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脂肪肝是一对“难兄难弟”,治疗不可轻信“秘方“”偏方”!
糖尿病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姚斌
2型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貌似源自身体不同系统的疾病,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到糖尿病大家会有一些基本知识,例如知道“三多一少”的症状,了解血糖升高可导致的全身危害。对于脂肪肝,大家更多是一知半解,从上世纪80年代后才区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因为名字中含有“酒精”,故带来了很多误解,其实是与营养代谢过量导致的胰岛素抵抗更加相关。因此2019年年初,重新命名为代谢相关脂肪肝病(简称脂肪肝)。
糖尿病与脂肪肝有共同的“发病土壤”
糖尿病与脂肪肝的关联更加密切,两者有共同的“发病土壤”,即胰岛素抵抗及中心性肥胖,以及伴随疾病进展中的慢性炎症促进疾病的发展。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的降低血糖的作用效率下降,或者由于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导致高胰岛素血症。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之下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及不良结果。
除了发病机制间存在相关性,2型糖尿病与脂肪肝之间还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首先,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在不断增加,2020年最新的疾病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达到12.8%,糖尿病患者总数估计为1.29亿。脂肪肝的患病率缺少全国性数据,按照最新研究推算,患病率约为20%,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占20~30%。
其次,两种疾病早期阶段均没有显著、典型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糖尿病早期的血糖水平升高时,消瘦、口渴的感受容易被忽略。脂肪肝早期可能伴随乏力和右上腹轻度不适,也会被胃肠道疾病所掩盖。
最后,是疾病管理治疗过程容易产生惰性。因为是慢性疾病,除了少部分遗传型的患者,大部分患者病程进展缓慢,仅有一些检测指标方面的变化,例如血糖升高,肝脏的脂肪沉积,体检时肝功能的轻度异常。这个阶段患者治疗的效果很好,甚至积极管理病情可以得到缓解或恢复。但是如果没有重视疾病的管理,没有加强健康教育和调整生活方式,也会导致治疗长期不达标,或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反复波动。
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诊断后半年至一年内的血糖水平是轻度升高的,随后血糖会逐渐升高。其中血糖再次升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治疗惰性,放松了对生活方式的干预。等到数年后,发展到疾病的中后期阶段,往往会面临事倍功半的困境。例如需要服用多种降糖药物,血糖仍难以控制。脂肪肝发展到肝炎阶段会增加患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几率,在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的同时,肝功能受损,合并疾病的治疗会大受限制。这时受累的是全身多个系统,糖尿病的并发症遍及全身,例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的小血管病变和心脏的大血管病变。脂肪肝随之而来的血脂、血压、血糖异常,也会增加心脏、肾脏甚至肿瘤的发生风险。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如果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则患病风险及死亡风险也会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不仅如此,两者最大的危害在于增加心血管死亡,降低生活质量,以及增加治疗的经济负担。对于疾病的管理,应从认识疾病的危害性开始,预防胜于治疗。
同类疾病的差异性大,精准治疗很重要
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1.29亿,主要是2型糖尿病患者。这些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肥胖及脂肪肝的患者的比例可能接近三分之一。
但是这类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 ,以及治疗药物的疗效又存在极大差异。结合现有技术发展,可将个体的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性考虑在内,将包含来自基因组学、遗传学和系统生物学等信息,以及对大数据的有效分析综合后,可以精确地分割疾病和患者群体,精准指导诊疗。通过在每位患者中精确使用综合、复杂的科学信息来进行特定的靶向治疗。
对于2型糖尿病和脂肪肝的精准医疗,包含了预防和治疗两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和研究深入,对于病因及分型更加全面,在预测未来的并发症发生风险、选择药物倾向性等多个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早发现、早治疗需克服心理惰性
前文已提及,糖尿病及脂肪肝都是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的疾病,为临床的管理带来了两方面的挑战。首先发现难,没有症状,多数是体检时才发现,得不到足够重视,延误了治疗。其次是管理难。生活方式的干预、减重等对早期的患者是最经济有效的,需要患者积极配合,“管不住”自己的患者,后续将面临更多的经济和健康的损耗。但是对危害的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性,这些心理惰性是管理的最大障碍。
治疗疾病不可轻信“秘方“”偏方”
糖尿病的治疗随着两种新型降糖机制的药物
- 标签:n0505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