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别给孩子测智商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10-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如今,给孩子测智商在家长中越来越流行。

  甚至,这股测智商的热潮已经蔓延到了网络上,有的家长从网上找智商测试题给孩子做,还有一些高年级学生流行自己上网测试,面对或高或低的测试结果,家长和孩子难掩心中的得意与失落,它如同一个标签把“聪明”和“傻”贴到了孩子身上。

  信还是不信?“智商测试”令家长纠结不已。

  三年级小学生李涛(化名)因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调皮捣蛋,被老师斥责:“去查查脑子有没有问题!”愤怒的家长真的赌气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做了智商测查,结果测出孩子智商超过130,属于高智商,家长几乎有点得意地把孩子的智商报告交给了老师。

  如今,给孩子测智商在家长中越来越流行。北医三院儿童智力检测室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不少带孩子来这里测智商的家长是因为老师的种种“说法”而来,他们想向别人证明孩子并非“弱智”,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是为了证明孩子“超常”。目前北医三院的儿童智商测查每天爆满,预约已经排到一个月之后。

  我们的孩子傻吗?

  “有些家长认为老师让孩子来医院测智商是一种侮辱,其实也不尽然,我相信大部分老师并非恶意,智商测试确实可以发现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利于孩子智力的早期开发和治疗。”北医三院儿童智力检测室张老师告诉记者,有的孩子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不但自己学习不好,还会影响其他同学,老师对这样的孩子的确很苦恼。

  带着抵触情绪来给孩子测智商的家长为数不少,他们只是想向老师证明自己的孩子不傻。但真正因为智力问题而无法在学校正常学习的孩子很少。

  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迟滞儿童都为数极少,90%以上的儿童都属智力正常范围。

  有关政策规定,如果学生智商不到50或55,属中重度弱智,应进辅读学校;如略高于50或55,而低于正常值,属轻度智力缺陷,根据国际全纳性教育理论,可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与正常生一起上课。对此,校方不能轻易对学生下结论。

  张老师认为,学校确实不应该动不动就说孩子“智商有问题”,但是孩子来测智商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状况并加以干预。很多来他们这里做检测的孩子智力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有或轻或重的多动症,或者检测表明他某方面能力发展不足,例如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发现之后,通过药物和各种训练,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改善的。

  相关链接

  任何一种智测都不全面

  据介绍,智力是包括语言、数学、空间思维、逻辑思维、推理等8个领域的能力,每一种智商测试方法都只是测试其中某个方面能力,并不能反应孩子全部智力。

  据介绍,临床上使用的智力测试方法有“智力成就责任问卷”、“瑞文智力测定”、“韦氏智力测验”、“比奈智力测定”等多种,每一种测定方式各有侧重(比如侧重孩子的逻辑思维、识别能力等),收费标准也不一,因此每一种智测都有其“盲点”,只能反映智力的一部分。

  智力(智商)高低并不能与学习能力、事业能力等同——智力好或智商高的孩子,不一定注意力就能集中,学习好坏,还与想不想学、学习方法对不对等因素相关。

  父母该怎样理解聪明

  心理学家认为:“无论在哪一个领域,有效率的反应,就算是聪明。”这里有两个条件:“领域”和“反应”。

  “领域”,小到作业大到学科。这里以父母熟悉的多元智能为例,多元智能分为八个类别:语言、逻辑/数学、音乐/节奏、视觉空间、身体律动、自然观察、人际和内省。每个类别有不同的能力与表现。“反应”则指面对不同领域(类别)的处理行为,或是很专注、很快找到“解题诀窍”,或是熟视无睹,甚至愁眉不展,不知如何下手。

  心态—侥幸

  捞张“神童证书”好上学

  还有一部分来给孩子做智商测试的家长是怀着“发现神童”的目的,有家长干脆表示,孩子要幼升小或者小升初,一张高智商的检测证书可以成为孩子进入重点学校甚至超常实验班的敲门砖,各医院的智商门诊量在升学季节都会明显增多。

  记者在一些知名教育网站发现,不少家长正在热议带孩子去测智商的问题,起因缘于不久前,北京八中著名的“神童班”开始招生。这个少儿班通过考试选拔招收智力超常儿童,选上后可以缩短学制,4年上8年的课程。由于可以直接跨过小升初和中考的门槛,对家长非常有吸引力。有孩子已经进入神童班的家长建议后来者,让孩子上网做智商测试题,或者干脆到医院去测个智商,超过130再去报考。

