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幼儿期育儿护理

撕拆啃扔,宝宝“虐待”玩具,原来是在学这些……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2-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撕拆啃扔,宝宝“虐待”玩具,原来是在学这些……

崔玉涛的育学园

玩具能帮助孩子练习运动、认知、情感和社交技能,例如大运动、精细运动、手眼协调能力、创造性思维、语言或非语言沟通、空间和身体意识、同理心、适应能力、选择权等等。

停停停停停停,大道理我都懂,可孩子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老母亲一厢情愿地买了很贵的玩具,指望孩子玩的时候锻炼点什么,可人家压根不好好玩,扔撕拆咬,光搞破坏。或者买了玩具也不玩,反而什么臭拖鞋、抽纸、水瓶子、包装盒、塑料袋玩的不亦乐乎。

谜一样的宝宝,瞎捣鼓的时候心里都在想啥呢?这些捣蛋行为又能学到什么吗?

我们不如从宝宝的角度看看玩具吧。

0-3个月,玩具主要刺激感官

刚出生的宝宝,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好奇心,而此时TA主要通过眼耳鼻口等感官收集外界信息,所以也对能同时刺激各个感官的玩具更感兴趣,像摇铃、沙锤、拨浪鼓。

比如拨浪鼓,宝宝可以看到拨浪鼓的颜色,用嘴或手感觉到它光滑的质地,听到它的叮当声。如果摇晃它,还会发出声音,这是一组简单的因果关系,能让宝宝将声音与视觉联系起来。

对大人来说,拿着拨浪鼓摇一摇,在baby眼前前后左右移动,放到宝宝手里摇一摇,就是最基本地锻炼宝宝听觉、视觉、触觉的方式。

4个月的宝宝,躲猫猫,理解物体恒常性

妈妈们应该会有这样的体验,当宝宝4个月后,有时候自己走远了,听到宝宝哭,不用回来喊一声“妈妈在呢。”宝宝也会停止哭泣。

这是因为,宝宝开始理解 物体恒常性的概念,也就是说,宝宝意识到即使某个东西(包括妈妈)看不见了,它没有消失,仍然存在。

玩躲猫猫有助于强化这个概念,以及培养她的瞬时记忆能力。对宝宝来说,看妈妈突然拿开手露出笑脸的样子,有种我们开盲盒的惊喜,因此乐此不疲。

6-8个月宝宝,我有手,你有球!

圆溜溜有弹性的球,不光是大人的玩具,也是孩子爱不释手的玩具。

因为它可以看到,可以触摸,还可以互动。最令人惊讶的是,球从来没有出现过两次相同的运动。对孩子来说,简直是千变万化如万花筒般奇妙。

带图案的、毛绒绒的、透明里面有彩灯有小铃铛等等,能同时刺激多个感官的球,更吸引人。

滚动、扔球、接球有助于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6个月的宝宝会独坐了,可以在地板上向他滚一个大球,起初,TA很可能一脸懵逼拿起来咬,玩多了,就知道打回来,或者爬着去追了。

8-15个月,破坏大王上线,一切都是玩具

开始会走的宝宝,家里没有钻不进去的角落,没有翻不到的抽屉。

1、抠洞,练习嵌套(和堆叠)本能

将玩具堆叠起来,或者将什么东西(比如自己的手)塞进一个洞里,或者将小杯子套到大杯子里,是宝宝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并了解空间关系的另一种方式,TA 在感受事物是如何彼此契合的。

它们还帮助孩子们微调小手的抓握技巧。

2、 遍遍往地上扔勺子

每个父母都遇到过这个情况,宝宝坐婴儿餐椅上,一遍遍的把勺子、饭盆、水杯扔地上,看你捡起来再扔下去,简直像专门气你的。

对宝宝来说,扔东西实际上有助于强化物体恒常性和因果关系的概念,扔下去的勺子不会消失,而是在地板上弹跳滚动,还有叮当声。

宝宝还意识到了重力存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