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耐受的起源,不易警觉的慢速免疫反应
食物不耐受的诊断是针对这类患者(消化不良、头痛、皮肤起疹子、腹泻、关节痛、或是疲劳),经过许多的个人经验或是医学界一些学会深入探讨而逐渐重视的疾病源头,在讲究循证医学的今日,许多奇怪或是无法根治的疾病或症状却能由食物不耐受的诊断进而治愈成功,的确让科学家不得不重视这个领域。
身为医生,自觉有一份天职,就是能够帮助所有的人度过身体甚至心理上的难关,但是医生不是神,想当然,一定有病患不满意医生的诊治,甚者,因为医生无法提供好的治预后效果,进而寻找第二医生的意见,甚至换医院。我知道也有些医生将无法诊治的疾病建议转至其他专科医生,看看有无办法。其中有些看似不是医生眼中的大问题,却困扰着许多朋友,这些患者可能是消化不良、头痛、皮肤起疹子、腹泻、关节痛、或是疲劳等等,甚至被医生诊断是身心症,但问题是这类患者问题一直无法解决。
常见的食物不见得最安全
一般人如果怀疑过敏,大多数医生会帮病患检测过敏原,在美国,小麦、玉米或是牛奶困扰着许多人,然而看似安全的黄豆制品,如豆浆或是黄豆粉也会让人致敏的,尤其是你想不到的米,居然也会造成严重过敏。
我也曾接诊过一例严重的过敏的5岁小朋友,你想得到的过敏原几乎都有,包括牛奶、蛋白、小麦、花生、玉米、虾、鱼、猪肉、黄豆、竹笋等等,最后居然连米饭都过敏。
如果是严重的第一型过敏则是一接触这类食物数分钟后身体就开始反应,例如喉咙痒、皮肤起红疹、眼睛痒、呼吸窘迫不顺、流鼻水、更甚者喉水肿、气喘、休克。国外也曾有报道情侣亲吻,但是男方有严重的花生过敏,结果女朋友才刚吃完掺有花生酱的三明治,造成男友过敏休克。也有一位于鱼肉严重过敏的男生,跟刚吃过鱼肉的女友吻别,结果过敏到差点永别,你说可不可怕。
话又说回来,对于食物不耐受的患者更多,因为既然叫做不耐受,就是说必须大量而且长期的食用某种食物后,造成一些临床不易发现或是不被重视的小症状,因此这类患者就像皮球一样被转来转去,却得不到根本解决之道。
不易警觉的慢速免疫反应
就如前述因为急性的过敏反应是很容易让人提高警觉的,当你吃了螃蟹,过了十分钟皮肤出现发痒的红疹,你立刻知道那是螃蟹过敏了,问题是食物不耐受是在食用某食品后数小时、甚至数日才出现的一些不易警觉的症状,如疲倦、头痛、腹泻。
许多因素是认为会加重或是诱发这种食物不耐受的情形,如:
1、酒精:长期酗酒会逐渐影响及破坏肠道黏膜,以致于细胞间隙受损,于是发生食物不耐受之情形。
2、抗生素或是其它消炎药: 患者可能因为某次手术或是感染,服用抗生素之后造成肠道菌丛改变,甚至破坏肠黏膜的屏障,以致于食物不耐受发生。我自己就经过一次惨痛的经历,为了治胃幽门杆菌服用抗生素,结果第三天发生严重腹泻,持续了四天之久,严重虚脱的我每日拖着极度疲倦的身体上班,最后我服用了大量多种益生菌,才又慢慢重建肠道的生理健康,所以抗生素虽可救命,但是肠道善后非常重要,以免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3、流感或是其它病毒感染:因为病毒也是会造成类似肠炎的症状,如果身体修复不好,则肠易激综合征也会发生。
4、食品添加物:现代加工食品多如牛毛,如果稍一不慎吃到了对身体有害的添加物或是防腐剂,也是会造成肠道的黏膜受损,讽刺的是有些品牌维生素号称对身体有帮助,但是内含苯甲酸的防腐成分,不但会和维生素C作用而产生致癌物质苯,也会造成肠道的不健康,你说这样保健对吗?所以有人说吃补前先补知识,真是没错。
5、压力:压力使人老,压力使人衰,一点都没错,在巨大压力之下身体的免疫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不但巨嗜细胞吞噬作用降低,连带激素分泌失调,最后自体免疫疾病、过敏症甚至癌症都比较容易出现,头发发白或是严重脱发于焉产生,当然对于占有免疫系统70%的肠道也是影响甚巨,造成严重肠易激综合征,于是食物不耐受就会产生。
了解并克服食物不耐受为治疾病之本
了解食物过敏之后,你知道必须避免,而且是终身需要如此,因为急性过敏所造成的症状是很严重的。而食物不耐受必须仔细找出,虽然不太会有立即性的大反应,但是其磨人的小症状也是挺烦人的。一般找出不耐受食物后,只要停止数周甚至数个月后,则其症状就会逐渐消失,比如说许多人对乳制品不耐受,进而产生头痛或是头晕的症状,一般只要停止一至二个月之后,这头痛头晕的症状可以不药而愈的。问题是不耐受的食物是不是永久不可碰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意思是说,只要禁止不耐受食物数月,甚至数年后,再次接触,应该以食物轮替法来享用,千万不要一次大量或是每日食用,如此又造成免疫反应的激活,当然对于自身的不适症状又死灰复燃,尤其是小朋友因为免疫细胞很活跃,非常容易因为再次接触到不耐受食物而造成症状反复。
有一位小朋友因为难治的眩晕症在门诊好几年,你说身为家长怎么不心烦呢?但是他们却很感激,因为我除了帮这小朋友诊治外,也提醒他爸妈注意食物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这小朋友有非常严重的牛奶不耐受的情形,只要治疗好一个多月,一喝牛奶或是吃了大量的乳制品,其眩晕症状必然发生,在经过长期乳制品禁吃后,已经一年多并未再发,现在他爸妈一周允许小妹妹吃一次乳制品,其它的营养蛋白来源以水解氨基酸、鱼肉或是大豆蛋白为主加强补充,身高及体重在班上还算正常。如果我不告知这方面的知识而一味的开药,那对这小妹妹不是太不公平了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
- 标签: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