配备有密闭式清洁站、再生资源处理中心和3吨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
刘帅说:“在镇环保中心,其他垃圾达到一定量后,由区级环卫部门派专车运至门头沟鲁家山垃圾处理厂。厨余垃圾经过搅拌发酵,短则1天多则半个月,就可以转化为肥料,供村民免费取用。”
此外,王平镇在公共区域设置了垃圾集中暂存区和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对收集的垃圾进行集中转运和回收利用。
在定时定点分类收集后,可回收物由区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根据需要上门收运,运送至再生资源处理中心进行综合利用。
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由镇里聘请的专业保洁队伍定时收运,厨余垃圾就地进行堆肥处理,其他垃圾送至密闭清洁站进行转运,之后送至区转运站集中处理。
有害垃圾则是预约定期收运,然后交由市级处理单位进行统一无害化处理;灰土垃圾由保洁员收集后填埋处理。
据了解,王平镇是北京市率先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镇和门头沟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现已形成“垃圾不落地,定时定点上门收集”的王平模式。
垃圾分类合格家庭有奖励
垃圾分类,为什么能在东马各庄村坚持12年之久?
“咋说呢?”当了10多年村干部的刘路军,似乎被问住了。
他想了想,总结出3点:一是有制度。为让垃圾及时清运,村里自己花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并和各家各户约定好,保洁员每天早晨7点到8点上门收垃圾,过时不候。
二是有奖励。虽然奖励不多,但受访村民表示,甭管奖励多少,是个意思。因此,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三是人心齐。2014年村里进行了旧村改造,村容村貌里里外外大变样,人人都愿意维护改造后的环境。
在王平镇,包括东马各庄在内,已经有16个村、4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参与人数达9000多人。实施方法是“干湿要分开,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
为提高村民的垃圾分类积极性,镇里安排一定奖励资金,按照每人每年10元标准,奖励村(居)民收集白色污染物;每户每年120元标准,对分类垃圾实行“有价回收”,奖励垃圾分类合格家庭;按照年度考核结果,奖励优秀村居1.5万元至两万元,奖励村干部及保洁员5000元。
其实,在村民看来,参与垃圾分类,除了能获得奖励金、随时取用绿色肥料外,更重要的是,这项工作令祖祖辈辈生活的小村庄变得更加美丽了,住得更舒心了。(夏莉)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