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应该如何安慰孩子受伤的心灵
孩子的生活作息变得不正常,小小孩可能变得黏人,其他孩子可能变得比较不爱玩或不喜欢动。尽快恢复日常生活的规律,可以让孩子早点有安全感,例如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尽量保持一定,但是可以有点弹性。孩子的心理正处于发育期,地震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疼痛,心灵的缺口才是最重要的,身体表面的伤口很快会愈合,但心灵的伤口,如果干预的不好,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走出恐惧,走出痛苦。可能的话,睡觉时可以开个小灯,若是有需要,可以让孩子抱着玩具睡觉,睡觉前父母可以说一些话或是做一些动作(像是摸摸头、抱抱孩子或是亲一亲孩子)来安抚孩子。
如果他们不听话,尽量不要处罚孩子,因为这次地震的影响很大,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到原来规律的生活。
抱怨身体不舒服→安慰孩子
孩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可能会喊头痛、肚子痛或是胸口痛。通常如果不是真的有身体方面的问题,会慢慢消失。但是如果这些症状严重到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即使不是真的身体的问题,最好还是找医疗人员协助处理(有精神科背景的更好),必要时,一点点的镇定剂会有些帮忙。
攻击或反抗行为→对不良行为设限
小小孩可能出现打人或咬人的行为,较大的孩子则是打架、不和同学玩、逃学或变得很不听话。一般来说,对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只要限制他们不好的行为,大部份可以获得改善。对较大的孩子,有时他们内心的焦虑或沮丧会以不良行为来表现,这时候可以请他们一起重建家园或照顾弟妹,让他们的情绪有好的发泄管道。如果可能的话,团体治疗可以帮助这些大孩子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情绪。
重覆玩地震的游戏→不必干涉
孩子很可能一直玩和地震有关的游戏,但是结局可能一直在变,甚至和真正的结果不一样。虽然在玩的过程他们不会感到快乐,而且主题一直重覆不变,大人倒是可以不必太过干涉。
一再问家里或家人的情形
孩子可能会一再地问现在家里怎么了?其他家人怎么了?为什么会地震?这时候要有耐心,尽量诚实的回答。
退化行为→不要处罚或责备
国中以下的孩子可能又出现尿床、吸手指、不会讲话、黏人或怕黑等等像小小孩的行为,大部份时间不会拖太久,必要时可以安抚孩子,但绝对不要处罚或是责骂他们。较大的孩子可能以希望父母注意他们、变得较不负责任和依赖来表现。大部份随着家庭常规的重新建立和时间的过去会慢慢改善。
焦虑→在关心的环境下讨论
所有的孩子(包括大人)都会紧张、焦虑,可以以关心的态度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害怕和担心。孩子常常会反映出家人的紧张和不安,而且他们会从父母身上学习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通常在一个关心的情境中讨论可以减低焦虑。
心情不好→注意有没有想死的念头
地震过后多少会心情不好,但是如果心情一直不好到吃不下、人越来越瘦,常睡睡醒醒,变得很消沉,最好看看医生。如果心情差到觉得活着没意思,未来没什么希望,觉得没有人能帮他,甚至有想死或想自杀的念头,一定要带去看医生。
问孩子会不会想死或想自杀,绝对不会让原来不想死的人变得想不开。
罪恶感→告诉孩子这不是他的错
有些孩子会对自己活下来或帮不上忙感到很罪恶,有些孩子则是怪大人没有好好保护他们,较小的孩子可能会以为是自己不乖、做错事或是想不好的事情所以才会地震、家人才会受伤或死掉。这时候大人可以告诉他们这不是他们的错,而且大家已经在想办法让生活恢复正常,抱怨对事情并不会有帮助。孩子可能不会很快接受这些说法,需要大人耐心地重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