  这样的“神童班”在北京还有多个,除了八中,还有中科大、育才学校等,每逢报考时节都是人满为患,对神童的追捧也推动了测智商的热潮。据了解,虽然“超常儿童”的选拔有多种方式,但是在很多家长甚至一些学者的心中,IQ的分数是衡量一个儿童是否超常的主要标准,通常那些IQ在140以上的儿童被认为是超常儿童,这个标准随后改成130。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施建农表示,超常儿童占整体儿童群体的比例大约是1%至3%,超常班的选拔也将更为苛刻,家长带孩子报名时也不应有盲目、从众心理,对于不适合超常班的儿童,家长不应勉强让他们进入。

  家长的“神童情结”正在造就越来越多的悲剧,不少早早就被界定为天才的孩子最终被自己的天分压垮。2002年,上海6岁的龙龙在爸爸打造神童计划的重压下终于不堪重负,被医生诊断为大脑中枢语言程序错乱;以高分考进农大的13岁神童因多门功课不及格面临将被劝退的窘境。

  心态—攀比

  比“聪明”比出心理障碍

  最近,六年级的林林整天闷闷不乐,很少开口说话,也不像以前一样找小朋友玩。焦急的妈妈询问多次,才知道原来儿子班里正在悄悄流行在网上做智商测试,互相比“聪明”。

  由于林林本来在学校学习就不太好,写东西又慢,结果到了规定时间,题目都没做完,只得了60多分,其他小朋友都得了90多分,还有得100多分的,因网站上有对测查成绩的分析,60多分被认定为“弱智”,小朋友都喊林林“弱智”、“低能”。本来就比较内向的林林情绪非常低落,最后拒绝和任何人交往,林林妈带儿子到医院心理科看病,结果被认为是轻度自闭。

  这种比聪明的游戏在本市的一些小学和中学相当流行,网上也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智商测试题目,孩子很容易就可以找到。

  记者发现,不同的智商测试题目差别很大,有的偏重数学的思维训练,有的偏重语文的归类和语法问题,还有的以图形为主,还有些涉及文学、经济常识,其中有不少题目似乎超出十几岁孩子的理解范畴。一些测试网站还注明,70分以下被称为“弱智”,70至89分为“智力低下”,90至99分为“智力中等”,100 至109分为“智力中上”,其中140分以上即可界定为“天才”。

  这些五花八门的智商测试科学吗?记者了解到,在发达国家,智商的测定是极其严格的:测试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有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懂得孩子的心理;有标准的设备,整个测试区域的环境和氛围必须“到位”,甚至对光线、室内陈设、温度、湿度等都有明确的界定;测评人员说话的方式、速度、声调、面部表情等都可能对被测试的孩子产生影响;而孩子当时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也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智商测定绝不是一知半解的人就可以随便进行的,而且对软硬件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这些网络智商测试的可信性非常值得怀疑。

  专家说法

  智商并非 终生不变

  对于一些家长纠结于孩子到底是聪明还是傻,专家认为,大可不必背上这个精神负担,因为在青少年时期,智商是不断变化的。

  北医三院儿童智力检测室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一个人在17岁之前的智商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年纪越小变化越大,所以对某些方面发展不太完善的孩子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对于提升智力是很有意义的,一些智商在边缘状态的儿童,通过药物以及特殊教育治疗,大部分可以顺利达到正常状态。

  心理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位心理学家以做智商测试的名义,选出若干名学生,事先不透露真实情况,随意将学生分为两组,然后任意指出一组是智力好的另一组是不好的,半年以后他发现,被称为智力好的一组学生的智力果然好起来,而另一组果然成了不好的。 北京大学心理研究所博士郭勇指出,一次智商测试只能说明他此时此刻的智力状态,而不能作为预测将来智力的指南。孩子的智力并非“一锤定音”。

  郭勇还认为,有些家长抱着鉴定孩子是“天才”还是“庸才”的目的来做智商测试更是荒谬。智商测试只是儿童心理咨询中一项科研或治疗的评定手段,单纯的智商指数并不能说明孩子是“天才”还是“庸才”。

  别让孩子

  知道测试结果

  北京儿童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吕俊兰提醒家长,现实生活中,有孤僻、胆小、学习成绩太差、成绩极度不平衡等症状的儿童可以进行智商测试,让心理专家对孩子欠缺的某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但不必让孩子知道测试的结果。如果孩子表现出超常的智力或能力,家长也一定要端正心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良好的人品和性格。

  教育者感到在有的孩子身上没有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时,通过测试智商、求助心理医生等办法,从智力发育的角度来分析孩子目前表现的根源,找到孩子某一方面发育的弱点,同仁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洪宝瑟认为,这种意识是对的。

  儿童心理专家赵曼云、教育专家孙云晓明确反对家长为升学等原因带孩子单独去测智商,甚至认为,强迫测智商是对儿童的精神伤害。

  测智商,对于孩子的发展,也许只是一种方法,但绝不是结果,因材施教和后天努力远比一个IQ分数对孩子更有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