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及辅导

  • 来源:互联网
  • |
  • 2014-12-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3)攻击性行为:在游戏时有些小儿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他们屡次咬、抓或打伤别人。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较复杂,包括小儿遭受挫折,如受到父母的惩罚、讥讽和侮辱;模仿成人的行为,如生长在不和睦家庭的孩子会学习父母争吵和打架的行为;引起成人的注意,如好嫉妒的小儿常通过伤害兄弟妹妹或小朋友以获得父母或幼儿园老师的关注。对待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不要用体罚的方式,成人在制止其行为后可带他(她)到安静的地方,让其自己反省,学习控制自己。家长应帮助孩子使用适当的社会能接收的方式发泄情绪,如玩一些费体力的游戏等,并帮助这些小儿获得团体的认同。

(4)破坏性行为;小儿常因好奇、取乐。显示自己的能力或精力旺盛无处发泄而无意中破坏东西,有的小儿则是由于无法控制自己的嫉妒。愤怒或无助情绪而有意地采取破坏行为。家长应分析原因,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不应加以抑制,对有意破坏的孩子应避免斥责刷体罚,要给予更多的爱心和正确指导。

(5)手淫:学龄前期小儿有时玩弄外生殖器。手淫的原因较复杂,成人应检查是否因小儿外生殖器局部积污刺激,裤子太紧,或骑车摩擦发痒而去抚摸。有些则是由于缺乏玩具和游戏。或睡眠习惯不良,醒后不肯起床而以此为慰藉。学龄前期若手淫行为处理不当,会造成儿童自恋,不愿意与他人接触,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家长应查明原因,加以矫正。切忌对儿童责怪、体罚和讥讽,避免让其感到羞耻和恐惧。应为小儿安排好合理的作息制度,提供充足的游戏机会。

重视孩子的心理行为表现,通过合理的辅导和教育来实现帮助孩子进行健康心理成长的目的,这就需要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耐心寻找原因,从心理层面上给予教育和辅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