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别嫌弃他/她爱帮倒忙

  • 来源:互联网
  • |
  • 2014-12-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现在的父母经常会发现孩子好像不如自己小时候那么勤快,埋怨他们什么都等着大人替他们做好。难道孩子那么懒惰全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吗?有个妈妈,她儿子都二十多岁了,出差回来脏衣服攒了一大堆让妈妈洗。我问这位母亲怎么不让他自己做这些事情,得到的回答让我苦笑:他哪里会洗衣服,也涮不干净,浪费水和洗衣粉,反倒添乱,还不如我洗更利索呢。那些总觉得孩子即便干活也是给自己制造麻烦甚至还生一肚子气的家长,如果不希望将来孩子连袜子也不洗,也不希望自己忙活半天孩子连个“谢”字都不说,那么不如放手让天真的儿童从小就来帮大人的忙进行家务劳动。很多家长也都同意应该让孩子参与劳动,可问题是小孩子干活老帮倒忙,搞得大人狼狈不堪。这不,星期天我上同事家串门,就看到这样一个小鬼当家帮倒忙的场景。

  同事5岁的儿子豆豆经常和妈妈来单位,和我玩得很熟。一看是我来家里,他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妈妈忙前忙后准备,豆豆也是前跑后颠地跟着,一会儿说妈妈我来给阿姨拿苹果,一会儿说阿姨您吃糖吧。我夸他真懂事有礼貌,知道招待客人。豆豆更起劲地什么都想插手了,妈妈倒了杯水,豆豆非要坚持由他端过来给我。妈妈只好嘱咐他慢点,千万别把水洒了。哪成想,豆豆几乎是飞跑着递水杯给我,一不小心摔倒在地,杯子粉碎,水洒湿我的皮鞋。同事感到很没有面子,冲着儿子嚷道“让你别跑你非跑,看看,把阿姨的鞋弄坏了吧。怎么这么点事情你都干不好,一来人你就疯,还不够你折腾的!”豆豆委屈得号啕大哭,我见状急忙安慰,但是即便随后再怎么哄,豆豆明显没有了情绪。

  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忙碌一天,回到家里已经身心疲惫。可偏偏在你干活的时候,孩子开始过来凑热闹,非得帮你干着干那,还阻止不了。往往是你刚把屋子整理好,他一来参与便会是这个摔碎了,那个洒一地,于是你自然地觉得这简直在帮倒忙,不让他干你还不至于这样累。其实,像豆豆这样出于儿童的好奇心和主动热情来帮助大人做事,一方面是他开始主动协助妈妈招待客人而反应的有礼貌的表现;另外一方面,也是他想作为小大人显示自己和大人一样可以干的事情。在童年早期,儿童的劳动意识、助人行为和责任心就已经开始萌芽。即便是1岁半的孩子,当看到大人经常重复地做某件事情时,也会从动作行为上自发地进行模仿。比如,姥姥喂1岁多的美美吃饭时总会用布擦干净她掉到桌上的汤汁,有次她拿到布,也开始在桌子上来回抹,起初大家以为美美是在玩布,并没有太在意,可是只要饭菜掉到桌子上,她就用布蹭,姥姥发现她这是在擦桌子。于是赶快表扬美美的这个举动,这样重复了几次,以后凡是大人说桌子脏了,她就开始擦,样子很是得意。倘若大人没有注意到美美这个动作与干活有关,那么这个早期的劳动动作很可能很快消失,她刚刚萌发的自主意识,也会随着动作的消失而减弱。而实际上,美美只不过是来回蹭桌子,但姥姥没有在意她把饭粒粘得到处都是,回头大人还得自己来擦;反而大加赞赏她这么小就会擦桌子的“了不起”表现,鼓励她继续这样。这种精心爱护婴儿期的劳动模仿,是以后小家伙进一步发展劳动意识的基础。这也就是帮忙的重要意义。

  1、帮忙可以培养儿童的责任心

  和美美一样,很多更大些的儿童,天生就是超级模仿宝宝。他们在看到大人干活时,善于观察和高于成人的模仿能力,促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跟着学。你就是不让他们做事情,他们也会富有主见地自己来。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无论帮忙还是帮倒忙,都是儿童内在模仿动机的驱动使然。与其说为儿童在提供帮忙的机会,恰恰是劳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的模仿和观察,这对儿童的认知发展极为重要。因为在儿童早期,动作对心理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成人干活所进行的各种动作,有助于儿童提高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特别是对精细动作的发展是非常好的促进。最为重要的是,给儿童提供帮忙的机会,就是让儿童承担起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发展他们的责任心。即便是儿童帮大人擦桌子、拿毛巾、倒水,这些简单的事情也可以教会儿童做家长的好帮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懂得每个人在家中应该有自己的分工,每个人都要为家尽责任,从而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帮忙可以促进儿童的助人行为

