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孩子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8-0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我们不太愿意,也很少能静下心来回忆我们的童年往事。我们总想,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反正已经无法改变了。我们总会想当然地以为我们的成长经历就那样了,但孩子不会和我们一样,他们的生命将是全新的开始。 《摘自王树:透析童年》

  但事实上却未必如此。

  当我看过张以庆导演拍摄的《幼儿园》这部纪录片后,我感到,我们自身的改变,是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

  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幼儿园生活的纪录片。导演在幼儿园实地守候3年,拍下5千多个镜头,深刻地展现了孩子们的心理成长状态。

  影片的开始,伴随着《茉莉花》悠扬的音乐,出现了两行字幕:“也许是我们的孩子,也许是我们自己!”

  这是一所某省会最好的寄宿制幼儿园。第一个镜头是,孩子们在周一的早晨来到幼儿园,哭声一片,孩子们死死地拉着妈妈的手不放。

  紧接着,孩子们开始了一周有规律的生活。众所周知,在成人的眼中,全托是锻炼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最佳方法,所以孩子们学习自己处理事情就变成了重要的课程。

  一个中班的小男孩,他在午睡后要穿衣服。里边是一件小半袖T恤,外边要穿一件衬衣。男孩无论怎样都穿不好,许久之后,他终于气急败坏地将衣服扔在床上,并且烦躁地大哭起来。可是,帮助并没有来临,于是他只得在无奈中拿起衣服,再次边哭边穿。终于,他把衣服穿上了,打着喷嚏离开了房间。

  孩子们被要求将每两个小椅凳上下互扣地摆放,但有一个孩子怎么都摆不好,他惆怅万分。然后,他获得的唯一指导,就是老师的一句不耐烦的话外音:“调个面,调一个面。”语调之外的潜台词:“你真笨啊!”孩子放弃了,无奈地看着窗外。

  在成人认为这一切很正常的同时,我想孩子内心已经对自己有了一个潜意识的判断:我是不行的!

  影片中,对孩子们之间从身体到语言的暴力攻击都做了记录,并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打人的孩子被全班围攻,柔弱的孩子被强势的孩子冷漠与蔑视:“你这个人好烦,我好讨厌你,不要和我坐在一块!”

  这些现象,成人也许并不觉得是成长中的问题。因为在家里成人没有给儿童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往往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我讨厌你,你怎么就这么烦人,别跟我在一起。”恰恰是我们的语言模式,帮助孩子建构了同样的语言模式。

  强势的孩子以这样的模式去对待柔弱的孩子;当然,柔弱的孩子没有力量去面对和拒绝这种状态的时候,就会习惯性地将自己麻木掉。同时,这种感觉也深深地将一种信念留在心里:我不够好!

  片中对孩子做了一些采访。

  记者问一个五六岁的男孩:“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把你全托吗?”

  孩子略带遗憾地说:“他们说很忙,要赚钱养活我!”

  顿了一下,孩子继续说:“我妈妈要去美容院,我爸爸是房地产的老板,要去请别人吃饭。”说完,他若有所思地想了很久。我想,他会认为在爸妈心中,比起吃饭和上美容院,自己不够重要。

  记者问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关于爱的话题:

  “什么时候会说‘我爱你’?”

  “不知道!”

  “说过没有?”

  “没有。”

  “听别人说过没有?”

  “没有。”

  “你想对谁说‘我爱你’?”

  “不知道。”

  “爱是什么意思呀?”

  “就是我把你抱着,你把我抱着!”

  “那你有没有抱谁的想法?”

  “没有。”

  “你会对什么人说‘我爱你’?”

  “不说。”

  “是不能说还是不好意思说?”

  “不好意思说。”

  “为什么?”

  “因为那个很恶心。”

  无独有偶,王朔的一部小说《看上去很美》,在几年前拍成了电影,那是描写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片中的主人公方枪枪,通过自己的眼睛与感受,记录下了生活的琐事,就是这样的琐事,给无数孩子都留下了成人不知的深切创伤。

  两部影片的不同之处在于物质条件的明显改善,而我们对待孩子的教育理念和多年来固化的行为方式以及对待孩子的态度却是何其相似。

  我们在那种旧体制旧观念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我们失去了良好的自我认同与实现自我的价值感。即使成功,我们也并不能坦然地认为自己很好。

  然后,我们的孩子又开始继续在这种依旧盛行的旧观念下成长,他们又将迎来什么样的明天?

  揭开伤痕,总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但是今天当我们面对我们的孩子时,我们必须有所改变。正如世界的改变、中国的改变一样,我们不仅要为自己疗伤,更要通过我们的改变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让我们的孩子在被爱、被认同、被接纳和被欣赏的环境中成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