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模式的变化与现状

  • 来源:互联网
  • |
  • 2014-12-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母乳喂养(breastfeeding)原是一个自然的、传统的喂养方法。因为人类属哺乳动物,所有哺乳动物的幼仔出生后都依赖吮吸母乳而成长。直到20世纪40年代工业发展,牛乳制品——奶粉、配方奶的生产,人们用人工喂养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喂哺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母乳喂养,使母乳喂养率大幅度下降;以后,又逐步影响到发展中国家。70年代中期,大量有关母乳喂养的科研证明了母乳喂养对母婴身心健康的无比优越,发达国家的母乳喂养率逐步回升,而在不少发展中国家却仍在下降。

  母乳喂养率的下降,在城市特别在经济较富裕、有文化的人群中,对母婴健康的不良影响尚不明显;但是波及到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后,由于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和生活条件都差,安全用水问题尚未解决,经济上又不堪负担,因此常导致婴儿营养不良和腹泻。据报导,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疾病,使每天有四万儿童死亡(相当于每分钟28人)。在4-6个月婴儿中用纯母乳喂养的婴儿的患病率比人工喂养婴儿的患病率低2.5倍,因患腹泻致死的人数要低25倍。因此母乳喂养早就被儿童基金会列为挽救儿童生存的四大战略技术GOBI(即生长发育监测和促进、口服补液、母乳喂养、计划免疫)之一。除此之外,WHO及UNICEF等国际组织近20年来为了保护婴儿健康致力于提高母乳喂养率方面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特别是1991年6月国际儿科学会在土耳其开会时提出创建“爱婴医院”活动,得到了WHO及UNICEF等国际组织的支持,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活动。其目的是支持母乳喂养,改革不利于母乳喂养的医院制度,终止奶粉商廉价供应奶粉的活动。一个提倡和保护母乳喂养的行动正在全球掀起,母乳喂养率下降的趋势已开始被逆转。

  母乳喂养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建国后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条例如:产假、哺乳室的设置,工间哺乳时间的规定等,保证劳动妇女能持续进行母乳喂养。但是,60年代起,受世界潮流的影响,母乳喂养率亦逐渐下降。据1983-1985年全国20省市的调查,六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城市仅34%,农村为60%。以后还继续下降,如上海市市区的母乳喂养率1990年为12.7%。

  80年代起我国政府与WHO及UNICEF等国际组织联合开展了促进母乳喂养的科研活动,包括实行母婴同室、早吸吮及健康教育等,取得了一定经验,90年代起将母乳喂养率列入《中国九十年代儿童发展纲要》,1992年起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创建爱婴医院活动。在妇幼保健院及综合医院的产科开展了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和早吸吮,禁止奶粉商馈赠和不正确的宣传活动,改善产科的接生及住院条件,受到了社会、家庭的普遍赞扬,促使母乳喂养率有了迅速的回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