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决定孩子成绩的不是智商,而是注意力!
前段时间,有位爸爸偷偷录下了孩子独自写作业的视频。
在网络上发布后,引起了全网家长共鸣。
视频开头,爸爸说了句“赶紧写吧儿子”,然后就出门了。
可是孩子只认真写了16 秒钟的作业,就开始花样“摸鱼”。
他肯定想不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偷偷藏起来的摄像头拍得一清二楚。
不方便看视频的,可以看下面动图
父母不监督,三分之二作业时间用来“摸鱼”
视频开始后,孩子先是用手指点敲旁边的墙面,持续了10 秒左右。
之后他又倾斜身子,去推拉自己身后的门。总共用时1 分31 秒。
玩够了以后,孩子终于想起了“正事儿”,继续开始写作业,持续时间1 分21 秒。
但是写了不到2 分钟,又扭过头开始点墙壁,这次耗时1 分30 秒。
感觉敲墙壁都比写作业有趣多了。
接下来,孩子继续回到书桌,写了51 秒的作业。
再然后,扭身用手指在墙上画了一会画,持续了16 秒。
虽然不知道在画什么,但应该挺有哲理,因为接下来的42 秒,他什么都没做,就在椅子上“思考人生”。
也许思考累了,他开始积极扭动身体,抠抠手,抠抠脚,进行了1 分38 秒的“瑜伽练习”。
直起身来,不知道要干什么,所以又用了15 秒思考下一步计划。
最后,他做了个“经典决定”:上……厕……所。
从开始写作业到上厕所,总共用时差不多9 分钟。
孩子真正用到作业上的时间,却只有2 分多钟。
这很夸张吗?
很多家长却留言说,在视频里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影子。
她观察发现,“孩子上学之后,就那小嘴儿巴巴的、聪明伶俐的孩子,往往学习都一般。”
孩子性格的差别,源于教育方式和成长环境的差异。
李玫瑾说,外向、活泼的孩子,大多从小得到全家的关心照顾,很能够体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分散了注意力。
这类孩子上课的时候,会很关注老师的神情,说话的语气等等。
“看到老师眼神在看旁边同学了,他赶忙吱声:‘哎!你!老师在看你了!快别玩橡皮了!’一会儿又看看其他孩子,是不是也在看这个玩橡皮的小孩。这种小孩子一般一回到家都会说,今天老师不高兴了说谁了。而家长每次问学了什么时,他也说都记不清了。”
而性格内向的孩子正好相反,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他也就写什么,他看得特别仔细,也不会跟别人的眼睛对视,他只关注于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其他的什么也都没有看到。
这样的性格,也和小时候被抚养的过程和方式有关。
“原先他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做自己的事,现在也是,自己坐在课堂上好好学习,这样一来就很有可能比其他同学学得更好,更专注,知识内容也更连贯。”李玫瑾说。
培养孩子注意力,家长要注意这3 点
如何培养孩子注意力呢?
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延长。
有研究数据显示:
李玫瑾的建议是,要从6岁前就要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1、鼓励孩子独立
2、营造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
李玫瑾说,如果家里有条件的,把孩子写作业的那个房间,布置得尽量简单,没有玩具,在孩子写作业的桌子上什么都没有,除了必要的纸、笔、橡皮,其他都拿走。
3、规定时间完成规定任务
“你告诉孩子,如果你抓紧时间写的话,20 分钟就能写完,如果你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的话,你就可以出来玩耍20 分钟,如果没有完成就要减少玩耍时间。
给孩子规划一下,越快写完玩耍的时间越多,越慢做完玩耍的时间越少,而且做作业错误多的还要减少玩耍的时间。”
“这样在小学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等孩子有了经验,到后面孩子长大一点,到孩子上初中、高中,他就可以自己规划起来。”李玫瑾说。
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标签:秋津神奈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