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
知觉是对感觉的加工过程,发生较晚。生后4~ 5个月才出现手眼协调动作,这是最早出现的知觉形式。其他形式有空间知觉、距离知觉、自我知觉、时间知觉、深浅知觉等。
知觉是观察力的萌芽。约3~4月时出现形状知觉,24个月时有整体知觉,能把外显的和部分被遮蔽的物体看成同一物体。l岁末开始有浅表的空间和时间知觉,但要到3~4岁才能辨别上下,
前后,昨天、今天和明天,早晨和晚上,5岁才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研究表明,知觉发育的早晚和小儿与外环境的接触有密切关系。把6~7个月还不会爬的小儿放在“视崖”( 一种模拟的观察场景)上,他们并无害怕感觉;而同龄会爬的婴儿即便有母亲保护,也不肯从“崖”壁往下爬,而是设法后退或回避。这说明,后一类小儿已经有了深度知觉。在知觉的基础上观察力逐步发展。年龄越小,观察越短暂,空间越狭窄,观察的目的性和时间性越缺乏。小年龄儿童只会观察外表现象,不会观察事物内在联系。要加快知觉发展应多让小儿作各种游戏,尤其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多摆弄各种物体。
注意的发展
注意,是对一定对象的有意识的指向性认知过程,它是“心灵的门户”,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起点。出生后不久即具备无条件的定向反射能力,以后逐步发展成两种注意。一种没有预定目标、是不由自主的注意,称无意注意;另一种有预定目标,是通过主观意愿来支配的注意,叫有意注意。小儿年龄越小,无意注意越占优势。2个月时,当发亮或色彩鲜艳的物体出现在视野内时会睁眼注视,并发出喜悦的声音;3个月后能集中注意一个新鲜事物;5~6月时能稳定地注意某事物。这些注意一般不持久、不稳定、容易分散。6~7个月后小儿开始对周围色彩鲜明、发响、能活动的东西产生较稳定的注意。这是有意注意的萌芽。随着年龄增长,注意逐步明确,注意时间越来越长。1岁半小儿只能集中注意5~6分钟;3岁时为15~2o分钟,5~6岁时为25~35分钟。小儿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越强,智力发育水平越高。但是,无意注意不等于注意力不集中。它是一种特殊的注意方式。让小儿充分利用其无意注意的优势可传授许多知识,是早期教育的基础。带着孩子郊游时,可让他们观察各种新奇事物和自然景色,不时穿插一些讲解和说明,使小儿在“无意”中学到许多在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方法要灵活多样,语言生动有趣,配以直观形象的教具和身边实例,也能取得良好效果。随着年龄增大,无意注意将不能完全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应逐步训练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要求的内容和活动上,促进有意注意发展。
记忆的发展
记忆是将感知、思考和体验过的事物保存在大脑中的过程。人类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习惯的形成都和记忆有关。记忆力越强,记忆内容越广泛,智力水平就越高。记忆从时间上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从目的上可分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从方式上可分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小儿的认知发展遵循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机械记忆向逻辑记忆过渡的过程;与此同时,长时记忆的能力越来越强。
新生儿即开始有最简单的记忆,如对妈妈抱成吃奶姿势的记忆。只要抱成这一姿势,小儿即会四处寻找奶头。2~3月时,如果注意的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小儿会用眼睛寻找。4~5个月能记住母亲和其他亲人,但此时的记忆能力只能保持几天。随月龄增加,记忆时间将越
来越长。小儿在l~2岁后,随着言语的发育,记忆能力逐步增强,能记住自己的盥洗用品、玩具和几个小朋友的名字。2岁半时能记住儿歌和童谣。记忆再现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如2~ 3岁的小儿和父母分开几个月后仍能认识。但是,婴幼儿的记忆是无目的、无意识、短时为主的;利用形象鲜明和有兴趣的物品,能促进其记忆。因为缺乏知识和经验,小儿的记忆常不准确,有必要在生活中进行反复的记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