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妈妈:都是早熟惹的祸
近日,长春市一名9岁女童怀孕并手术分娩下活婴。消息很快引起轩然大波。抛开过早分娩引起的家庭、经济及心理问题不谈,这还会给产妇本人带来很大的健康风险。女童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妊娠过程一定会由于营养需求的增加造成母子营养不足。怀孕过程中身体的负担大,而女童的骨骼钙化未完全,骨盆和双腿的形态可能在重压下改变。剖宫产本身也给身体健康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一般来说,怀孕女童在怀上孩子之前,应该有过月经来潮、乳晕变化、卵细胞排出等表现。在这个阶段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真是非常遗憾。其实,的问题早已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
从全世界范围来说,儿童成熟年龄均较以前有所提早,这和营养摄入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都有一定关联。从医学上的定义来说,儿童性早熟是一种青春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的提早出现。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女孩10岁前月经初潮,即可诊断为性早熟。我国性早熟的平均发病率是1%。
我们不能指望儿童自己能准确发现身体变化,对儿童进行的体格检查又相对较少,所以父母才是最早有能力发现儿童性早熟的第一诊断人。因此,如果发现女童乳房增大甚至月经来潮、男童睾丸容积增大、小儿阴毛生长、甚至出现外阴分泌物等发育异常的表现,都应尽早引起重视。性早熟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研究认为性早熟儿童在食用饮料、肉禽类、保健滋补品、中药材煲汤方面机会更多,有些还有遗传病家族史。这些的确是引起性早熟的部分原因,但如果父母认为仅仅避免这些原因就万事大吉,而掉以轻心,就大错特错了。
性早熟又分为中枢性性早熟(CPP)和周围性性早熟(PPP)。其中,CPP是由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提前释放,造成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提前启动、成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性早熟的表现。它又称为完全性性早熟,最常见的就是脑部(下丘脑)的肿瘤如错构瘤,其他原因还包括、脑外伤、垂体微腺瘤等。
而PPP则与GnRH没关系。它最常见的原因是性腺异常,主要是性腺肿瘤影响了卵巢或睾丸的激素分泌。另一种叫“”的疾病,是男童性早熟的一大原因,在女童身上则表现为男性化。外源性性激素摄入引起的性早熟也并不少见,包括儿童误服避孕药、接触到父母使用的含激素的护肤品、以及越来越成为问题的不安全食品;有些家庭给孩子过度的“补品”,可能也含有激素类产品,对孩子造成负担。需要引起警惕的是,部分PPP会毫无征兆地转化为CPP,处理起来更为棘手。
如果父母还把性早熟的病因局限在“营养过剩”上,实际对孩子是有一定危险的,可能遗漏一些更严重的问题。考虑到大多数性早熟是可以得到治疗的,即使无法逆转,至少也可以得到控制。因此,早发现、早就诊、早处理,才能尽量减轻性早熟对儿童生理及心理的巨大影响。作为父母,除了对子女多关心、多观察、合理照顾之外,一旦遇到问题,也要及时求医寻求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