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孕妇饮食

【芯观点】为什么DDR3难以复刻LCD“弯道超车”之路?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11-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芯观点──聚焦国内外产业大事件,汇聚中外名人专家观点,剖析行业发展动态,带你读懂未来趋势!

时至今日,当国人们终于能够平静笑谈昨日少“屏”之殇时,缺“芯”之痛却在追赶路径的选择当中,迷茫无解。逻辑芯片如此,技术积累更薄弱、起步更晚的存储芯片,更是如此。

“难兄”LCD弯道超车之路,给了“难弟”芯片以成熟市场为突破口的理由,在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代工厂纷纷扩产成熟逻辑制程的同时,一场以DDR3为切入路径的存储芯片“超车”计划已缓缓铺开:

全球三大原厂陆续退产DDR3之际,业内传出,长鑫存储已于11月着手为兆易创新DDR3产品提供产能,而中国台湾地区的晶豪、钰创、南亚、华邦电等存储厂商,也已不约而同地开始了DDR3的扩产计划。

巨头退产、产能下降、供不应求、扩大产能、抢占市场,正是过去十年国产LCD从落后到制霸市场的几大要素。相似的情形之下,DDR3能够复刻LCD带领国产显示器“弯道超车”之路吗?答案是:很难——至少目前来看。

难点一:产能扩张赶不上周期下跌

追溯显示及存储产业的几次技术地域性转移,都离不开“周期下行”的身影:利用价格下跌巨头减产之际反其道而行大举扩产,以巨额亏损为代价抢占市场——如今的存储器霸主、曾经的显示领头羊韩国,对此最有发言权。

这一路径的可复制性,似乎已被中国大陆LCD证明:2010年前后,LCD进入新一轮下跌周期,中国大陆主导的投资在2011年逐渐起量,2016年以后,韩厂逐步退出LCD产能,进一步推动大陆厂商拿下更大市场份额,直至取代前者称王。

对于DDR3来说,当下面临的市况似乎很相似:DRAM眼看着即将再次进入下跌周期,三大原厂纷纷减产保价。同时,缺芯市况下,三星、SK海力士又将部分产能挪至利润更厚的逻辑制程或DDR4,进一步挤压DDR3产能。

另一面,终端对DDR3的需求意外持久。据集微咨询分析师陈跃楠介绍,DDR3是组装PC和升级市场中的主流技术,也是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所有PC应用领域及其子领域中的主要内存技术,涵盖高性能、主流和入门级计算等所有层次。

目前来看,DDR3整体需求还是很大,“因为大部分的计算机并不追求性能的极限,存储、存储控制等芯片升级需求不强烈,部分非旗舰机更追求达到成本的甜蜜点。”此外,长短料问题短时间仍将成为DDR4/DDR5应用的最大掣肘,支撑DDR3的需求。

然而,国产DDR3与LCD的情况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在下行周期到来之前,已有相当大的产能并具备随时扩产能力,在日本、韩国大厂仍掌握大半市场的同时,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一批大陆厂商同样加紧研发,顶住亏损压力持续扩产,才能最终抓住时机抢占市场。

反观DDR3,尽管其制造大多集中在80nm、30nm、25nm等更为成熟的制程,但国内能够量产的企业却少之又少,在福建晋华受限于美国禁令的前提下,合肥长鑫已实际上成为短期内唯一有能力在本土扩产的厂商。

一个形象的比喻是,DDR3的“高速公路”已开通,但国产DDR3考到“驾驶证”还未满3个月,无法上路。陈跃楠认为,未来几年DDR3新产线开出仍然有限,另一深层原因则在于, “没有足够的技术团队。”

难点二:知识外溢受限 地缘政治拔高技术壁垒

缺乏技术团队、研发能力落后,道破了如今DDR3、乃至存储行业甚至芯片行业难以复刻LCD“弯道超车”之路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事实上,无论是曾经的日本、韩国,还是现在的国产LCD,在其超车路径上,诸如周期下行亦或是厂商祭出的各种抢占策略均是表象,而真正实质是有没有做到技术突破,掌握成本的议价权。

上世纪70年代,日本为攻坚存储芯片技术,联合国内五大公司以及研发机构,投入720亿日元,开展了为期四年的VLSI攻关项目,韩国随后则效仿日本,联合产业链公司和大学投入1.1亿美元进行了三年的技术攻关。

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最终造就了日本、韩国在存储市场对领先者的反超,而中国大陆的面板产业反超之路,同样也是建立在近十年的研发投入之上,直到建立全球唯一10.5代产线,确立了自己的绝对领先地位。

