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与智商
智能
目前对智能的定义尚无统一的意见。一般认为,智能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分析、判断及有目的地行动和有效地处理周围环境事宜的综合能力。有人认为智能是多种才能的总和。Thursteme认为智能由语言理解、用词流畅、数、空间、联系性记忆、感知速度及一般思维 7种因子组成。
智商 (intelligentquotient,IQ)
智商是智能商数的简称,是心理学家用来表示智能发展的相对数据,即从心理测验结果得出综合评价。智商原是以智龄 (mentalage,MA)的概念为基础的,智龄的概念是由 Binet首先提出,指儿童智能发展达到哪个年龄的水平。在心理测验中儿童的智龄可高于或低于实际年龄 (chronologicalage,CA)。后来,Temman认为智龄不能直接反映实际年龄中不同的智能水平,提出用智商的高低来评定智能的高低,即以智龄与实际年龄的百分比来表示。
Wechsler认为这种智商计算的方法,使不同年龄的智商均数有不同的标准差,有其不足之处:小儿的实际年龄在增长,而他 (她)的智龄也要增加,那么似平智商是不会变的。所以,Wechsler在编制智能测验量表时,提出了离差智商 (deviationIQ,DIQ)。离差智商是在标准化过程中将每一年龄组的得分均数折为 100,而固定 1个标准差为 15。
这样,不同年龄儿童所得的智商可以相互比较,也不受年龄的影响。不同的心理测验方法的标准差不一致,如斯坦福 -比奈 (S-B)量表的标准差为16,故选用不同心理测验方法所得的结果来评估智能正常与否时,要注意各种量表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