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要注意眼睛检查
半年前,怀孕七个月零六天的郑女士在医院顺利生下一对龙凤胎,由于早产,新生儿一出生就被送到医院儿科的加护病房,放进暖箱并输氧,九天后,两个孩子随妈妈一起出院。新生命的降临给郑女士家里带来了无尽的欢笑,但不知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俩觉得两个孩子有点不对劲,别人家的孩子三四个月就开始用手抓东西了,自己的孩子都六个多月了却没有这样的反应。每次拿玩具逗他们玩时,他们的眼睛总是乱转,也不去看玩具,后来郑女士拿着手电筒去照他们的脸,孩子们眼神照旧。 夫妻俩这才觉得两个孩子的眼睛可能有问题,赶忙带他们去医院检查。
经眼底检查和超声波检查,结合郑女士的分娩及孩子出生后的经历,医生诊断两个孩子患的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医生告诉郑女士,从眼底检查的情况来看,两个孩子很有可能永远看不见了。夫妻俩吓懵了:自己的孩子不就是比别的孩子早出生一个多月吗?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为五期
医生解释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发生于低体重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性,主要是由于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发育仍不完善,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视网膜形成新生血管,这种新生血管易向玻璃体内增殖,并牵拉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脱离,如果治疗不及时就可能永远失明。”
听完医生的话,郑女士赶忙问道:“那我们的孩子现在情况怎么样呢?有没有发生视网膜脱离?还能不能治?”
医生回答说:“这种病根据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五期。第一、第二期,视网膜与正常新生儿视网膜相比会有些异常,不过这时候还没有出现明显的新生血管,不需要治疗,大部分新生儿病情会自动痊愈,但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因为仍有部分新生儿病情会继续发展到第三期。
“第三期,病儿视网膜开始出现新生血管增殖,这时可以用冷凝或视网膜光凝的方法来治疗,大部分病儿的病情都可以得到控制并好转。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新生血管继续增殖,会牵拉视网膜,使局部视网膜发生脱离,并最终导致全视网膜脱离,这就是第四期和第五期的改变。目前,两个孩子的四只眼睛都已发生了全视网膜脱离,治愈的希望微乎其微。”
夫妻俩当场失声痛哭……
早产,婴儿视力的潜在杀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婴幼儿视力损伤和失明的重要原因。凡妊娠满28周但不满37足周内出生的孩子均为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一般为1000克~2499克。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生存率不断提高,接踵而至的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孕34周以下、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出生后有吸氧史的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约为60%,孕期更短或出生体重更低者,发生率可达66%~82%。
早产儿为什么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呢?这是因为正常视网膜血管在怀孕36周~40周内才能达到视网膜周边部,如果在此前分娩,视网膜血管还未长到周边部,周边部视网膜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为了缓解这种缺血缺氧状态,容易生成视网膜新生血管,但这种新生的血管易增殖并向玻璃体内生长,牵拉视网膜造成视网膜脱离,影响早产儿视觉发育,甚至导致失明。
哪些因素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至关重要呢?目前一致认为,胎龄和出生时的体重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影响因素,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越高,程度越严重。其次,不合理吸氧、多胎妊娠、在妊娠期间出现或服用一些药物及胎儿发生过宫内感染、宫内窘迫等,都有可能增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
对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重点在于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不但需要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也需要家长重视并定期带孩子检查眼睛,定期追踪观察,及时干预治疗,对孩子今后的视觉发育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