国产DDR3的情况则变得复杂了很多。首先是后来者无法规避的专利问题。存储芯片的难点在于IP和制造,且难度随着后来者入场时间越晚难度越高,而国内厂商起步足晚了几十年,专利积累薄弱,受到极大制约。

其次则是人才问题。本世纪初,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如今的面板巨头,都曾派出团队前往韩国、日本等当时掌握领先面板技术的巨头公司学习,此外,同一时期中国台湾地区几家厂商的整合,也使一批高端人才外溢。

这种“慷慨”的技术交流机会,随着各国对高端技术的重视程度上升至政治层面,已经越来越难见到,韩国作为曾经技术外溢的受益者,将OLED设备列为国家核心技术正是印证。

更何况,地缘政治因素叠加缺芯,让各国更加重视半导体技术,将本就极高的技术壁垒再次拔高。在中美技术竞争持续的情况下,甚至诸如英特尔等海外巨头在中国大陆建厂都受到制约,进一步封锁了技术外溢的路径。

难点三:需求可持续性存疑 对岸大厂虎视眈眈

同是面临供不应求的市况,但DDR3与2010年伊始的LCD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又有本质的不同,这也决定了两者在需求端的可持续性有很大差异。

众所周知,在显示领域,LCD面板一直以来在韩厂声势浩大的OLED商业化攻城落地之下,一度被认为是早晚会被取代的“老技术”,然而在2010年,LCD是绝对占市场主导地位的显示技术,甚至到2021年出货量都碾压OLED。

与此同时,OLED商业化进程缓慢、Mini-LED背光LCD显示技术的出现,又再次延长了LCD的“生命线”,甚至令韩厂在关停LCD产线的路上“走走停停”。而这样的“幸运”,DDR3恐怕很难拥有。

半导体业内权威研究机构人士向爱集微表示,DDR3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传统产品,并且不会再有任何大型的单一应用或客户,大部分需求落在大量需要低密度DRAM的低端消费、工业和通信设备上,而这个市场整体是在缩小的。

如同陈跃楠所说,DDR3如今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目前尚有市场的低端消费电子,“一些笔记本目前还是以3000-6000元的价格为主,使用DDR4及以上技术会使成本变高。”也就是说,这种需求来自于技术迭代过程中的“滞后性”。

与LCD与OLED在综合发光效率、寿命等性能上各有优劣(特别是有mini-LED背光技术加持后)、胜负难分,DDR3较更先进的DDR4/DDR5性能上毫无疑问被碾压,目前仅拥有的成本优势,将随着后者更大规模的量产进一步被抵消。

“DDR3在5G或高性能计算领域没有机会。这个领域需要DDR5、LPDDR5x和HBM等最新的DRAM技术,”上述权威机构分析师表示,“因为它们具有更高的密度、更低的功耗、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位成本。”

雪上加霜的是,在这个本就持久性存疑、存量不大的市场里,有人已先行一步。早在今年年初,即有机构和相关厂商看到了DDR3等利基型DRAM市场的商机,并且随着三大原厂陆续减少出货,大量DDR3订单转投中国台湾大厂。

此前即有报道称,包括南亚科、华邦电、晶豪科、钰创等上半年接单全满,其中晶豪科在WiFi设备及移动路由器的利基型DRAM及MCP扩大出货,钰创专精型缓存DRAM已推进至25nm,打入5G、AI等新兴应用大厂供应链……

由于进入产业更早、供应链更加成熟,中国台湾厂商优势显而易见,而尚在起步阶段的中国大陆厂商,要啃下这块并不一定好吃的蛋糕,也将比当年的“京东方们”更难。

写在最后

DDR3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大陆半导体的缩影。曾有批评者以“京东方们”凭借LCD在显示行业弯道超车为例,认为大陆半导体从业者“好高骛远”,不以成熟市场为突破口,这才造成如今“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这种观点并非毫无道理,但最大的漏洞在于,忽略了两大产业本身的质地有根本性的不同:面板并非电子产业的“必需品”,而芯片是;面板可以靠面积做大、靠量取胜,而芯片靠精细度、靠设备和材料环节的合力。

这些不同决定了半导体产业很可能不存在类似于国产LCD弯道超车的路径。那么,没有弯道怎么办?按下心浮气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研发、失败、再研发。“直道超车”虽难,但稳。(乐川)

,化妆品代理合同,80后——睡在东莞,污到湿的爽文免费阅读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18739.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cm域名,啊u动画片,仪征市政府论坛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