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月9日 陈之常)
——2020年1月9日在淮安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淮安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陈之常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六稳”政策措施,围绕市委“6+1”部署,扎实推进“十件要事”,全力办好“十件实事”,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一些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点工程、重大事项取得新突破:徐宿淮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连淮段建成通车,宁淮城际铁路开工建设,圆了淮安人民的高铁梦,全长48公里的市区内环高架一次成环,标志着淮安进入了“双高”时代;淮河生态经济带首次省际联席会议和城市合作市长会商会在淮召开,建立了全面落实战略规划的体制机制;首条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央视中秋晚会成功举办,淮安迎来海内外瞩目的高光时刻,让人充分感受到“缘来淮安,十分精彩”;特别是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极大凝聚和振奋了民心士气。这些大事要事喜事,进一步强化了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基础支撑,淮安正以崭新的姿态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挑战,我们积极应对,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决定性基础。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0亿元,同比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1%、6.5%和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23%,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95%,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1户、创历史新高,首次获批省级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和省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重大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新型城镇化、土地使用制度等九大类51项改革取得新突破,市县镇村一体化行政审批服务完成省级试点,政府采购全流程不见面交易系统列入全国观摩,完成省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中期评估,推进施河智教乐享小镇综合改革集成试点,综合医改得到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肯定,入选全省唯一的全国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城市,圆满完成新一轮市县区机构改革。
——开放合作不断深化。新引进超亿元内资项目210个,其中超10亿元30个。新设外资项目130个,其中超亿美元15个。新增超千万美元台资项目数全省第二,实际到账台资位居全省前列。外贸出口实现正增长,外经营业额增长10%。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文化旅游、卫生健康、青商联盟和水利专业委员会,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正式纳入全省南北共建园区考核,宁淮特别合作区启动建设,淮昆台资合作产业园正式运行,列席昆山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满意率提升2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列,PM2.5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下降10.4个百分点;优良天数265天,占比72.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整治城市黑臭水体29条,打造生态样本河道100条,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国省考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完成全市582户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状况调查信息采集。单位GDP能耗下降完成省定目标。
——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38870元和18500元,增幅均为8.5%。新增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2.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7.8万人、再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各项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区统筹,为12万人提供上门居家养老服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测得分全省第三,教育现代化监测成绩保持苏北领先。构建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房价总体稳定。
——政府作风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锤炼坚强党性,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扎实开展“中梗阻”专项治理,落实“六践行六严禁”举措,创新打造惠企直通车平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集中清理基层创建示范项目,切实为基层减负。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修订政府工作规则,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厉行勤俭节约,压降一般性行政支出10%。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政府投资管理和国有资本运作,加强审计监督,政务环境更加风清气正。
一年来,我们紧盯高质量跨越发展目标,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强化担当作为,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重抓有效投入,扎实推进重特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创新建立项目长制和督查考核推进机制,新开工超亿元项目367个、新竣工243个,同比分别增加116个和42个,其中新开工超10亿元项目39个、新竣工8个,分别增加14个和3个,再创历史新高。时代芯存一期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工业强基存储器一条龙示范企业”称号,天士力帝益药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今世缘酒业等3户企业入选省自主工业品牌五十强,苏盐井神获评全国质量奖。保持外贸稳定,积极应对经贸摩擦,为对美出口重点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展会,协调落实“苏贸贷”优惠贷款超1亿元。稳定发展预期,新增减税降费46.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惠及企业逾千户,开展法润民企行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接入金融机构33家、企业2万多户,制造业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4.2%和36.4%,浙商银行淮安分行开业,江苏银行淮安分行首家正式入驻市金融中心。加强用地保障,供应各类建设用地1.8万亩。提前完成洪泽区建设用地“双减量”试点任务,支持县区参与省域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探索建立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市域流转平台。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832亿元,增长4.5%。
二是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粮食总产、单产双超历史,全年出栏生猪223.8万头,存栏68万头,总量趋于稳定。新增优良食味稻37万亩、高效设施园艺6.5万亩、稻虾综合种养50.4万亩,新培育规模休闲观光农业企业36户,创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积极推进“淮味千年”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目录,与淮安大米一同获批首届江苏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功举办第二届食博会,积极申创“美食之都”,有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台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项目审批和招投标工作指导意见,用好用活省级专项资金、土地政策收益,新实施项目102个,涉及4.4万户,当年改善1.7万户住房条件,完成1410户省定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危房改造任务,金湖塔集等3个项目入选首批省级示范。投入30亿元实施六大类54项水利工程,新增高标准农田26.5万亩,建成农村公路536公里、桥梁100座,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实现全覆盖。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改建农村户厕2.4万座,新增公厕590座,建成污水处理管网170公里,新建和改造规划保留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4个,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处理率100%,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率95.3%。涟水、盱眙创成国家卫生县城,马坝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龟山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蒋坝入选省特色小城镇优秀案例,推进高沟镇扁担村等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正逐步形成。
