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0 环境适老化改造按下“快进键”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燕明)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社区的常奶奶今年已经90岁了,长期患有糖尿病,双脚溃烂无法行走。老人住在老旧楼房6层,没有安装电梯,每天需要到医院换药治疗,只能由三四名亲属用轮椅抬着老人上下楼,给老人及家庭造成了极大不便。常奶奶最大的心愿就是小区居民楼尽早安装电梯。
目前,北京大约有2.3亿平方米的老旧小区,约占北京市住宅面积的46%,绝大多数老旧小区的楼房没有安装电梯。
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养老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常务理事罗椅民表示,从2018年开始,北京市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安装电梯成为必选项,老年人上下楼的困难有望逐步得到解决。适老化环境改造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也必将成为今年健康养老的趋势。
适老化环境改造势在必行
孙燕明 摄
“适老化环境改造是健康养老的必要前提与基础保障。”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养老服务设施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建材市场协会适老产业分会副会长鄂俊宇表示,适老化环境改造是指根据老年人群的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惯,对住宅及周边社区环境进行适当改造,让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全、舒适地度过晚年。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建筑行业就将无障碍理念引入建筑设计之中,但在实践层面积极推进适老化环境改造才刚起步。与普通家装不同,适老化环境改造需要先对老年人原有居住环境和身体状况进行专业评估,制定设计方案,并进行阶段性的干预和改善,保证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健康与宜居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曲嘉瑶介绍,适老化环境改造可分为家庭、既有建筑和公共环境三部分。其目标是,消除全社会各种生存环境中的障碍,防止老年人跌倒等风险,最大限度实现老年人的自理、自立,并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我国超过八成的城市老年人住在楼房里。然而,楼房无障碍设施的普及率却很低。以电梯为例,2015年,我国城市老年人所住楼房中安装电梯的比例仅为8%,覆盖率较低。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依照《物权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这意味着同意加装电梯的户数及其面积超过总体的2/3,就可以加装电梯,即少数服从多数。而在全国各地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全体住户同意才能加装。同时,加装电梯应基本满足建筑规划、消防等要求,在原建筑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对城市规划无重大影响,不影响建筑结构安全。
由于不同楼层的住户对加装电梯的需求不同,全体住户达成共识比较困难,“一票否决制”导致推进这项工作阻力重重。
调查表明,我国有56.5%的城市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的三大问题分别是:没有呼叫和报警设施占37.6%,没有扶手占20.7%,光线昏暗占18%。其他不适老问题按照老年人选择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厕所或浴室不好用占12.5%,有噪音占10.9%,门槛绊脚或者地面高低不平占7.4%,家里的门用起来不合适占3.9%,地面滑占3.3%,此外,4%的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其他不适老问题。
我国城市有13.5%的老年人近一年中发生过跌倒。从跌倒的地点来看,老年人在道路上跌倒的比例占27.5%,楼梯占8%,劳动场所占5%,交通工具占2%,购物场所占1.9%,公园占1.3%。近五成的跌倒发生在公共环境中,其余则发生在社区环境和家中,如院子、卧室、卫生间、客厅等。
曲嘉瑶强调,我国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的过程中,各项养老需求也将迅速扩张。我国城市老年人虽然实现了老有所居,但城市现有的居住环境已经不能适应老龄社会的需要,亟须进行老年宜居环境改造。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适老化环境改造必将驶入快车道。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适老化环境改造
“去年,各级政府积极推进适老化环境改造,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和宝贵经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保健与长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红表示,今年,随着国家敬老、助老政策的助推,适老化环境改造将会被大多数老年人接受,城市适老化环境改造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但农村养老形势不容乐观,如何让农村老年人也像城里老年人一样享受养老的春风,有尊严地老去,则是当务之急。
去年初,成都市政府发布《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要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设施适老化改造,市级财政每户补贴1000元,改造1万户被列入去年十大民生实事工作目标。
去年5月,武汉市慈善总会引入“适老宜居暖巢计划”,为500名低保、残疾、独居等困难老人家庭提供适老化环境改造服务,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
去年8月,无锡市政府发布《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办法(试行)》,从助行、助力、助浴、防滑等方面对困难老年人家庭住宅进行适老化环境改造,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退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已完成改造755户,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从去年10月开始,太原市开展适老化环境改造,对100个单元楼道、3000户老年人家庭先行试点,包括建筑硬件类、家具家装类、辅助器具类、老旧及无物业小区楼道改造,并配备智能化助老服务设施。
