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经验】福建将乐:探索紧密型医共体发展模式
多“防”病,实现少“治”病
将乐探索紧密型医共体发展模式
2015年,将乐县县域内就诊率为 79.5%;
2017 年以来,提高到93.6% 。
这意味着,如今,在将乐县,100个病人当中只有六七个选择往外转诊。
脑卒中病人逐年减少,一个脑卒中病人的治疗费用保守估计,按2万元算,4年节省了190万元,产生的社会效益更可观。
2018年5月,将乐县因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获国务院通报表彰;
2019年8月,将乐县总医院被国家卫健委评为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300强医院。
医护人员全员推行健康管理
县乡村三级网格促防病常态化
到漠源乡采访之前,将乐县总医院健康管理部主任吴健贞告诉记者,她对李莉琼的印象很深刻:
“原先,李医生十分抗拒做健康管理,认为这不是医生的本职工作,提高不了诊疗水平。可不过三年,她就转变了观念,做得很认真,不只诊间随访,要是平时入户找不到病人,她还上山、下田给村民做健康管理,确保病人按时吃药。现在,她还担任卫生院里的公共卫生科科长。”
吴健贞坦言:
“从‘圩日巡诊’到要求所有门诊实行慢病诊间随访,起初,不少医生都是抵触的,可现在,将乐县乡村医疗单位全员参与健康管理,对居民的健康管理常态化,成为每个医生的习惯。”
▲9月中旬,将乐县总医院副院长黄林新到漠源分院巡诊,一个病种、一个病种地教分院医生
今年,将乐县总医院还在心血管内科、老年脑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精神心理科、感染性疾病科等六大科室成立慢病管理中心。
“在治病过程中,给患者防病的理念;在防病过程中,给患者治病的理念。”这是将乐县总医院副院长肖少辉对医防融合的理解。
他认为,只有让总医院专科医生团队、基层分院全科医生、乡医都管理患者,患者的健康才叫管理起来了,在这样的县乡村三级网格内患者才能接受更规范的健康管理,才能真正推进全民大健康。
▲肖少辉副院长(左二)向宁德卫健委学习代表团分享健康管理大数据中心建设经验
医疗机构全域共生共管
以多防病实现少治病
这样的“大家庭”里,各医疗机构如何共生共管?
李若霖用自己在漠源分院担任院长7年的感受,诠释“共生共管”:
医共体建成后,本院人员下沉,传帮带,手把手把临床经验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药品、设备由总医院统一采购,促进医疗服务同质化;
县域内健康管理平台搭建起来,县乡村数据共享,分院的影像上传后,30分钟就能出报告,和在本院的速度是一样的;
急危重症可以马上转诊到总医院,病人进入康复期就转诊下来……
这几年,走在街上,都能听到老百姓对总医院、卫生院的评价很高。
▲2020年10月18日,将乐县医防融合办成立,将乐县政府副县长沙陈龙及县卫健委领导,总医院领导参加揭牌仪式
我患高血压要续药、复诊,基本都不到外面去了。服务都是一样的,走几步就到卫生院,不是更方便?”“将乐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4年来,越来越多老百姓能信得过县域医疗能力, ‘让群众不得大病’已见明显成效。” 聂立雄院长说。
来源:福建日报、福建卫生报
- 标签:做梦梦见别人结婚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