三是大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基础建设成效显著,建成高铁东站一期工程及综合客运枢纽、淮安运河大桥等交通新地标,加快推进京沪高速扩容和省道348、420等干线公路工程。公共配套不断完善,市金融中心一期交付,民防馆、水利科普馆对外开放,市公共卫生中心一期全面完工,白马湖森林公园、西游记文化体验园和华强方特文化创意基地等重大文旅项目有序推进。优化提升37个体育公园、文化体育广场,贯通108公里健身步道,新建便民公园绿地11个,新增市区停车泊位3万个。市容市貌日益改善,开展高铁、内环高架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美化提升里运河沿线景观,古淮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新建雨污水管网264公里。新开工棚改住房1.5万套,提标改造老旧小区70个,完成40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建成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7个,参与住建部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业务标准研究制订。实施主城区环卫市场化,在382个居民小区推行垃圾分类。淮安精品月季获北京世园会最高奖。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快补齐公厕、护栏、盲道等设施短板,提升重点街区、车站广场等环境面貌,强化超限超载、渣土抛撒等专项整治,加强市容环境法治化治理,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四是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有效控制重大风险,强化专项督导,将全市隐性债务融资主体纳入平台管理,债务率逐年降低,全面完成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年度任务。积极防范重点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建立破产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对小贷公司等地方金融行业从业机构监管,排查整治“套路贷”“现金贷”等非法金融业务。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实施241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主城区禁放烟花爆竹得到广大市民积极响应,狠抓重点区域微环境整治和扬尘污染管控。创新“三长一体”管护机制,提速实施控源截污、城乡污水处理等工程,完成清安河沿线非法排口封堵,严格落实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设立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推动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大化工行业安全环保整治力度,关停退出化工企业35户。建立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全面整改落实中央环保专项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交办问题。深化阳光扶贫,细化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剩余9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28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达标出列,全市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50%的低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万元,重点片区关键工程全面完成,51个农业产业富民项目建成运营,3个省重点帮扶县区提前一年达“摘帽”标准,与全省一道基本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五是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扩面提质公共服务,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5所,扎实推进小区配建幼儿园、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整治、规范办学行为等专项工作,组织参加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创历史最好成绩。新创1所三级综合医院,完成预防接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与南京等地组成跨区域医用耗材采购联盟,异地就医定点医院联网全覆盖。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第二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新增3处国家级、10处省级文保单位。《留守村长留守鹅》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本土创作电影《黄花塘往事》在全国上映。承办一批国际国内品牌体育赛事。新建10个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实现5000名残疾人稳定就业,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多元化社会共治格局进一步形成,“千村善治工程”试点建设基本完成。升级版技防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居民小区视频联网率82.6%,技防乡镇、技防村居建成达标率分别达100%和97.2%,数据赋能警务实战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积案攻坚,进京赴省非访数持续下降,阳光信访入选2019智慧江苏优秀案例,老兵调解、信访评议庭等经验在全国推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摧毁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8个,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31个,整治行业违法违规事项113项,得到中央督导组充分肯定,被选树为全省唯一的全国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市。深刻汲取响水“3·21”特大事故教训,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抓好省巡查反馈问题整改,建立隐患排查整改公示、专家诊断检查等五项制度,推广危险化学品企业“423”分类分级监管模式,全面推进化工企业、工贸行业、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治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18年双下降。持续开展食品安全“逢十行动”,促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规范提升5159户小餐饮店。全面完成宗教督查整改工作。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援疆、援藏工作扎实推进,与铁岭市交流合作不断深化。高质量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国家安全、机关事务管理、广播电视、供销、气象、地震、仲裁、档案、地方志等工作进一步加强,老龄、青少年、妇女儿童、慈善、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淮部队、武警官兵和部省驻淮单位,向来淮投资的创业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家乡建设、淮安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不够强,重特大项目支撑不足,企业竞争力、盈利能力整体不高;改革攻坚成果集成运用不够明显,发展的后劲动力有待增强;全面小康还有短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指标完成难度较大,各类风险矛盾隐患仍然较多,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够匹配;营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一些长期困扰市场主体的堵点急需解决,少数干部不想为、不敢为、慢作为等问题仍然存在,政策落实和政务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将通过加快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改革逐步加以解决。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