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乳房刺痛的方法

  • 来源:互联网
  • |
  • 2014-12-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怎样才能缓解乳房刺痛?

  我宝宝现在刚满三个月,我的奶水一直很好,怀孕五个月就有奶水溢出,生孩子第三天就开始涨奶(揉了几天才把肿块挤开),现在每天喂饱孩子后还要挤奶600—800毫升,因吸奶器吸不干净,我一直采用手工挤奶。

  从孩子半个月开始,我的乳房开始疼痛,每天疼10余次,每次几分钟,疼感来自乳房深处,似脉搏跳动般的刺痛,每次只疼一处,疼处不定,乳头、乳房内外侧都有,挤奶前后都有疼,但很少两个乳房一起疼。

  这是什么原因呢?该怎样做才能缓解呢?

  你说的这种现象很可能是乳汁过盛引起了局部乳窦堵塞。乳窦堵塞指的是乳房中出现疼痛点或者硬块,但是母亲没有发烧。发生的原因是某处乳窦没有完全疏通,变得肿胀。堵塞部分后方压力增大,引起周围的软组织发炎。这种“结块”现象往往一次只在一侧乳房发生。

  热敷可以加强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轻柔的按摩也有助于治疗。简易的方法之一是侧躺在浴缸里温热的洗澡水中,或者站在温热的淋浴中,浸泡并且轻柔地房。两只手掌一上一下托住乳房,轻柔而坚定地进行环状运动,从硬块后方开始,逐渐过渡到乳头。热处理和按摩之后立即哺喂宝宝或者吸奶,有助于缓解堵塞。

  频繁地喂奶有助于避免乳房过度涨满,也保持乳汁流畅。只要乳房摸上去柔软温热,就可以让宝宝至少每两个小时吃一次,包括夜间,先喂发炎的一侧。

  休息是治疗手段的第三要素。乳窦堵塞或者乳腺炎通常标志着母亲过于操劳,过度疲惫。如果有可能,推掉一切活动,和宝宝一齐上床休息,直到感觉好一些。如果现实不允许,那么至少取消额外的活动,每天给自己多安排一到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什么时候给宝宝加辅食更科学?

  我家宝宝105天,14斤左右,我们产假是四个月,马上我就要上班了,带宝宝去保健所体检,让宝宝四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可是我听说宝宝应该六个月开始添加,哪一种说法更科学呢?

  答:1997年出台、2005年2月修订的美国儿科学会《关于母乳喂养以及人乳应用的政策声明》阐述:

  儿科医生以及父母们应该了解,纯母乳喂养能够满足婴儿头6个月的最佳生长和发育……给不足6个月的婴儿进食固体食品,并不能够提高卡路里的摄入,也不能够提高生长速度,反而仅仅是用缺乏人乳所含营养的食品来替代母乳……

  在头6个月期间,即使是在炎热的季节,母乳喂养的婴儿无需添加水或者果汁,这些添加物反而有可能给婴儿带来污染物或者引起过敏的成分。

  国际母乳会的一贯观点是:婴儿从出生到6个月,依靠纯母乳喂养就能够得到成长所需的一切营养,不需要、也不应该添加任何辅助食品,包括水。

  如果你有条件上班以后定时挤奶,你就不必给孩子提早添加辅食。你可以从现在开始,每天挤出一些剩余的奶冰冻起来,作为库存。关于储存母乳的具体操作,请参阅《父母》2004第9期第146页。

  孩子吃饭困难和喂母乳有关吗?

  我的孩子已经1岁了,长的挺白胖结实的,可近一个月来特别不爱吃饭(以前也不喜欢,可哄哄玩玩还能短时间吃完),现在看到勺子就害怕,勉强吃两口,哭得很伤心。我不想逼孩子吃,想饿她两天,可外公外婆心疼,还是想办法喂,而且有时她真的整天都没吃啥也还只吃两口。

  我们也想办法换口味,但也不起效(而且一岁的孩子似乎可吃的还有很多局限性)。现在父母甚至责怪是由于我还在喂母乳的原因,我不知道如果孩子继续如此难喂(只对母乳不抗拒),我还能坚持母乳吗?

  无论多大的孩子“罢饭”恐怕都不能归罪于还在喂母乳,而是由于其他的原因,你可以检查一下孩子是否在长牙?有没有?是不是对什么?

  排除了生理方面的因素,罢饭的起因大多是心理方面的。每当成年人想方设法把食物喂进孩子肚子里时,都会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也都会引起孩子不同程度的反抗,最严重的就是干脆一口都不吃。如果你们放松“政策”,不给她施加压力,让她自由选择是否吃饭、自主决定该吃多少,过几天她会自动调整过来。

  既然孩子长得挺白胖结实(母乳的功劳),几天不吃饭也不会有很大影响。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觉进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痛苦的事情,为她今后一生的良好饮食习惯打下基础。现在她还乐意吃母乳,恐怕是因为吃母乳给她带来愉悦,不像吃饭那样给她带来恐慌。

  母乳的营养够吗?

  我女儿采取的是纯母乳喂养,刚满两个月,体重约7公斤,身长62.厘米,头发很黑很浓密。我现在饮食比较注意,另外每天自己还补充金维它和乐力。如果母体微量元素充足,母乳中能否有足够的微量元素供宝宝摄取?如果不够,需要额外给宝宝再添加什么?

  母乳中含有完全的营养元素,能够满足婴儿成长的全部需求。如果母亲身体健康、营养充足,就无需给宝宝额外添加任何营养剂。不必要的添加物不仅会给小宝宝尚未成熟的消化系统带来额外负担,更会破坏母乳喂养的供需关系,导致乳汁分泌量下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