  即使你不需要孩子帮你做事情,也要适时安排他们做一些家务。告诉他们“妈妈需要你帮助”。有意识地弱化自己作为成人的能力、突出孩子强而不要所有事情包办,这是绝对必要的,那些长大后对需要援助的人视而不见的人,他们通常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学前期是儿童助人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劳动为他们树立了成人相互协助的榜样。当儿童遇到不能完成的任务时,大人要示范主动帮助他们。经常让孩子意识到他父母需要他,他做的事情是父母期望的,这样的儿童长大后才会在团体里助人合作。为孩子安排每个人的分工,共同合作完成诸如打扫卫生这样的事情,孩子们便会形成助人的习惯行为,他们同时便懂得了与人分享,富有爱心。

  3、帮忙可以加强亲子关系

  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刚开始吵着要帮你干这干那,过会等你看,他就在那里玩起来,早就忘记要做的事情。本来他坚持帮你洗碗,结果他把洗涤液泡沫弄得老多,玩得不亦乐乎。我们不能指望孩子按照你的要求把什么都能做得一丝不苟,孩子的天性喜欢玩儿,劳动为他们提供了游戏的自然情景,他们愉悦地在其中探索。当你的宝贝在厨房里忙得翻天覆地时,一旁的你可以不妨想,原来你忙了一天,孩子晚上才见到你,他多想和你呆在一起。所以,利用这个时候,和孩子多说话交流,加入孩子的活动中,他想让你陪他,孩子给了你和他沟通的机会!

  4、帮忙教会儿童学会感激

  无论孩子做的事情好还是最后让你更累,都对孩子说句感谢的话。他会知道尽责的人能够得到承认,就算是他给你帮的忙反倒是添乱,你也要感谢并强调他做的好的地方。成人之间也可以在相互帮忙的时候表达谢意,而当你在为他做好饭、准备好他要喝的水的时候,他也会谢谢你。

  5、帮忙的儿童更自信儿童

  在帮助家长做家务时,他还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你看是我把门擦干净了,怎么样,漂亮吧”。这种劳动后的结果让儿童颇有成就感,她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会更加积极,也更加欣赏、接纳和认同自己。这更促进儿童健康的心理。

  儿童帮倒忙时,家长要注意:

  首先,她不是故意的。她真的想帮你,可是,她的手脚还比较笨拙、动作协调能力还没有发育好,她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她的自我意识膨胀,心比天大可是这个世界不听她的;她想让你表扬,想在外人面前显示,想凑热闹,她要你注意她;她纯粹把你安排的任务当成玩的过程了;她还想模仿像你一样长大成人。

  其次,克制自己的怒火和唠叨。不要因为她把地上搞得一团糟而大发雷霆,打击了孩子自发劳动的心情。如果是打碎了玻璃,要让她知道你关心她有没有受到伤害,她在你的心里比物品好坏干净整齐重要一百倍。

  再有,倒忙出现时,让他和你一起打扫战场,因为是他造成的,你已经提醒过他,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最后,千万别说什么“你怎么老给我添乱”这样的话,孩子会失去热情和信心的。就是你一定要批评他时,也只能针对的是他的行为而非孩子的人格。让你自己心平气和至关重要。

  为预防倒忙出现,你应:

  事先预计到会出现的问题,把引起儿童不听安排、不自量力的因素包括工具减少到最低限度;

  提前告诉他一旦后果出现,他要付出的责任但不是惩罚;

  如果你的确不想让孩子帮忙做这件事情,也要想好可以替换的另外活动。因为他不理解“我想帮你,你为什么不让我做”,不过,5、6岁的儿童可不是那么好转移注意力的,一旦他想做的事情你坚持不让,那你可能会今晚什么也做不了。所以,除了安排儿童帮忙做简单的劳动而且是以前他曾经做的比较好的事情之外,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先做到孩子的活动能够在你控制的范围内,包括物品的安全性、他做事对你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他的危险举动等。

  总之,帮倒忙有积极的一面,就算是孩子把水淹了你的木地板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活动过程中儿童获得的经验和增加的能力,是比你让他从书本上学习爱劳动效果更好,他会在帮倒忙中记忆很多美好和难忘的东西。       文/谢影  转自好父母博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