鄂俊宇表示,北京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大多数老年人居住在老旧小区,房屋结构设计没有考虑到老年人居住需求,建设标准和配套指标普遍偏低。通过对北京住宅年代和老年人口密度进行分析发现,住宅建成年代越早的地区,老年人口密度越高,适老化环境改造需求越迫切。
去年10月,北京市朝阳区率先发布养老《居家改造适配评估标准》,并同步推出《适老辅具适配从业人员培训教材》。依据该标准已为1000多户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环境改造,并对100多名适老辅具适配从业人员开展了培训。
努力创建无障碍生活环境
孙燕明 摄
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今年,民政部将继续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推动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工作,提升居家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支持各地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节能宜居改造,将各类养老机构和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纳入绿色建筑行动重点扶持范围。支持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引导、支持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继续推进街道、社区“老年人生活圈”配套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
2020年底前,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所有纳入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实施适老化改造。
近年来,有关部门制定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无障碍建设指南》《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配置》《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养老机构基本规范》等标准,将老年人无障碍环境改造建设纳入标准内容。
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推进研究编制《无障碍通用规范》《无障碍及适老建筑产品基本技术要求》等标准,形成较为完善的无障碍建设标准体系。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陶立群指出,适老环境改造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象征,也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设住宅、公共设施时,设计机构应将人的全生命周期都能利用作为设计标准,只有综合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进行设计,才能建造出适合老年人身心健康需要的生活环境,有助于维持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参与更大范围的社交活动。
他进一步分析说,所谓无障碍环境就是指无障碍居住环境和无障碍社会环境。目前,我国大多数老年福利设施、老年公寓、老年住宅没有按照适老需求而设计,很多设施甚至由于设计上的原因给老年人生活带来各种不便。今后,应秉持通用型设计理念,考虑人生的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对老年时期需要的设备进行预留,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
曲嘉瑶建议,有关部门应定期进行走访调查,建立起制度化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倾听老年人的声音,准确把握老年群体对于老年宜居环境的需求特点。同时,老年群体异质性强,由于年龄、健康、经济状况不同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需求。因此,应加强对不同背景老年人实际需求以及满意度评价的调查,以此为依据,积极完善相关政策。
她进一步分析说,我国应逐步完善适老化政策体系。从长期来看,老年宜居环境还需要良好的维护和管理,其中涉及多元利益主体,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对公共设施和老龄服务的诸多主体进行引导和约束,建立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切实保障老年人宜居环境。
曲嘉瑶认为,不能单纯走政府发展老龄事业的一条路,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走产业化道路。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增强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增强企业的活力。
罗椅民强调,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基础上,应充分发挥社区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将加装电梯、养老应急呼叫系统、无障碍坡道设施等列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范畴。在居家老年人中,应安装卫浴扶手、应急呼叫系统、防滑地板、燃气报警器等适老化设施,降低老年人生活风险。同时,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按照每位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进行适老化环境改造。
“每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环境改造的总费用为2万至5万元,应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企业让利一部分、老人自负一部分的分担机制解决资金问题。”周红表示,应鼓励社会资本介入适老化环境改造项目,对企业实施减免税政策,打消社会资本进入的后顾之忧。
鄂俊宇则建议,我国应加大对适老化环境改造的扶持力度,每位老年人应在65岁以前完成家居适老化改造,应允许每位老年人向民政部门申请一笔适老化环境改造经费,用于家居适老化环境改造的部分费用,由民政部门对老年人家庭环境进行评估、审查后支付,确保专款专用。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