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需要开情商课吗?
最近,北京很多幼儿园都设立了幼儿情商课程,教孩子管理情绪,正确看待死亡。对于5~6岁的儿童来说,这种情商教育能否令他们领悟并接受?会不会仅仅停留在枯燥的说教阶段,没有任何实际效果呢?
事件背景:
6月5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人透露,北京市51所幼儿园将开展名为“比比和朋友”的幼儿情商课,引导5~6岁的儿童学习克服困难、处理情绪以及正确看待死亡。该教育项目于2008年在北京北海幼儿园等30家幼儿园内试点推行,预计2年内将在全市幼儿园普及。专家释疑:
中国家庭从1978年施行计划生育以后,“独生子女”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家庭模式。很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习惯用眼神寻找父母,并经常以“我不会”为理由来逃避。根据我的工作经验,不少5~6岁的独生子女非常自我、不懂得妥协礼让。在往后漫长的集体学习阶段中,这些交际沟通缺陷会令一部分孩子开始变得孤僻、胆怯,甚至自卑。
我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的调查显示,近3成的中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焦虑、抑郁等困顿表征。因此,在幼儿时期开设情商课,显得尤为必要。
目前准备在全市推行的幼儿情商课分为“热爱生命”、“情绪管理”,以及“社会交往”三大部分。比如在“热爱生命”的主题课程中,老师要求每位孩子与一只生鸡蛋生活一周,期间必须与之形影不离,且不能打破。为防止孩子偷懒,家长、邻居、朋友都可成为监督人,并在跟踪表格上签名。一周后,当孩子带着鸡蛋回到课堂,老师在检查结果的同时,还会予以引导:“一只鸡蛋象征着一个生命,它非常脆弱,破掉了就永远不会回来。所以要学会珍爱生命。”
又比如在“情绪管理”课程中,老师会表现出被某人激怒的“非常状态”,让孩子们替他选择该怎么办。当“不理他”、“打他”等答案纷纷脱口而出后,老师会示范盛怒状态下的正确选择——停下来,离开。这种模拟情景会在孩子的潜意识中构成一种示范,在他们日后遇到类似冲突时,会效仿处理。
除此之外,“社会交往”课程则是帮助孩子学会运用肢体语言。每次上课时,大家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与伙伴握手、拥抱、并彼此赞美,然后通过对方的语言、表情等,做出下一步的回馈,比如微笑。
事实上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情商教育已然根植到人们的意识中,并潜移默化传递给后代。比如,一个5岁的男孩无意中打破了杯子,第一反应就是“补偿”。他会通过“主动申请陪伴邻家孩子玩耍”等方式,赚取一定的费用,弥补自己的过失。
情商课的开设,目的并不是单纯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它更像一针疫苗,将那些有可能形成的极端性格,扼杀在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