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时 | 疾控体制改革,该如何发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引发热议。多位代表委员及专家均表示,疾控体制涉及机构定位和管理、人才建设,科研攻关等多领域、多层次,因此须全方位推动这一改革。
明确定位,理顺管理
“疾控中心的主要职责可以比喻成四个角色。”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表示,第一是侦察兵,不仅仅是传染病的监测,还要承担各项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比如职业健康、环境健康、食源性疾病等影响健康危险因素,是监测社会上出现的风吹草动;其次是战斗队,疾控人员承担并实施各项公共卫生服务;第三是消防队,一旦发生疫情,会承担消防员任务,去扑灭疫情之火;第四是参谋部,解读日常所监测的数据,“翻译”监测结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此外,还有两大抓手,一个是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另一个是实验室’一锤定音’的检测能力。”
既要有明确的机构定位,也要优化现有管理体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认为,对疾控体系统筹管理和整体规划还有待加强。“目前上下级疾控机构之间仅有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处理疫情时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高福建议,应强化上级疾控机构对下级疾控机构的管理,将属于中央财政事权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业务垂直管理,强化全国疾控系统“一盘棋”,同时,完善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信息共享、工作协同的模式,加强疾控机构对医疗卫生机构疾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明确疾控机构在防控工作的专业核心地位。
“我国现在是分级财政,也就是分级负责。”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说,希望通过疾控体制改革,使疾控机构能够上下一条线,“今后最基层的一定是对中央负责,这样我们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这是整个体制机制建设需要考虑的事。”
“应优化推进疾控体系管理体制改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建议,要建立以技术和专业性为主,兼具一定行政职能的国家疾控中心,将传染病报告、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环境健康安全、辐射安全等涉及公共卫生安全的事项列为中央事权,由国家疾控中心管理,将慢性病、营养、妇幼、学校等不涉及中央事权的事项列为地方事权,由地方疾控中心管理。“理顺疾控机构与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关系,推进信息共享、工作协同和防治结合。”
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两手抓
疾控人才流失是近些年业内关注的“老话题”,“收入可观,业务平台足够宽广,有一定的职业尊严和前景,所做的工作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我想这会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反之,如果这几个因素都不占,由己及人换成是你,你愿意从事吗?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因素都不具备。”面对记者的提问,吴凡反问道。
“疾控事业发展明显迟滞于经济社会发展。”高福坦言,2010-2018年,我国各级疾控中心人员数减少3.9%,其中作为专业技术主力的执业(助理)医师下降10.8%,而同期综合医院人员总数则增加64.3%;在经费方面,疾控机构在医疗卫生支出占比从2.9%下降到2.4%,基层工作经费明显不足。
在吴凡看来,对疾控机构的认知和定位,也影响到人才建设。“公共卫生体系恰恰是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底板,无关乎长短,也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兜底牢固与否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安全和人群健康,疾控机构是政府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专业机构。但很多人认识达不到这种高度,这是为什么留不住人的根本原因。”
吴凡认为,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所以从全国来看,大部分疾控中心的投入不到位,薪酬体系不完善,既不能符合新时代所面临的形势,也不能体现疾控人员的职业价值。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艳建议,应强化制度设计和平台建设,优化公共卫生人才发展环境。持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在加快公共卫生体系硬件建设的同时,完善公共卫生人员编制、岗位结构、评聘和薪酬制度等,增强岗位吸引力,提升职业成就感,保障公共卫生人员的待遇和地位。
“加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和队伍建设要从多方面发力。”刘艳说,一是倾斜激励“引”才。在招聘、培养等环节向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倾斜,如对当年录用的应届毕业生,适当给予一次性奖励政策。优化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人才流动。二是保障待遇“留”才。强化投入保障和岗位聘任管理,优化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建立人才津贴机制,保障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相关费用。三是搭建平台“育”才。完善考核考评和激励机制,鼓励业务知识及学历深造,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快平战结合的专业化、复合型、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刘艳表示,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公共卫生的学科评估、职称晋升等方面都以论文为导向,但公共卫生研究直接与人相关,在公共卫生领域,最高层次的成果转化是健康政策转化。对于公共卫生领域的职业发展和职称晋升,应当分类管理。除了专职科研人员,应鼓励其他从业人员开展政策实证研究,不断提高健康政策制定和实施。
加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方面,刘艳认为,应侧重四个“一”,即建设一批公共卫生重点学科(群)和实验室、设立一批公共卫生科研项目、制定一系列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一个公共卫生人才引育专项基金;加强“高校-疾控机构-临床机构”联动,提升公共卫生人才协同创新能力。“同时,针对基层力量,挑选优秀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定期学习进修培训,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公共卫生专业队伍能力和水平。”
改革激励机制,焕发科研生机
“目前,从上到下都在鼓励科研事业,与医疗机构相比,疾控中心的科研资金差距较大。这是全国大多数地方的普遍现象。”吴凡说,在医疗机构,科研奖励是被允许的,治病救人本职工作是一部分收入,科研是一部分收入。
照此推理,在疾控中心,也应当是做公共卫生服务的本职工作是一块收入,再做课题科研是一部分收入。但实际并非如此,科研奖励是从绩效工资总额“蛋糕”中支出的,并不是额外增加一块“蛋糕”,这就造成没有积极性做科研,薪酬体系不能体现工作特点,薪酬水平不能体现工作的价值,缺少激励机制。
施小明建议,应设立专项开展创新型攻关研究。建立非竞争性、稳定保障的科研经费资助机制,设立公共卫生与健康安全科技创新工程,支持公共卫生“卡脖子”技术和关键科学问题联合攻关,同时,加大对生物安全战略研究、重大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技术以及诊断试剂、新疫苗和新药物研发等关键研究,实现传染病防控和生物安全防御关口前移;强化国家人畜共患病、环境与健康等大健康前瞻性研究,协同防控传染病等重大公共卫生威胁。
不仅是科研经费,施小明建议,应切实贯彻预防为主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增加疾控工作经费占政府经费的比例。针对中央事权事项经费由国家疾控中心统筹规划、核定分配,实行统一管理模式。针对地方事权事项经费由地方疾控中心统筹规划,核定分配相关经费预算。同时,完善经费保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带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投资导向,集全社会之合力推动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
来源:健康报
- 标签:黄浩然妻子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