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环球度假区站月底启用 或成北京最大客流地铁站
地铁环球度假区站月底启用
车站采用艺术照明 伞状柱可以播放电影 或成最大客流地铁站
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及度假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是全球第六个也是亚洲第三个环球主题公园,预计2021年上半年开园。作为环球影城重要的交通配套工程,地铁环球度假区站是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的主要入口,也是地铁7号线东延和八通线南延的共同终点车站。
据北京市重大办和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7号线东延和八通线南延这两条直接服务于城市副中心的线路已于近期完工验收,将按计划于本月底前开通试运营,届时环球度假区站也将正式启用。昨日,环球度假区站首次对媒体公开亮相。
被称为“梦开始的地方”的环球度假区站到底长什么样子?为什么要把它设计成这样的风格?带着这些问题,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市政总院)环球度假区站设计团队。
中国写意融合西方科技
抬头可见“山峦水波”
与笔直正统的地铁老线不同,地铁环球度假区站入眼就是灵动的曲线和通体的亮白色。
环球度假区站项目负责人、北京市政总院第五设计所副总工程师崇志国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对于“梦开始的地方”,设计团队的设计理念是将中国的写意山水与西方的科幻未来融入建筑形体空间中。从实际的呈现效果来看,写意山水画对应的是钢结构屋顶两大起伏的山峦,而山峦周围对应的“溪水流石”则是屋顶的照明灯带。随着屋顶“地势”的起伏,灯带呈现出灵动的效果。
崇志国介绍,相对于环球影城,地铁环球度假区站是配套建筑,不能喧宾夺主。为避免5万平方米的车站建筑给主题公园带来景观上的消极影响,建筑形式采用了地景式建筑,这也是国内首座钢结构种植屋面的交通建筑。
同时,乘客上到站厅后,通过北侧整面通透的玻璃幕墙,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的景色瞬间映入眼帘,随着空间逐渐高大,阳光洒下,乘客非常自然地进入到公园之中,开启愉快的体验旅程。
通过光线“迎来送往”
伞状柱可放映电影
“建筑空间的灵魂是光线”,除了建筑空间的打造,车站站厅层和站台层均充分考虑了光的使用。“地下车站往往给人压抑的感觉,我特别希望环球度假区站可以有更多的光线进来,让乘客在到达时眼前一亮。”崇志国介绍,设计团队将去往园区的北侧客流方向设置为进出站立面,所有人都是平层进出车站,从站台一上来整个车站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地面建筑。由于北侧一整面全是超通透的玻璃幕墙,北侧的屋顶也是玻璃采光顶,非常通透,白天依靠自然采光,基本不用灯光照明。
上面提到的“溪水流石”除了给乘客带来“水波涟漪”的视觉效果,还能通过光线实现“迎来送往”的视觉效果。夜幕降临后,弧形灯带与伞状柱上的曲面像素屏可以根据主题变换不同的色彩,营造一个美轮美奂的梦幻场景。当游客离开时,站内的艺术照明和伞状柱上的双曲面像素屏会根据天气及节假日,营造出不同主题的场景氛围,欢送游客离开。“早晨是阳光迎接,晚上是艺术灯光欢送,空间是建筑的实质,而光是空间的灵魂。”崇志国说。
环球度假区站是地铁7号线东延和八通线南延的双线平行换乘站,为双岛型站台车站,总长347.8米,宽61.7米。乘客进出站大厅200米长,60-75米宽,仅设置8根柱子,柱距40米,1.3万平方米的钢屋顶就像是从站台层由8根伞状柱自然生长出来一样。崇志国告诉北青报记者,这8个伞状柱除了起到承重的作用外,其中4个伞状柱还可以放映电影。针对环球影城的主题,未来可以放映相关的一些电影,给游客更多的带入感。
高峰客流预计达4万人次
多项设计提高通行能力
根据客流预测,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建成年(2030年),晚高峰瞬时客流能达到每小时4万人次。这是什么概念?2018年6月发布的北京地铁早高峰大数据显示,当时进站量最大的霍营站也仅有1.6万人,本站相当于它的2.5倍,有望成为全北京客流最大的地铁站。
“4万人,会限流吗?车站是否承受得了?”对于记者这样的提问,崇志国显得很有信心。崇志国介绍,从设计上看,环球度假区站站台明显比其他车站的站台宽,而且通向站厅的楼梯也不是居中的,而是明显偏向一边。这里的站台特意设计成16米宽,楼梯偏向到达地铁列车一侧。“以楼梯为界,到达方向宽3.5米,进京方向宽5米,考虑到瞬时客流量高峰主要集中出现在返京时段,所以特意加宽了进京方向的候车空间,而到达的乘客会直接出站而不在站台停留,可以直接到达出站口。”
同时,为了最大限度提高通行能力,开放后的环球度假区站光安检口就将设置30处,进出站大厅拉长到200米,进出站流线完全分离,同时还预留了更大的蓄客空间。从乘客角度看,地铁站大多通过一个入口进站,而环球度假区站则在北侧同一空间设置了三处进站口,缓解瞬间客流聚集带来的压力。
由于环球影城站的主题特色,未来或将吸引不少亲子家庭前往,为方便推婴儿车和部分残障人士的出行,车站在无障碍设施方面也做了充分的考虑。北青报记者走出地铁站发现,与其他地铁站不同,车站从站厅到地面出口的高差,被下沉广场“消化”掉了,下沉广场使本来位于地下的站厅几乎完全地面化。这里的下沉广场也不像传统下沉广场似的有高台、台阶,而是通过3.5%、比无障碍坡道8%更缓和的坡道与环球度假区衔接,形成无感过渡,也消除了大客流疏散过程中的行走安全隐患。
文/本报记者 刘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